

第二届《初次见面,后会有期》
参展艺术家访谈
受访人 于文成 / 访谈人 成蹊
访谈时间:2022年6月17日

毕业展作品《芸芸相生》

《初次见面,后会有期》展览现场


局部图
问: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答:我叫于文成,来自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

《大脚系列绘画》
问:三年疫情,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影响?
答:三年疫情使我在学校的时间变短了,学习上没有太大影响。

《大脚系列绘画》
问:请具体谈谈疫情中学习和生活最令你痛苦、绝望、疯狂、有趣和记忆深刻的事情?
答:疫情期间有半年是彻底在家的,这段时间正赶上奶奶从生病到去世,疫情使我能陪着她走过最后这一段。


《大脚系列绘画》
问:从疫情前到现在,你对未来职业设想有哪些改变吗?请具体谈谈你对未来工作和创作的规划?
答:没有改变,创作的主线不会变,未来工作希望能接触数字雕塑,我想新的材料技术有助于我创作形式的提升,我也相信我的认识也会随着工作生活而突破。

《蛙系列绘画》
问:大学期间除了毕业创作你还做过哪些有趣的作品或任何形式的创作?包括已实现或没实现的方案,请分享一下。
答:疫情期间在天津做了两次“超感体”的展览和一次“渡口”展览,分别在滨海新区和空港。我参与布展,感觉这些展览像是尘封中的一缕新鲜空气,观众有很好的反响。

《大脚系列绘画》
问:大学期间在校或居家的生活有哪些有趣的经历,请分享
答:到处都是有趣的经历,没有特殊有趣的,就像做一件雕塑就是有趣的,画一幅画也是有趣的,很难万里挑一,我这次展出的蛤蟆就很有趣。

《蛙系列绘画》
问:大学期间除了毕业创作你还做过哪些有趣的作品或任何形式的创作?包括已实现或没实现的方案,请分享一下。
答:这次展览的蛤蟆我很喜欢,这种形式是我新尝试的,我认为可以再深化这次的方案。

《蛙系列绘画》
问:你觉得你这届毕业生跟以往的毕业生相比在知识结构和生活体验上有明显区别吗?如果有主要是在哪方面?
答:我觉得我们这届学生有迎难而上的品质,可能也是疫情给了一个表现的机会。体验是不同的,是线上线下的区别吧。

《大脚系列绘画》
问:你认为什么是今天的艺术?如果未来不能做艺术了,你会选择做什么?
答:我认为艺术就像一个网红,有人已经在评论区抨击他了,但他也照样播,如果有一天禁播了,我想也总会有别的渠道。

问:你打算如何应对做艺术与生存的问题?
答:艺术与生活是互相增彩的,艺术与生存像是一对反义词,如果我们在世界上不是生活而是生存,我想谈不上艺术。

《蛙系列绘画》


《源—生》陶瓷 尺寸可变2021

《何处有香丘》 陶瓷 尺寸可变 2019

《界》 陶瓷 50cmx40cmx90cm 2019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