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姆·威瑟尔曼
「马蒂斯之后」
汤姆·威瑟尔曼 @ 阿尔敏·莱希 - 巴黎 展期:2022年6月11日至7月30日 64 Rue de Turenne Paris, 75003 周二至周六:早11点至晚7点
正在展出 | 阿尔敏·莱希 - 巴黎
「马蒂斯之后」
2022年6月11日 — 7月30日
汤姆·威瑟尔曼
《伟大的美国裸体 #12》1961
纸板上混合媒材拼贴
121.9 x 121.9 cm
到了80年代,威瑟尔曼则推出了一系列经由激光切割并彩绘的金属板作品,其中有好几幅作品是依据他最喜爱的模特莫妮卡·塞拉(Monica Serra)形象绘制而成。威瑟尔曼还在8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以镂空铝板制作出的静物画,便是重新诠释马蒂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图案元素。
汤姆·威瑟尔曼
随后进入90年代,威瑟尔曼更加强化了马蒂斯对其作品的影响力,像是创作于1993年的《马蒂斯与约翰的静物画(3D)》(Still Life with Matisse and Johns (3D))便是向马蒂斯及其同期画家的致敬之作。威瑟尔曼也曾前往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于1992年所举办的重磅马蒂斯回顾展,按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一次“极具有冲击力”的观展经历。
而威瑟尔曼在艺术生涯中最后创作的重要系列作品,绮丽绚烂的《日落裸体》也是他最具野心、色彩最缤纷鲜明的作品之一,并被当时《美国艺术》杂志(Art in America)艺评家理查德·卡利纳(Richard Kalina)认为在此系列中“毫不掩饰自己对马蒂斯的追随”。也正如著名艺术史学家约翰·威尔默丁(John Wilmerding)所观察到,在韦瑟尔曼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马蒂斯似乎又再次回到了他身边,“不仅是作为他最有力的灵感,也是一种近乎常伴他的幻觉景象。”当时的威瑟尔曼受心脏病之苦而行动不便,也可能联想起马蒂斯同样在晚年面临着身体每况愈下的严峻挑战,从而建立起感同身受的精神连结。
而大师本人则现身于《日落裸体与马蒂斯自画像》一画中,以被形容为“令人信服的黑白色调”的炭笔自画像形式绘出。在这件作品中,马蒂斯凝视着艺术家和观众,同时审视着眼前这一名被嵌入抽象多彩背景中,充满情欲、形象精简且身穿绿松石长袜的裸女。这也让人联想起马蒂斯剪纸艺术中的精确轮廓,以及富有享乐主义的温度。这些威瑟尔曼晚期作品中源自马蒂斯的艺术灵感,也以绘画而非拼贴形式呈现,这也起到扮演牵起两位风格迥异艺术家之间共同点的重要作用:颜色和线条、抽象和具象、感官意象和非凡才智。
汤姆·威瑟尔曼
《日落裸体与马蒂斯自画像》2004
布面油画
190.5 x 182.9 cm
尽管如此,纵观韦瑟尔曼艺术生涯的产出,尤其是晚期作品,不难看出他将自己视为马蒂斯美国继承人的想法,并大力发挥自己作为一名技艺卓越画家的艺术修养。威瑟尔曼是一名在创作方面严守方法论的艺术家,过程与结果对他而言同样重要,他在创作过程中经常进行的大量研究、以及横跨各种媒材的实验。他时不时地会查阅参照自己所收藏、自1931年至1992年间出版的大量马蒂斯相关书籍刊物,从马蒂斯笔下经典不朽的裸体和静物主题中进行富有创意的变化,也成就了自己极富独创性的精彩绘画杰作。
汤姆·威瑟尔曼
《日落裸体 #20 纸本草图》1961
纸上炭笔
152.4 x 121.9 c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