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初次见面,后会有期》
参展艺术家访谈
受访人 王佳凝 / 访谈人 成蹊
访谈时间:2022年6月17日
首先,我让6个同行承包我的这项绘画业务。并在合同中明确注明了,在所付工钱总数不变对情况下,他必须将此业务转包五次后方可开始,且每人必须获利。最后的实际执行者根据层层下达的要求绘制插画。我在拿到这一产品后,在情节穿插的间隙我把劳务合同与聊天记录也作为素材拼接其中,呈现了该作品。
作品规格:3分18秒
作品材料:影像,行为记录
作品阐释:在大学四年里,通过干插画外包的活,我深入了解了这一行业的流程。在我的毕业创作之中,我以一个“包工头”的身份参与到整个链条的运作之中。通过放活并签订合同,在作品当中完整的呈现了几种几乎被默许的剥削链条。并将存在于工作链条之中的契约关系以及剥削现象作为素材编织于其中,展开了一场对“剥削者”的演绎和剖析。

问: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答:我叫王佳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实验艺术社会工作室。一个想让大家共同富裕的小包工头,热衷于搞钱,但还没搞到钱。关注好多领域,对什么都好奇,想要探索更多。如果大家对我的作品感兴趣,可以来添加我的微信monomaru。
问:三年疫情,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影响?
答:我的大学在北京朝阳,因为疫情的影响,我的大学有一年多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一些田野调查这类的需要实践的课程都无法在线下实践。大二的时候去丽江下乡,是一件令我很难忘的经历。大家一起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起体验很多在过去的人生中从未经历的事情,感觉也很特别。接触到不一样的人与事物,见识到当地的风土民情这类的。而从作品角度看,一些装置类等需要落地的作品,也没有办法很好地去呈现,毕竟在家中并没有美术馆那样的环境。
大三之后,疫情爆发且反反复复。虽然无法像以前那样有很多机会到处走走看看,不过却让我有机会在线上接触到了更多地方的人和同学。这其实也是我后来成立工作室的契机。一开始我也只是在网上和一些朋友一块打打游戏之类的,那会尤其喜欢玩“猛男捡树枝”,也算是在线上聚会了嘛,也能和自己相隔很远的朋友一起钓钓鱼,建建岛。后来随着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的不断变强。游戏能带来的满足感也逐渐被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所代替。而一次无意间与朋友聊起赚钱相关的事之后开始尝试了在线上接一些画画的单子来赚些钱,不过更多的是给自己找一些事干,不让日常生活那么无聊。而随着在这个行业里了解的越多,越是意识到了一些不对劲的事情。而后来一件我不愿提起的事情让我打定了主意希望多少能为这个行业,为那些不公,以及那些人们去做些什么。
总结来说,会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那么的“完整”。就好像缺失了一些部分,但是因为没有经历所以也很难描述缺失的是哪些。
问:请具体谈谈疫情中学习和生活最令你痛苦、绝望、疯狂、有趣和记忆深刻的事情?
答:在疫情中,除了一些大家都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反而多了更多的自由的时间,我可以做许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更多的陪伴父母家人。这让我很开心,感觉自己像是,偷来了一段可以“咸鱼”的时光。
问:从疫情前到现在,你对未来职业设想有哪些改变吗?请具体谈谈你对未来工作和创作的规划?
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吧,我从一开始念大学,就不想当一个职业艺术家。我最开始接触艺术是在我的高三,当时因为个人的事情,一怒之下我一个理科生就改行学艺术了。从零基础到考上央美,我只用了7个月。并且大部分美术教育都在我们县城完成。最开始我感觉学艺术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而后我发现除了“高大上”,还有费钱。
自从高三毕业后,我一直是一个在打工与创业间转来转去的人间打工人。我代过课、教过小朋友、当过群演、成立过自己的家居服品牌、做过美陈(完完全全自己干,从设计初稿到最后敲定,从购买材料到最终成品制作,从运送再到最后的安装,跑过材料市场,挑选五金器件,学工艺,找师傅等等)、当过导购、参加过挺多志愿者活动、自己开了一个插画工作室等等。而后,基于我的个人经历,我做了我的毕业作品。对于未来的规划,我计划明年去英国读交互设计的研究生。希望学到一些具体的技能类的知识,可以帮助未来的创作与发展。
问:疫情期间做过哪些有趣的艺术项目或通过艺术的方式介入社会,参与社会工作等,请分享一下
答:在疫情期间,我成立了一个插画外包工作室。通过接活放活,给自己带来了小小的收益。而在接活工作的期间,我发现其实很多外包团队挺黑心的,这也促使了我去做《包工头》这个作品。包括我的毕业论文,也是与这个方向相关。
艺术大学生在艺术生产中会存在着“剥削”的现象,但这种“剥削”因为长期存在,所以经常被默认规则就是如此,甚至有些人恶意去压低价格,从而获取更多的“中介费”。插画外包对在读大学生来讲从好的方面看,它解决了部分艺术大学生的兼职就业问题。而从坏的方面看,不良中间方通过“八手包”将插画工作下放给了学生,通过支付与劳动付出不相符的酬劳为自己牟利。可见大学生权益的保障是缺失的,接活者付出了劳动力可能无法获得与之对应的收入,而甲方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付出了报酬却无法获得与之对应的质量,耗时耗力耗材。而这一部分“廉价人力”所占的“市场份额”是不小的。

作为小小的中间方,我们同样会经历着剥削,在与甲方的一次次谈判交涉中,我们经常也是无可奈何的一方。被恶意压价,被甲方提出无理的要求等,这些都是切实存在的。有的甲方,甚至会对与之谈判的女生出言不逊。而甲方之上,这些插画创作,又会被更大的甲方拿去创造更大的利益。而“艺术工蜂”们相比于我们则是更加辛苦。在努力认真工作的同时接受着不合理的收入。

当然,大学生插画外包中,外包形式像是监管的无主之地。虽然存在着“剥削”,但外包工作的存在又是必要的。我们希望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更合理的,更为公平的解决方案。
大学期间除了毕业创作你还做过哪些有趣的作品或任何形式的创作?包括已实现或没实现的方案,请分享一下。
课程作业
作业一

我看到的不同的“世界”

原图
作业二
《怕 不怕》
作业三

我们之前制作的美陈


我们之前的插画稿件
(欢迎大家来给我们工作室活干嗷,需要作品集也请联系我)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