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点击上方蓝字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右上角“...”→“设为星标”


编者按


1955年开始的德国卡塞尔文献艺术展,被誉为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并列的世界三大视觉艺术展之一,是公认的世界当代艺术展中最具权威的一个展览。2022年6月18日,第15届卡塞尔文献艺术展正式开展,展期至9月25日。


艺术向来与历史有着扯不清的瓜葛,目击历史的文献艺术展,其展出的既是艺术也是历史本身的杰作。与往届相比,本届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个人的聚集交流,以更非欧洲的跨文化、更大的互动性和更多样的表现形式而成为本届文献艺术展的主流,在今年的这些作品和作者中,有四件作品来自中国。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文献展总监萨宾·肖尔曼宣布文献展的启动 图片来源:documenta-fifteen


此次受邀的策展团队Ruangrupa来自印尼,是2000年成立于雅加达的非营利组织,他们在雅加达发起一个文化平台Gudang Sarinah Ekosistem,为创意人才、社区、机构等提供了一个可以培养、建立、维持的跨域空间。团队提倡:“我们希望创造一个连接全球、相互合作、跨越艺术文化隔阂的平台,并能在百日文献展后继续运作”。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策展团队Ruangrupa以“穀仓”(lumbung)为主题 图片来源:Gudskul / Jin Panji


在Ruangrupa中,团员没有阶级之分,希望所有的决定都是大家达成共识后做的决定,并希望这种等级制度能够在各种机构或是团体中减少。近年来Ruangrupa参与了许多大型艺术活动,例如2002年与2018年的光州双年展、2005年的伊斯坦堡双年展、2012年的亚洲当代三年展、2014年的圣保罗双年展,以及2017年在庞毕度中心(Centre Pompidou)的“大都会”(Cosmopolis)展等。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穀仓(lumbung)”主题的概念草图 图片来源:Iswanto Hartono


挑选“穀仓”这个概念,因为“我们认为穀仓更像是深深地融入我们Ruangrupa日常的实践中,是我们迄今为止价值观的总结”。


穀仓不仅是实际储存农作物的建筑,更体现出传统社会中的互助精神,共享集体的价值观。用这样的概念延伸到第15届文献展当中,用以分享社会资源、时间、精神、金钱、知识的一种想法,正是本次文献展选择Ruangrupa团队的重要关键。例如本届文献展的中心被选在了原本位于市中心的一间旧商场里,开设这种类型的空间,重新命名为《ruruHaus》。Ruangrupa邀请来自不同社区、艺术家和学生的团体共同参与、活络和填满这个空间,重新思考当代艺术的意义与价值,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联,透过一个扎根于此地,并促成艺术与其他领域之间不断交流的艺术团体来进行讨论。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ruruHaus外观 图片来源: Nicolas Wefers


在卡塞尔市中心,包括弗里德里希艺术馆、电影院、厂房改造成的展厅、文化火车站以及橘园户外场地,在32个场地分别展出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作品。作为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的平行展CVADE进行合作的场地包括以下两处: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桑德斯豪斯 卡塞尔(Sandershaus, Kassel) 图片来源:documenta-fifteen


在贝滕豪森区空旷的燕麦可可工厂和大型棕地的工业背景下,桑德斯豪斯作为该市第一家旅舍于2017年开业。但桑德斯豪斯不仅仅如此:它是一个文化的地方,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手工业的地方,如维修咖啡馆和升级再造运动。 在与卡塞尔倡议协会ZukunftsDorf22的合作下,来自阿根廷的艺术团体Serigrafistas queer在毗邻燕麦可可工厂的户外区域建立了一个会议场所,他们将其作为过去活动的档案。在桑德斯豪斯内和周围,还有萨萨艺术项目和蹦床屋,并将继续为艺术团体工作。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BALi-Kinos 图片来源:documenta-fifteen


BALi电影院位于卡塞尔主火车站内,从1995年起成为所谓的 “文化火车站 ”的一部分,从1997年开始,文献展的电影节目在这里放映。在上一届第14届文献展上,BALi电影院被改造成一个展览场地。在卡塞尔展览的100天里,大小BALi影厅将每天推出一个电影节目,并在电影院门厅举办摄影和绘画展览作为补充。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德国卡塞尔文献艺术展之父阿诺德·博德 图片来源:kassel.de


1955年,在卡塞尔画家兼教授阿诺德·博德的组织下举办了第1届文献艺术展,试图通过展示二十世纪艺术的形式,重新将二战之后的德国纳入与世界的对话以及国际艺术大观的行列中去。自此,文献艺术展每隔四年或五年举行一次,展出100天,执着“历史的、文献的、重构的”宗旨,偏重于以雕塑、装置、绘画等表现形式,展示当代各种思潮和国际前卫艺术的集成,成为公认的世界当代艺术展中最具权威的一个展览。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人们排着长队等待进入卡塞尔文献艺术展 图片来源:kassel.de


卡塞尔依山傍水,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山顶有古罗马时期的宫殿和希腊神话中大力神海格力士的巨型雕塑。德国皇帝威廉一世、二世的避暑行宫耸立山腰,我们年少时多少憧憬的格林兄弟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就在城内的木珩民房和城外的森林城堡里悄悄诞生。二战时,卡塞尔因为当地军工企业罹受盟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今天,世界第一辆磁悬浮商用列车将从这里的蒂森厂房输往中国的上海。


在今年的卡塞尔文献展中,有四件作品来自中国。


01.亚洲艺术档案

展览场地:弗里德里希艺术馆


Asia Art Archive ,简称“AAA”,系独立的非营利组织亚洲艺术档案馆,成立于2000年,以满足记录和提供亚洲近期艺术史的不同观点和叙述的迫切需要。它的网站和香港的图书馆收藏了宝贵的视觉艺术资料,可以免费使用。在它的帮助下,AAA开发工具和建立社区,通过研究、居住和教育计划来推动知识的集体扩展。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亚洲艺术档案 图片来源: Kitmin Lee


馆藏是按照特定的主题优先事项建立的,例如从艺术写作、展览制作和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亚洲的地方艺术史,使人们跨越国界的想法得到了解决,传统和当代的表达形式得到了同样的思考,诸如行为艺术等实践得到了探索,该组织避免了在自己的收藏中出现空白区域。


AAA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丰富多元的艺术讨论社区,并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源和催化剂。它为艺术专业人士、教育工作者、学者、艺术家和感兴趣的公众组织展览、讲座、研讨会、出版物、专题讨论会和研究奖学金。慷慨是AAA所做的一切的核心:它的愿望是自由地、道德地、可持续地分享工作,使尽可能多的人受益。


02.陈建军、曹明浩

展览场地:Hafenstraße 76, Karlswiese (Karlsaue)


在成都工作和生活的曹明浩和陈建军,他们的艺术实践以研究为基础,以过程为导向,强调艺术家在生态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伙伴之间积极的跨学科合作。他们的作品致力于无数事物的现实和生存形式之间展开对话,在水的物质生态和人类当前现实的社会生态交织在一起的空间里创作。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供图:陈建军 曹明浩


他们的工作是探索消失的村庄,并将工人聚集在一起,推进新的方法并促进合作实践,突出特定地区的传统技术,并建立水系统避难所(2019-2021)——一个公共空间的装置。他们通过可持续的艺术创作,运用非常不同的方式进行视觉叙事,为所有生物的联盟提供动力。


2010年,曹明浩和陈建军与其他人一起发起了农村研究和艺术项目 《昆山—建设中》,这是一个探索中国农村社会历史和当前生活状况的项目。然后他们与几个环保组织和当地团体合作,制定教育和社区建设方案,其中包括与广州城中村的农民工协会合作的项目《来自顶楼的凝视》(2014)。2015年,他们在四川省启动了长期艺术项目水系工程,这个项目是基于研究、谈话和各种合作,反映当地水系统的历史变化和现状。曹明浩和陈建军的项目曾在第13届上海双年展(2020/21)、巴黎蓬皮杜中心(2019)的《宇宙城#2:Repenser l'humain》和第11届台北双年展(2018)的放映环节等展出。2020年,他们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艺术城驻场计划。


03.菠萝核

展览场地:Hübner-Areal


许多人在吃菠萝蜜时,会把种子扔掉,因为他们不知道菠萝蜜的种子其实是一种美味佳肴。菠萝核(BOLOHO)这个名字是中文 “千斤顶 ”的粤语罗马音,在广州核心区的一个崎岖不平的旧住宅区,同名空间也在2019年创建。基于他们在现代工作世界和传统家庭模式中的经验,两位创意工作者BUBU和CAT创立了菠萝核,这是他们对个人与家庭结构的关系,以及对社会角色的理解进行思考的结果。


从那时起,他们就试图把环境中的个人、组织和社区联合起来,采取联合行动,相互支持。菠萝核的成员更喜欢一种由友谊决定的 “商业模式”,即基于平等、自律和互助,而不是权力、机会主义和惩罚意义上的等级制度。同时,他们激活了社区中沉睡的技能和时间资源,共同面对既定经济模式的机遇和挑战。菠萝核也是一种共同工作和游戏的 “客厅”。菠萝核与 “阅览室 ”合作,这是一个由成员们发起的小型出版项目,旨在向更多的朋友介绍书籍、档案和思想。菠萝核的老成员为所有 “孩子”提供家常菜,并陪伴母亲、父亲、朋友和菠萝核的小成员成长。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广州BOLOHO空间的一天 木刻彩色印刷品2021 图片来源: 菠萝核


在第15届文献展上,该团体将Hübner厂区的一个工厂食堂改造成了一个广东咖啡馆。该空间被分为四个房间,每个房间都在播放自制的情景喜剧《BOLOHOPE》的一个剧集。这些成员属于伴随着甜蜜的情景喜剧长大的一代人,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OLOHOPE是对这种充满意识形态的类型的当代改编,在分隔房间的屏幕上,小组的图画和绘画以严肃或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希望和恐惧。例如《博洛霍普之梦》(2022年),这幅画展示了一个千斤顶内的微型世界。从这里被称为 “d15”的核心部分,出现了 “美好”和“消极”等词语的光芒;它们描述了某种集体的欣喜和对参与一个经典展览的矛盾感的混合。但只要有一顿好饭,我想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在与其他参与集体的合作中,菠萝核将来自柬埔寨、印度和中国成都等地的菜谱放在一起。


04.张恩满

展览场地:Bootsverleih Ahoi


居住在台北的张恩满利用移动影像、摄影和装置,以及自我组织和集体项目的创意形式,并借鉴自己作为原住民后裔的经验和遗产,探索台湾原住民如何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处理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现实和在当代台湾的生存条件。自2009年以来,艺术家一直在利用非洲“大蜗牛”的旅行路线来研究帝国主义的历史和台湾原住民的现代化之间的联系。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张恩满来自《幸福山》录像剧照 供图:张恩满


在炒锅里炸蜗牛,是台湾流行的一种啤酒小吃。蜗牛以一种入侵的方式对当地农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直到1933年,它们才在日本占领时期(1895-1945年)的卫生政治家下庄熊市的命令下,作为食物来到台湾。张恩满的母亲是排湾族人的后代,他们用这种肉做“cinavu”,并在节日里食用。


张恩满的作品在国际上广泛展出,包括《六季花园》,香港帕拉艺术中心(2020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19年);《宇宙城#2:Repenser l'humain》,巴黎蓬皮杜中心(2019年)/新加坡双年展(2019年)/台中台湾双年展(2018年);《像羽毛一样重》,洛杉矶台湾学院(2017年)/温哥华A中心(2016年);《A Touch for the Now! 》波兹南MONA内部空间(2016年);《这些故事在我们到达之前就开始了》,奥克兰Silo 6(2015年)/台湾录像艺术的非官方展馆;BOX——Video art项目空间,米兰(2015年)/台北双年展(2014年);《蜗牛天堂的映射》,台北开放当代艺术中心(2013年);《理解的措施》,泰国曼谷艺术和文化中心(2012年)。


在她为第15届文献展创作的《蜗牛的漂浮系统》中,她用桑叶形状的彩绘玻璃重塑了租船公司Ahoi的房子和候船室,并将其放置在富尔达号上出海。船屋本身是关于口头传统启发的传说,等候室里有一个档案展览,专门研究蜗牛的收藏;其次,作为入侵项目的一部分,它对殖民历史、工业和经济以及饮食文化等主题进行了协商。在与她的研究同事邹婷和王汉方的合作下,她们在所有文献展现场分发了二维码。


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参展艺术家总表

(根据时区排序)

ikkibawiKrrr (KST)

ook_reinaart vanhoe (CET)

Richard Bell (AEST)

Taring Padi (WIB) 

Wakaliwood (EAT)

Arts Collaboratory (diverse time zones)

Black Quantum Futurism (EST)

Chimurenga (SAST)

Jumana Emil Abboud (EET)

Nino Bulling (CET)

Agus Nur Amal PMTOH (WIB)

Subversive Film (CET, EET)

Cinema Caravan und Takashi Kuribayashi (JS)

Kiri Dalena (PHT)

Nguyen Trinh Thi (ICT)

Safdar Ahmed (AEST)

Sakuliu(撒古流・巴瓦瓦隆) (TST)

Atis Rezistans / Ghetto Biennale (EST, WET)

Marwa Arsanios (CET)

Sourabh Phadke (WET,IST)

Yasmine Eid-Sabbagh (BT,WT)

*foundationClass* collective (CET)

Another Roadmap Africa Cluster (ARAC) (WAT, CAT, EAT)

Archives des luttes des femmes en Algérie (WAT)

Asia Art Archive (HKT)

Centre d’art Waza (CAT)

El Warcha (WAT)

Graziela Kunsch (BRT)

Keleketla! Library (SAST)

Komîna Fîlm a Rojava (EET)

Sada (regroup) (AST)

Siwa plateforme – L’Economat at Redeyef (WAT)

The Black Archives (CET)

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and Culture (ICT)

Dan Perjovschi (EET)

Fehras Publishing Practices (CET)

Nhà Sàn Collective (ICT)

The Nest Collective (EAT)

Hamja Ahsan (WET)

Jimmie Durham (CET)

La Intermundial Holobiente (WET, ART, EST)

Pinar Öğrenci’ (CET)

Saodat Ismailova (UZT)

Amol K Patil (IST)

BOLOHO (CST)

Cao Minghao & Chen Jianjun (CST)

CHANG En-man(张恩满) (TST)

Sa Sa Art Projects (ICT)


Alice Yard (AST)Erick Beltrán (CET)LE 18 (WAT)MADEYOULOOK (SAST)Party Office b2b Fadescha (IST, EST)Serigrafistas queer (ART)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张大选

2022年卡塞尔文献展暨CVADE平行展介绍——四件中国作品受邀参展 崇真艺客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