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 Gilliam, 2016, Photographer: Marvin Joseph/The Washington Post
吉利安在他近七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改造和重塑抽象绘画和雕塑。他运用丰富的形式、纹理和媒材打造出创新的作品,对后辈艺术家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山姆对于即兴创作的处理中,蕴涵着某些极其重要的特质,持续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更多后辈艺术家。”在《纽约时报》的悼念文章中,著名当代艺术家拉希德·约翰逊(Rashid Johnson)说道,“对我而言,他一直是一盏明灯。”



Installation view of Sam Gilliam: Full Circle at the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2022. Photo by Ron Blunt.
Sam Gilliam with his work, Autumn Surf, at the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1973. © Sam Gilliam. Photo: Art Frisch, courtesy San Francisco Chronicle/Polaris.
吉利安于1933年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图珀洛,1960年代中期,他在华盛顿特区的艺术界崭露头角,其作品延续并突破了于1950年代兴起的华盛顿色彩画派(Washington Color School)的传统精神,亦扩阔抽象表现主义的可能性。吉利安通过折叠未拉伸的画布,然后用颜料将其染色以创作出立体的、抒情的抽象画,并将其拉伸到斜面框架上,从而制作了其标志性的斜边绘画。1960年代后期,吉利安创作出他最具代表性的悬垂画作,他将画布从支架上解放出来,无承托的巨幅帆布从展览空间的墙壁或天花板中自然地垂落,在建筑环境中形成了舞蹈般充满活力的空间场,而颜色的流动性也藉由画布垂褶的流动性而得以增强。吉利安改变了绘画的媒介及观看绘画的空间和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艺术家的作品超越了美学主张,还为正经历巨大变革的社会时期的艺术定位创造出更多新的可能性。艺术家曾说过,1968年是他艺术创作关键的一年,他相信空气中弥漫着某种东西,他正是本着这种信念去创作了悬垂画作。
Installation view of the exhibition, "Projects: Sam Gilliam", 1971,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Photograph by James Mathews.
Sam Gilliam, “Double Merge” (1968) at Dia:Beacon. Image: Ben Davis. © Sam Gilliam
Sam Gilliam, 10/27/69, 1969, acrylic on canvas, installation dimensions
variable, approximate installation dimensions: 140 x 185 x 16 inches, (355.6 x
469.9 x 40.6 cm), Collection of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NY,
Courtesy of David Kordansky Gallery, Los Angeles, photography by Fredrik Nilsen
Studio.
Sam Gilliam, Green April, 1969, acrylic on canvas, 98 x 271 x 3 7/8
inches (248.9 x 688.3 x 9.8 cm), Collection of Kunstmuseum Basel, Basel,
Switzerland, Courtesy of David Kordansky Gallery, Los Angeles, photography by
Lee Thompson.
在他1960年代的作品基础上,吉利安在随后的数十年持续突破他的创作实践界限,采用新技术去挑战大众对绘画媒介的传统理解。在1980年代,艺术家持续进行其创新的材料实验,以多层颜料堆积的方式取代此前在浸湿的画布上令半透明的颜料流动的染色手法,并将画布进行自由切割与拼贴 ,重新排列成抽象图案。艺术家近年创作的画作媒介亦延伸至大型纸上或木头上。
Sam Gilliam, Untitled, 2020, watercolor on washi, 71-1/2" × 39-1/2" (181.6 cm × 100.3 cm) © Sam Gilliam / 2020 Artists Rights Society
Sam Gilliam, Blue 96″ Disc, 2020, wood, aluminum, die-stain, lacquer © Sam Gilliam / 2020 Artists Rights Society
Sam Gilliam, A New Generation (detail), 2020. Acrylic on canvas. © Sam Gilliam / 2020 Artists Rights Society
山姆・吉利安于2019年加入佩斯画廊,并曾于画廊的纽约、首尔、香港、日内瓦和棕榈滩空间举办个展。2020年,佩斯为山姆・吉利安出版了《Existed Existing》一书,收录了艺术家同年于纽约空间举行同名个展的新作。佩斯画廊创始人、董事长阿尼· 格里姆彻(Arne Glimcher)表示:“山姆・吉列姆是现代主义艺术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挚友和伟大的艺术家,他能够运用抽象的通用语言分享生活中经历的痛苦和胜利。山姆在60至70年代将画布从其支架中解放出来,此革命性作品令他广受赞誉。山姆一直坚持创作直至生命的尽头,他近年的作品亦是他最好的作品。他晚期的画作得到了大众极大的认可,这令我感到很自豪。我很高兴佩斯和大卫科尔丹斯基画廊(David Kordansky Gallery)能够一道将他光彩明亮的作品呈现于更多观众的眼前。”


山姆・吉利安于佩斯香港空间的个展展览现场,2021年





艺术家的作品目前被全球50多个公共机构,包括多间顶级美术馆纳入收藏,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等等。艺术家的作品亦于许多主要的公共委员会的特定地点展出,包括作品“Yet Do I Marvel”于2016年在华盛顿特区的非裔美国人历史与文化国家博物馆的大厅中展出。艺术家亦参与不少重要群展,于1972年,他成为了第一位代表美国参展威尼斯双年展的非裔艺术家;2017年吉利安再次受邀参展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于双年展的中心展馆建筑上展出巨幅垂布作品“Yves Klein Blue”。2015年,吉利安赢得了总统艺术奖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Arts)。
艺术家曾于2005年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科克伦美术馆(Corcoran Gallery of Art,现已并入国家美术馆)举办40年创作回顾展。他的作品正在纽约迪亚比肯博物馆(Dia:Beacon)的吉利安展厅中展出,作品包括大型装置画“双重合并“(Double Merge)及艺术家早期1960至70年代的作品,展览将持续展至7月31日;同时,美国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学会赫希霍恩博物馆与雕塑园(The Smithsonian's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继续展出艺术家大型个展“Full Circle”,呈现艺术家多层次的创作实践的广度,这亦是他在自己生活与工作了数十年的华盛顿特区首次举办展览。
Sam Gilliam, Yet Do I Marvel (Countee Cullen), 2016, 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Washington, D.C. Permanent Installation
Sam Gilliam, Yves Klein Blue, 2017, installation view, Central Pavilion, 57th Venice Biennale. Courtesy: La Biennale di Venezia
Sam Gilliam, Spread,1973. Collection Glenn and Amanda Fuhrman NY, courtesy the FLAG Art Foundation © Sam Gilliam/Artists Right Society (ARS), New York. Photo: Bill Jacobson Studio, New York
Sam Gilliam, Light Depth, 1969. Acrylic on canvas. Courtesy Corcoran Gallery of Art. Gift from the Trustees of the Corcoran Gallery of Art (Museum Purchase, Gallery Fund), 2018.


欢迎致函了解艺术家作品收藏信息,
或关注佩斯微信获取更多现当代艺术资讯
pacegallery.com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佩斯画廊自 1960 年创立以来,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在步入第七个十年之际,佩斯画廊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

New York 纽约
London 伦敦
Hong Kong 香港
Seoul 首尔
Geneva 日内瓦
Palo Alto 帕罗奥多
East Hampton 东汉普顿
Palm Beach 棕榈滩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