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丨国戏舞美2022届研究生毕业设计展——戏曲舞台设计篇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本文转自:国戏舞美
三年的学习生活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但我们一路收获的知识与情谊却如高山大川,广博而绵延。前路漫漫,我们将继续探索追寻,用汗水灌溉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2022届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吧!
- Presentation of graduates and their works -
夏始春余,时间已跨越整点到了明⽇,挥手道别昨天。三年国戏时光,想想很长,经历起来却又如此短暂。往昔依旧,收获颇丰,感谢,感动,感恩!愿母校永葆青春,桃李天下!
作品名称:《秦淮夜话》
学生姓名:曹金同
专业年级:2019级舞台美术设计
指导教师:李威
作品简介:
南京秦淮河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南京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山、水、城、林、江浑然一体,依山带水之胜。秦淮河景区是典型的江南景色,古建筑分布于两岸白墙灰瓦,游廊飞亭,画舫凌波。
南京秦淮河拥有典型的儒家思想与科举文化、民俗文化,集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乡土人情、节庆文化于一体,结合这两方面我们将这次夜游定位于中国式的山水画卷,融入中国的诗画美学,画卷不仅要展示自然风光也要展现南京的人文风光,让游人徜徉于这悠悠的画卷当中。
游客乘坐新媒体全景玻璃画舫,秦淮河约2.5公里范围内往返。游览去程35分钟,回程10分钟,总共45分钟。通过一步一景、一步一剧全新的游船观演方式,可以欣赏到到秦淮河千年历史人文画卷、古都四季变迁、《南都繁会图》描绘的明朝南京城大都会风貌以及地域民间故事。通过最前沿的新媒体技术与当代视听艺术应用,打造全新的虚拟数字光影与实景结合、机械动态装置与情景表演结合的智能沉浸式数字演艺体验。
时光匆匆,三年的研究生学业生涯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喜于毕业,感于别离。三年青春热血,收获良多。研究生的生活片段犹如沙滩上的脚印,眷恋而清晰。期间种种经历皆为财富,纵使一路艰难,但仍心存感激。
天下至善,莫过于师。三年研读时光,幸遇良师,宋旸教授,涓涓师恩,铭记于心;人不自来,来必有方。感恩相伴,感恩遇见。同窗三人,金同稳重,浩宇开朗,何其有幸,遇见你们,知我心性,予我友爱。
寥寥数语,道不尽相逢之欢,讲不完离别之苦。疫情之下,没有毕业季,没有学士服,但还是要好好道一声“珍重”。此去山高路远,愿诸君前程似锦。
作品名称:《变形记》
学生姓名:姚雄俊
专业年级:2019级舞台美术设计
指导老师:宋旸
作品简介:
戏剧作品《变形记》由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改编而来。李建军导演创造性的将这篇小说融入到中国当代社会语境中,并赋予了“异化”新的现实意义,借用快递员这一身份将《变形记》的内核以更为猛烈的形式表达出来。简洁的舞台置景中却又融合了多种形式的舞台表现手法。作为主要的视觉——(即时)影像手法使心理空间逐渐变得压抑与沉闷,视觉上的压迫感在演出空间中得到放大;嘈杂多变的环境音乐时刻影响着剧情的走向,牵动着观众的感官;被赋予特殊含义的道具以及独特的运用手法使人物的内心情绪得到了极大的外延。
七年的大学时光说长也短,感谢的话一言难尽,我想感谢我生活了7年的母校——中国戏曲学院。它给了我一个宽阔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不断的汲取新知,充实自己。偏是人间留不住,只是当时做寻常。
个人简介:
2019年8月份全国巡演儿童剧《故事城堡历险记之石人传说》担任舞台监督
2019年12月份在上海长江剧场演出的戏曲多剧种小剧场昆曲杜丽娘《故人心》中负责舞美道具设计
2020年1月份纪念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北京电影学院2017级表演本科戏剧班毕业戏话剧《日出》担任舞美设计助理
2021年1月担任北京电影学院话剧《大宅门》的担任舞美设计和节目单海报设计
2021年7月担任北京电影学院音乐剧《王二的长征》的舞美设计和节目单海报设计
作品名称:《大宅门》
学生姓名:张浩宇
专业年级:2019级舞台美术设计
指导教师:宋旸
作品简介:
我有幸于2021年1月份参与了北京电影学院17级戏剧表演班毕业剧目《大宅门》的舞台设计。此剧是一部京味儿十足的传奇故事,讲述的是19世纪清代光绪年间,有着百年老字号之称“百草厅”药铺的兴衰史及苦心经营的白氏家族辛酸史。故事从白氏祖辈建立且由男主白景琦一手经营辉煌腾达的医药世家,即将面临着分崩瓦解的背景开始讲述,家族的事业江河日下,如今的白家已如一团散沙,大宅门里的男人女人,都在考虑着自己如何明哲保身,瓜分财产,一片狼藉。耄耋之际的白景琦心乱如麻,他从未如此的感到无助和迷茫,由此回忆起他这一生保家立业的坎坷经历以及他终生挚爱的三个女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何其有幸得遇良师,感谢各位老师三年来的悉心教导。人海茫茫,聚散依依,感谢同学们三年来的朝夕相伴。有朋自远方来,又将各赴远方,愿我们以梦为马,在以后的日子里都各自熠熠生辉。
作品名称:《铸城》
学生姓名:吴檬
专业年级:2019级舞台美术设计
指导教师:李威
作品简介:
本剧的舞台设计主要采用石刻雕塑的解构重置与空间构成关系,突出作品的视觉性。在色彩运用、材质选择上突出作品的地域性,追求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性。
舞台美术设计整体风格追求厚重感。将石刻雕塑进行解构与重组形成新的雕塑装置融入舞台空间之中的同时,也将石刻雕塑质感赋予在平台之上与雕塑装置相互呼应。在舞台天幕的背景环境上,利用多媒体实现木刻化塑造,使得整体舞台追求现代美感与历史厚重感的深层次结合。舞台美术的设计强调阳泉地域性的特点,多媒体的使用将舞台天幕更具多元化。在天幕的设计上多采用阳泉市本地特有的特色风景与形象,将桃河、狮脑山、纪念碑等景色形象予以木刻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利用石刻雕塑的形象与煤炭的颜色凸显这座具有丰富矿产能源的城市,突出地域特色。舞台美术设计共分为六场,在舞台空间中利用雕塑的错置、悬空、分割、集合、叠加等手法构成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的舞美构图都极具视觉性,抽象的雕塑形式美感与木刻版画的结合强调空间的层次与表现。
在中国戏曲学院的7年,始于2015年初秋,终于2022年初夏,筑梦国戏,终要离别。回首这七年的点点滴滴,目之所及,皆是回忆;欢声笑语,转瞬即逝。感谢学院、老师的栽培与教导,也感谢家人、朋友、同学的关心和照顾,舍不得说再见,那些灿烂的日子,属于我的美好记忆保质期一万年!未来可期!
个人简介:
2019.12参加北京电影学院2016级本科戏剧班毕业大戏《风雪漫过那座山》戏剧创作工作
2020.9参加北京电影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大戏《怀疑》戏剧创作工作
作品名称:《怀疑》
学生姓名:张莹
专业年级:2019级舞台美术设计
指导教师:宋旸
作品简介:
我有幸于2020.9参加北京电影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大戏《怀疑》戏剧创作工作。该戏剧演出是由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于2021年6月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进行首演,后又在北京电影学院校内复演,北京鼓楼西等其他剧场进行商业巡演。《怀疑》讲述了在1964年,发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天主教教会学校,老修女阿洛西斯·博维亚怀疑神父布兰登·弗林对一个黑人学生唐纳穆勒有不轨行为,于是她勇敢地站了出来,不顾一切地开展维护教堂圣洁的行动,但她掌握的全部证据主要是詹姆斯修女含糊不清的观察和她自己内心的感觉。
三年时光,白驹日月,疫情裹挟,仍怀感激。感恩导师,教诲我去寻找肤浅皮毛之外的深层哲思;告诫我,戏剧为何,何为戏剧;引导我,去看见戏剧之外的大千艺术世界。感恩学校,万花筒般的将纷繁多彩的人、事、物反射入我的人生,警示着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真理规律。感恩戏剧,让我看见“世界”的另一种面貌,敦促着我去寻找属于自我的“舞台”。只望心中常葆热爱,迢迢长路,漫漫求索,不舍脚底勇敢。
作品名称:《焚乐》
学生姓名:罗春萍
专业年级:2019级舞台美术设计
指导教师:张武
作品简介:
《焚乐》是一部新编昆曲作品,共五名主要角色。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安史之乱。一群困守孤城四十余年、早已被吐鲁番军队切断了与长安联系的安西耄耋老兵,忽然听说乐仙王晖有机会出城向长安求援,于是众人欣喜若狂为其践行。琴瑟声伴着胡旋舞,王晖整装待发,众人沉醉于欣喜之中。霎时,一位老都护冲出来,打破众人的幻想,原来一切欣喜只为假象。总而言之,是一个真实情感与虚幻假象相结合的故事。
作品演出地点为北京朗园Vintage,其前身是万东医疗机械厂,当下已转型为一座文创园。园区内坐落着不同功能导向的现代生活空间,例如餐厅、酒吧、办公区、常规剧场等空间。“正觉空间”,《焚乐》的演出场地,一个办公场域。根据演出场地因地制宜,作品以沉浸式结合戏曲表演内容进行展演。旨在最大化结合场地空间结构、打破观演界限、新颖化观剧体验和促进戏曲艺术发展,是一部具有实验气质的戏曲作品。舞台设计在创建观演语线、区分主副表演空间、多样化交互方式、场景设计等方面进行演出实验。据此,创作者结合观众反馈与演出效果,来探讨沉浸式戏曲的当代意义,并且进行了对沉浸式与戏曲艺术相结合的反思。
感谢中国戏曲学院以及舞台美术系,在方方面面对我的帮助以及对我短暂的收留。
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择高处立,寻平处往,向宽处行,愿诸位万事顺意。
作品名称:《焚乐》
学生姓名:车无辙
专业年级:2019级舞台美术设计
指导教师:张武
作品简介:
昆曲《焚乐》在2020年学院跨系部联合创作中立项,在2021年北京棱镜迷你戏剧节和乌镇戏剧节的古镇嘉年华单元对外演出,讲述的是一群困守孤城四十余年、早己被吐蕃军队切断了与长安联系的安西老兵,忽然听说信使王晖即将有机会出城向长安求援,于是欣 喜若狂要为他践行。王晖整装待发,众人也沉醉于即将回家的喜悦中,而老糊涂的都护却冲了出来,说这一切都是众人的幻想。借此探讨一个古今中外共通的话题- 个古今中外共通的话题一一当理想难以实现,我们选择飞蛾扑火还是苟且安然。在主办方给到的不同场地中选择了一个二层的办公空间作为演出的场地,从演出设计的角度,用沉浸式设计一场戏曲演出,探索多样的观剧方式,走出剧场,在城市公共空问中,寻找演出的可行性,利用现有空间,随机而善巧因势而利导进行动线设计。在沉浸式体验盛行的当下,用沉浸式的形式演出戏曲,探索戏曲演出的更多可能。
在研究生的这三年生活学习中,感谢李威老师研究生三年中的教导和关怀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感谢在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导和帮助。在中国戏曲学院中这几年的学习生活对使我受益匪浅。最后愿同学们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个人简介:
2017 年戏剧《等待戈多》舞美设计
2017年电影《安安》美术设计
2018年电影《大天棚》执行美术
2018年电影《混世魔猴》执行美术
2019年浸没式戏剧《长椿寺》效美设计
2019和静园茶室美术设计
2019 年新年戏曲晚会舞美设计助理
2019年电影《初见》美术设计
2020 展馆 《墨话》舞关设计
2020年中铁展厅美术设计
2020年京剧《市长与柿长》舞美设计助理
2021年京剧《塞罕坝》舞美设计
2021 年北路郴子《段家湾》舞美设计助理
2021 年北京环球影城开幕式美术设计
作品名称:《秦淮夜话》
学生姓名:李丹鹤
专业年级:2019级舞台美术设计
指导教师:李威
作品简介:
《铸魂天山》以黄梅戏的艺术表现形式,截取了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1939年至1943年间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时,化名徐杰在新疆地区与新疆督办盛世才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剧中舞台形象采用新疆天山山脉为原型,对天山山脉形象艺术化处理,展现一种意象化山的样式。这部戏中场次分布较多,有军营,八办办事处,盛世才办公室等多个室内室外场景组成。结合山脉形象样式,把山脉框架向上分割为多个大小不一的平台,使演出环境多样化。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