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小舟作品在「指间之诗」展览现场
A Poem between Fingers Installation view
A Poem between Fingers
指间之诗
策展人/Curator
陈瑞
艺术家/Artists
展期/Duration
2022年6月11日-7月17日
地址/Venue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兴隆大街50号5栋101
孙小舟画画,拍照,喜欢那些不讨喜的东西,他所拍下来的,也无意于讨别人的欢喜——怪异的姿态、事物的衰败、诡异的氛围、死亡的气息,即便是风景,也处理成黯淡沉涩的基调。
如果说他此前广为人知的《猎人》是用闪光灯行使暴力的入侵,因类似突然的吼叫而有一种出其不意的惊吓感,那么《鲲游》和《潜流》则更像是嘶哑的自语,如蜘蛛般默默而又持续地编织着自己的世界观。
收藏级艺术微喷 Archival giclee print
75×100cm,2020-2021
象外 :你最主要的性格特点?
孙小舟 :悲观,外表平静内心狂热,喜欢安静独处,执着。
象外 :最开始是怎么爱上摄影的?
孙小舟 :夫人给我看了荒木经惟拍的一些“即影即有”,从此就喜欢上了摄影。
象外 :在摄影上主要受了哪些人的影响?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故事吗?
孙小舟 :我喜欢狠人——对自己狠、作品狠,刺点十足,看一眼就过目不忘、就被感动,把自己逼到极致的激进摄影家。这类艺术家或多或少都影响了我。
摄影、综合材料 Photography,mixed media
11×9cm,2020-2021
所以在《鲲游》系列中,我用中国式极简的拍摄方式表现传统之美,用中国传统工艺与当代工艺结合的方式处理作品细节。
《潜流》所拍摄的内容更加大胆直白,以视觉冲击及暴力美学为主,在作品处理上也留下更多更生硬的痕迹,这些内容与痕迹代表力量和狂性,一如我对西方艺术的迷狂。
这两套作品都有制作的痕迹,因此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望大家一同欣赏残缺之美。此外,两套作品从尺寸到内容都是一次对抗,但对于作品命名我并不想过多阐述,更不想去乱编一个故事,而希望通过作品自身的力量让大家感受我想表达的。


收藏级艺术微喷 Archival giclee print
100×75cm,2020-2021
象外 :在《鲲游》和《潜流》中,你拍摄了很多动物和昆虫,包括一些骨骼,为什么对动物感兴趣?
孙小舟 :动物与昆虫是这套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给这套作品设立了庞大的世界观,动物是一个点,还包括人、城市、宗教、性、植物、生与死、情与仇,等等,从点到线再织成网,最后编织成世界。
我是动物迷,尤其痴迷冷血动物以及大猫和犬科动物,这些动物的神秘、兽性、贪婪、凶残、血腥、狡诈、欺骗等等,是我想表达的,也是我对人际交流的感悟。

摄影、综合材料 Photography,mixed media
6×5cm,2020-2021
象外 :形式上的东西可否说说?
孙小舟 :我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有敬畏之心,对中国传统大漆、制瓷、花丝镶嵌、缂丝、珐琅彩、刻瓷、点翠等工艺十分迷恋。我认为,手工制作独一无二的作品远比电脑制作虚拟的东西更迷人、更值得尊重。
所以这个系列选择了很多传统材料,如纯黄金、大漆、蜡、古布等,再结合上面所说的传统工艺创新制作,有配上古框的,有配上动物皮毛的,未来还会有更夸张大胆的结合,这是传统和当代的碰撞与对话,有传承但又不囿于传统。
象外 :你一般使用什么器材?
孙小舟 :摄影器材从最低端到高端我都玩遍了,一开始追求各种顶尖设备,现在只用最便宜的烂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对画质、画幅、尺寸已经不要求了,随意随心就好。
象外 :摄影师很重要的训练在于“观看”,你是如何“观看”的?什么东西会吸引你的注意?什么事情或场景是你觉得必须要拍下来的?
孙小舟 :是,观看对我看很重要,我很容易被感动,也容易兴奋、失落,很感性。对于观看,有个性的怪人怪物、突发事件、野兽潜伏及厮杀的瞬间、恶劣天气、哭泣的女人、安静的静物与人,等等,这些都会吸引我。黑暗中的一束光,光明中的黑暗,类似这些我一定要拍摄下来。


孙小舟,1987 年生于北京。以摄影、绘画为主要创作媒介。摄影系列有《猎人》《国 士》《俱舍》《湿温》《伤城》《Ann In》《潜流》《鲲游》等。摄影作品曾参展于“寓 言 2017 年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西安欧亚学院,2017;“闪 耀路径 Shining Path“,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8;个展《潜流》White Field, 2021。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