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家长好~小朋友们的暑假生活就要开始了,为了让他们的假期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趣,大家期待已久,可以轻松“甩娃”的五日特展营上线啦!本次特展营将围绕历史、艺术、文化对比等话题展开,通过“理论课+展厅导览课+手作体验+外出考察”的方式,站在全球视野下,探索世界文明发展与交流的变化过程。

一提到文明,我们在脑海中会出现很多词: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等,那么文明到底指什么?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到文明的样子?我们怎么去认识、理解、感受不同文明的魅力?
本次特展营以“文明的样子——亚欧大陆古代文物精品展”汇集的亚欧大陆上各个文明的代表性文物共计190余套(件)为内容基础,围绕“亚欧文明寻踪”的大主题,通过“文明的纽带”、“文明的曙光”、“文明的融合”、“文明的碰撞”、“文明的守护”五个小主题,带小朋友认识来自叙利亚、阿富汗、伊朗、土耳其、意大利等国的古代文物,一起从不同角度感受亚欧大陆各文化的特点,用文物描述文明,将亚欧文明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特展营日程安排 | |||||
文明寻踪:亚欧文明主题特展营 | |||||
时间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时间 | 主题:文明的纽带-丝绸之路 | 主题:文明的曙光-亚欧文明早期艺术 | 主题:文明的融合-犍陀罗艺术 | 主题:文明的碰撞-丝路遇见江南 | 主题:文明的守护-遗失的宝藏 |
10:00-11:30 | 开营仪式 理论课:《丝路寻宝奇遇记》 | 展厅导览课:《了不起的亚欧文明》 | 展厅导览课:《佛陀也是“外教老师”》 | 展厅导览课:《寻找丝路里的江南符号》 | 理论课《流落在海外的珍宝》 |
11:30-12:45 | 午餐及午休 | ||||
12:45-13:30 | 游戏:丝路商队西行记 | 理论课《彩陶-红与黑的艺术》 | 理论课《佛的表情有多丰富》 | 外出考察:保圣寺塑像《藏在千年古刹里的国宝》 | 交流汇报《敦煌守护计划》 |
13:30-15:45 | 体验:丝路市集活动 | 手作:制作一个黑绘彩陶 | 手作:复制一尊犍陀罗艺术造像 | 结营仪式 颁发结营证书 | |
15:45-16:00 | 总结分享 |
课程具体介绍
文明的纽带-丝绸之路
理论课 《丝路寻宝奇遇记》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 张骞出使西域图壁画
希腊的彩陶与浮雕、罗马与波斯的玻璃器、丝路金银币、中亚织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是什么将这些文物联系在了一起?是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月氏的首次西行称为“凿空”,从此有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黄河中游西向,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西亚到达地中海,进而连接欧洲、北非,成为亚欧大陆的交通大动脉。
在这条交通大动脉上,汇集了各国往来的人们,他们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丝绸之路经过了哪些国家?这些国家有哪些代表文物?文物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开营第一课,我们将带小朋友穿越丝绸之路,认识这条聚集了众多古文明的交通要道。
游戏:丝路商队西行记

敦煌壁画中的商人
丝绸之路商贸往来频繁,东方的丝绸、茶叶、玉器卖往西方,西方的香料、玻璃器皿卖往东方,聪明的商人通过这条交通要道积累巨额的财富。但是,沿着丝绸之路经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干旱、沙尘,极端天气很多,茫茫沙海还可能遇上劫匪,因此只有勇敢、豪爽、不拘小节的商人,才可能获得成功。在本次游戏中,小朋友们将穿上唐制汉服,组成丝路商贸小分队,一起展开冒险之旅,那么最终谁可以获取最多的商品,累计最多的财富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体验:丝路市集活动
通过丝路商队西行记,小朋友们都各自累计了一定的财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丝路市集,购买心仪的物品吧。我们将在市集上学习丝绸之路上可以买什么商品,以及感受丝路市集的繁华。
文明的曙光-亚欧文明早期艺术
展厅导览课:《了不起的亚欧文明》

彩陶酒器上的骑马少年、骑豹的丘比特、石头做的女神造像……博物馆展厅里有很多新奇有趣的文物,他们分别来自哪儿呢?有什么特殊意义呢?本节课我们将带小朋友参观展厅“文明曙光”和“多彩文明”两个部分,一起去寻找各国独具特色的典型文物,探索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认识了不起的亚欧文明。
理论课《彩陶-红与黑的艺术》

陶器是古希腊艺术的重要门类之一。黑绘与红绘,是两种先后流行的希腊陶器装饰技术,也代表了希腊陶器艺术的顶峰。很有趣的是,古代中国也有非常丰富的彩绘陶器,同样是彩绘,东西方有什么差别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红与黑的艺术,了解东西方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
手作:制作一个彩绘陶器

陶器上的彩绘是古代人们对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表达,让我们在了解彩绘图案背后的意义后,根据自己的生活和想象,创作一件属于自己的彩绘陶器吧。
文明的融合-犍陀罗艺术
导览课:《佛陀也是“外教老师”》

古代阿富汗,是亚欧⼤陆上的通衢之地,丝绸之路在这⾥四通⼋达,南边的印度⽂明,北边的草原⽂化,东边的古代中国,⻄边的希腊化、伊朗化⻛格都在这⽚⼟地上交相辉映。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发展出了雍容美丽的犍陀罗佛教艺术。站在这些佛像面前,你会发现他们长得像外国人,这是为什么呢?本次课程我们将一起去看展览最精彩的部分“犍陀罗的信仰艺术”,去找一找佛陀身上不同文化的影子。
理论课《佛的表情有多丰富》

飞来峰造像 图源:动脉影
看了很多佛造像之后,你有没有发现为什么同样是佛像,但是表情却不一样呢?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温柔慈祥,更有的总是咧嘴笑哈哈。佛,究竟该是什么表情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观察不同佛教造像的表情,换一个视角认识他们。
手作:复制一尊犍陀罗艺术造像

发型、脸型、眉眼鼻嘴,细微的差别都会造成佛造型不同的神态。因此,想要塑造一尊雍容华美的犍陀罗风格造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位小朋友,用你们的耐心与细心,挑战亲手复制一尊犍陀罗艺术造像吧。
文明的碰撞-丝路遇见江南
导览课:《寻找丝路里的江南符号》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从交流的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文明是独立形成和独自发展的。当丝路连起的亚欧各国文化遇到江南的苏州文化,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同样是陶器、人物造像、动物装饰,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哪些异同呢?本节课我们将带小朋友穿梭在特展“亚欧大陆古代文物展”和常设展“风雅颂吴中”中,感受相隔数千里两地文化间的关联感。
外出考察:保圣寺《藏在千年古刹里的国宝》

犍陀罗佛像艺术是我国佛造像艺术的源头,佛造像沿着丝绸之路东传,经过不断的交流融合,逐渐汉化。而唐代是中国佛造型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从长安到姑苏,跨越千年,在苏州的一座古刹里,我们还能见到唐代塑像,这就是我们此行外出考察的目的地:保圣寺。

我们将一起去看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所塑的古罗汉像,看看经过“汉化”之后的佛教造像长什么样?一起感受遗留在塑像上的大唐风韵。
文明的守护-遗失的宝藏
理论课《流落在海外的珍宝》

敦煌,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丝绸之路从罗马、从印度、从天山北路和南路、从西域南道或者从西藏、从俄罗斯,条条路线都汇集到敦煌,敦煌成为了世界艺术的宝库。由于各种原因,敦煌珍宝流落在海外,本节课将带着小朋友一起将目光看向全球,去寻找流落在海外的敦煌遗珍。
交流汇报:发布敦煌守护计划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勾勒了亚欧文明的样子,感受了各国文明间的互鉴与交流。但是任何文明都需要继承与发扬,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断守护。最后,让我们以敦煌为例,撰写《敦煌守护计划》,为守护中华文明出一份力!
报名与咨询
1.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2. 咨询电话
0512-63968738
15061837583
特展营费用包括
1.博物馆展厅导览
2.文物赏析
3.课堂教学
4.教具教材
5.特展营背包
6.营养午餐和点心
7.课程内的交通
8.意外伤害险
付费和退费
1.付费之前请确认您的报名课程。
2.所有课程皆以付费先后确认,未付费不预留名额。
3.本课程报名后,因定制材料、保险等预付费用,暂不接受个人原因的退费申请,报名前请慎重考虑。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