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视觉沙龙


7月9号下午14:30 - 16:00,《呼吸封面:行李箱总是不够,衣裳应有尽有》展览艺术家于艾君和特邀艺术家邓洧李昊作为现场嘉宾,一起在视觉书屋闲聊,其中将涉及绘画的处境及其选择、事关当代纸本作品的表达性的探讨,包括对其新著《自由素描》写作缘起和素描与艺术的关系的自由对谈。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艺术家


Ⅰ. 于艾君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目前生活工作于沈阳。

于艾君作品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Ⅱ. 邓洧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湖南石门人,土家族。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

邓洧作品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Ⅲ. 李昊 (下山工作室)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以绘画创作为主要媒介的当代艺术家。1982年生于湖南,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系。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2008年起赴法留学五年。2013年起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基础部。

李昊作品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自由素描》

《自由素描》是艺术家的旧著《素描研究:方位与语态》(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年出版印行)的修订版。

《自由素描》部分内页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上大学时,我就对“素描”情有独钟。其实我画得并不好,视野也极其有限,但我本能地被“素描”这种表达方式和看事物的方式所吸引,以至于那时候觉得所谓色彩都显得多余——的确,18世纪以前的美术学院,其教学内容基本就是素描研习。后来在国内外看到了大量作品,包括画册和现场。在逛画廊和美术馆的时候,在绘画或与此直接相关的领域和作品中,甚至在西方国家的城市街头,我还是本能地首先被那些具有现场感和行动色彩的素描、涂鸦或制作特异、空间平易而惊奇、具有特殊材质气息的“泛素描”或“类素描”所吸引,喜欢或激动,觉得它们就是我的一部分,那些创作者就是我的同道中人,有时甚至觉得,只是他们替我把作品完成了而已。这么说不是比附,而是真切的感受——这种感觉就像遇到了爱情,而她也恰好能与我达成默契——当然,它们中很多也是泛泛之作——“艺术家中的艺术家”,这个比例放到哪里都不会很高,但那种自信与活力、呼吸般的自然,对“贫穷”媒介的主动选择,对素朴品质的追慕,令人感佩,心动。与此同时,因为职业习惯吧,会下意识地对比自己的工作,继而坚信或校正、调整工作方向。相信这种“沉浸式”体验并非我所独有。


如果说“素描”仅仅是指区别于油画雕塑电影装置等媒介的表达手段,其市场份额又远不如其他媒介,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艺术家仍然以“素描”为主要方式来进行创作,甚至一生都执着于此?我想,这必是因为性格气质和艺术表达混合驱动下的“非此不可”,也可能是目录学意义上的主动选择。从事“素描”实践的艺术家,利用素描的开放性、研究性、未完成感和过程迹化等特质,不断地对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中的部分倾向和议题进行回应,有相当多的当代艺术或具体说当代绘画,使用了“素描”的探索性语言样式、现场感及行动性。这广义的素描实践在丰富当下艺术品类之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回溯的机制和品质、方法意义上的支持。诚然,“素描”的品质并非传统素描所专属,故此本书也选择了大量的当代绘画意义上的纸上作品、素描动画静帧、单版画、铜版画等以间接技艺完成的作品。空间实验、电影分镜头手稿,包括部分素人或原生绘画作为图例,借此阐发一种触及“素描原本”也触及时代的素描观念。与其说它们是素描,莫如说我(愿意)把它们都看作素描,“素描”是它们共同的底色或气质。与其说这是素描探讨,莫如说我试图借助它们去探讨艺术。借这本书,我并非强辞“素描很重要”或“素描是唯一的”,不,准确地说,应是“所有的(视觉)艺术问题,其核心都可以归结为素描问题”,就好比“所有文学的核心都是'诗’”。所以,到最后,我们也可以说“没有素描这回事”。


这本书是我 2011年出版的《素描研究:方位与语态》一书的修订版。此书编校更新的时日,正是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时--幸存的我们被迫邂逅了一个“大时代”。愿疫灾早日过去,但愿人类痛定思痛,还有机会。此话题不予多谈。此次重编,我收录更新了部分图例,也对原书的文字和结构做了一些修订。


最后,感谢特约设计王嵘先生。也感谢曾经阅读过《素描研究:方位与语态》一书的所有朋友,是你们的鼓励和建议才使我有动力完成对旧著的整编修订。期待大家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于艾君 

2020年5月



• 报名通道


即日起线上报名,名额有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报名暗号: 

视觉沙龙+姓名 (活动免费)


报名名额:

20人


活动时间:

7月9日   周六/下午14:30 


活动地址:

视觉书屋(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68号)



温馨提示:


1. 为了保证大家的活动体验与安全,店内禁止吸烟、喧哗吵闹,

2. 请向工作人员出示72小时核酸检测!

3. 书店门口提供免洗消毒洗手液,请自行取用。

4. 请全程佩戴好口罩!




视觉书屋诞生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经营艺术图书的独立书店,位于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附近。视觉书屋秉持“艺术·人文·思想”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传播艺术阅读文化,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2022年是视觉书屋的第24年,我们期待着将它一直延续下去。


武昌区中山路368号 / 027-88720311

书店营业时间:09:00-20:00

咖啡营业时间:09:30-20:00


对谈预告 | 于艾君:我为什么做这个展,以及为什么写那本书 崇真艺客


关注我们  成为书店的朋友

商务合作|微信号shijueshuwu01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