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拥有光辉灿烂的文化与传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崇高的价值追求、丰富的思想精华,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险阻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非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对当下的中国来说,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段时间,一部频上热搜的电视剧《梦华录》,让人们吃瓜嗑剧情的同时,也被宋朝的茶文化所吸引。剧中上演的茶百戏可谓是清雅别致、高级感满满,让许多网友惊叹“一对比,现在的咖啡拉花弱爆了!”
画面来自腾讯视频
要知道,茶百戏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点茶文化,是一种以研膏茶为原料、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古法技艺,其制作流程繁杂,对画功和点茶的基本功都十分考验。然而,它却在历史上几经失传,差点被世人遗忘,现在则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像茶百戏这样因娱乐热点被带火的“传统文化之光”并非个例,但在热度褪去之后,它们自身要如何长久延续下去,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们正在努力!
作为一家极具情怀与责任感的公司,同济天地持续致力于文化及自然的保护,并将复兴中华文化与保护生态家园作为己任。
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到犀牛保护的多维度体验,同济天地希望通过更丰富的内容、更有效的传达、更多彩的呈现、更强烈的体验,让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参与到保护文化、保护自然的使命中来。
在此,我们将为大众带来
一系列非遗创新内容及活动
邀您共同助力非遗活态传承!
2022年正值香港回归25周年。所谓落叶归根,故土难离,对于中国人来说,家乡永远都是游子的至诚抒怀。而对于家乡,人们也总是给予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记忆。

图片来源于凤凰网
那么,在你的家乡,是否有那些根植于生活却逐渐被淡忘的传统技艺呢?这个夏天,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创新传承经典,用镜头记录故事,度过不一样的假期吧!

图片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不论你身在中国的东南西北
只要你的身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能去记录非遗创新故事
和我们一起点亮非遗地图!
家乡的非遗
01
加入非遗创新社群
感觉自己对非遗的认识还不够?又怕没有创作灵感,或是担心自己技术不行?都不是问题!
只要你对非遗感兴趣,就可以加入「同济非遗创新社群」,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讨论,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我们还有同济非遗中心的老师和专业摄影团队倾情指导,为你的创作助阵!
创作内容指导

宋善威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视频技术指导

听介传媒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入同济非遗创新社群
▼

02
活动时间
2022年7月10日-8月31日
*非遗创新与视频创作指导时间将在群内通知(在指导前提交拍摄计划更有机会获得创作扶持基金)
03
创作内容要求
我们希望你能产出关于非遗创新故事的视频作品。
1、必须从创新与设计的角度拍摄,可以基于非遗与生活、非遗的活态传承、非遗的智慧、非遗带来的社会价值、非遗带来的思考、工匠精神……以上一点或多点切入表达。
2、涉及的非遗种类不限,但请确认是非遗并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3、可为纪实纪录片、创意动画等,形式不限;
4、必须为原创作品(投稿者需保证其视频中素材不涉及侵犯他人版权)。
来点灵感!
央视的一档《艺览吾“遗”——非遗文化寻访特别节目》向观众展示了非遗创新的可能性。节目以“非遗+文艺呈现”的方式,将多项非遗融入现代作品的创作中。例如新生代苗绣传承人与设计师跨界合作,挖掘中国传统艺术之美,把古老的技艺赋予新鲜的样式,将非遗的概念、元素及工匠精神应用到现代时尚中去,并以在长城上办秀的形式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
节目片段来自央视网
04
视频作品要求
1、单集建议5分钟以内,如为系列作品建议不超过三集;
2、1080P以上,mp4格式,画面横宽比16:9,确保画面质量清晰、内容积极向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3、视频中需包含作品标题、非遗项目名称、作者名称、对白和说明文字、背景音乐、活动主海报(不得有商业品牌露出)。
证书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颁发的证书
其他
优秀创意将给予视频创作扶持基金
多平台展出作品的机会
非遗共创学习营的参与机会
与大咖嘉宾交流的机会
专业非遗项目实践机会
设计师定制非遗衍生品等
注: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指导单位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
上海同济天地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联合宣传
同济大学破壁工作室
刺猬CIWEI
听介传媒
好公社
添加同济天地小助手微信
第一时间了解活动信息
长按识别加好友
(注明暗号:家乡的非遗)
▼

我们相信,有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藏”在你我身边的非遗!面对这些立足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你会用怎样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又将以何种创新的方式向大家呈现?快来参与活动,期待你的大作!

图片来源于凤凰网
什么是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图片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国非遗有哪些门类?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达87万项。由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如果你对「非遗创新」还不太了解,不妨来看看这篇内容,将会获得新的灵感!
点击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公众号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