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延续了百余年的爱社如家、无私奉献精神在西泠印社汇聚成一股股捐赠的热流,让社藏日益丰美完善。
去年以来,海内外社员和社会贤达向西泠印社所做的无偿捐赠,充实了西泠印社的收藏体系,也为研究和展示古老的金石文化和两宋社会风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印证。
特辟此栏目,礼赞西泠印社不泯的捐赠风尚,传扬捐赠者的美德嘉行。
捐赠者:郭强

郭强,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新近,郭强向西泠印社捐赠清代官印匣1件。
捐赠品欣赏

通常,大家会将关注点集中在历代官印的实物上,从印制、印式、印文、印材诸方面来判断本体价值,而对收存放置官印用的印匣缺乏了解。同时,戏剧、影视道具对官印实用比较模糊,大众对其了解甚少。因此,这件官印匣实物的出现,令人眼目一新,将明清官印与官印匣两组实物对照观看,对官印匣的材质、结构有了直观的了解,也弥补了西泠印社收藏和展示中的缺项。
捐赠者:冯立

冯立,一九九一年生,河南新乡人。自幼随王乃勇先生习书。本、硕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分别获文学学士、艺术学硕士学位,二〇二〇年始继续于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讲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青年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印社理事,新乡市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曾获“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多项兼能奖”、第二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篆刻大赛优秀作品展一等奖等奖项。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青少年书法》等专业期刊。
新近,冯立向西泠印社捐赠秦陶釜1件。
捐赠品欣赏

此陶釜下部存抑印,高3.5厘米、宽2.5厘米,释文:“咸渊里章”,袁仲一先生《秦代陶文》中载“(秦陶文中)四字式印文是六字式印文的简化,省去了亭和器二字”,按此说,六字全者当为“咸亭渊里章器”,“咸”为“咸(阳)亭”省文,“渊”为里居名,“章”为作器陶工名,同类者尚有“咸直里章”,皆为秦代民营制陶之属。
捐赠者:吴砚君

吴砚君,别署铭尔、倚石山房。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京华印社副社长,寸耕社社员。作品获全国第五届篆刻艺术展一等奖,北京书坛十佳中青年奖。著有《盛世玺印录》五部、《倚石山房藏战国古玺》。
新近,吴砚君向西泠印社捐赠手钤印谱《倚石山房藏战国古玺》1部。
捐赠品欣赏
该印谱1函5册,收录倚石山房藏战国古玺185钮,其中,官玺12钮,私玺150钮,成语23钮。为数众多的战国古玺,手钤精拓,专辑成谱,难能可贵。
供稿:西泠印社社委会文物管理处
编辑:高佳晨、许齐、陈榕
推荐阅读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