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展故事公布
一首歌赢
四位数大奖!
只需关注“当代艺术调查局"公众号,在公众号回复“K歌"即可获得报名表参与活动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零距离与大咖策展人面对面,肩并肩将不再是梦。
!!!报名时请注意
挑战者需根据5位策展人给出的故事和图片为线索,进行反向思考策展人会挑选的歌曲,并在报名时填写歌曲名称,写出选择该首歌曲的理由与关联性。
【策展人的故事----王麟篇】
网瘾少年纪实回忆
说来惭愧,我的音乐启蒙是花儿乐队。当时我们还沉浸在打DOS版红警、搓幽游白书呢,他们就以中国第一支未成年乐队的身份出专辑了,幸福的旁边。再后来,他们说北京孩子都打过大张伟,我还挺伤感的。那段时间我会搜罗各种乐队的磁带买来听,自诩什么乐队风格咱都吃过见过,可还是翻船了。记忆中最尴尬的一次是买了一张胡吗个的专辑《人人都有个小板凳,我的不带入二十一世纪》,听了好,磁带有些瑕疵;以此为由找音像店老板说了半天,换了另外一盘同样是喃喃自语式的唱调但旋律好很多的阳光又忧郁的青年男歌手的首张专辑,又是那么刚刚好,这专辑跟胡吗个专辑的主题也差不多。

那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关于音乐的记忆也基本停滞了。原因是千年虫肆虐前夕的地球保卫战过于惨烈,非战斗人员都被抹去记忆,现在大家也只能在网上零星的看到关于那场战役的记忆碎片和只言片语。实在等不到保密协议过期了,我思考了很久,做出了一个违背老祖宗的决定,将那尘封的往事告知失去记忆正在看这篇文字的你。2000年1月1日00:00,可爱的第一批00后落地,地球也迎来了新纪元。为什么在这之后出生的小可爱都偏爱战歌?因为那是写在DNA中的记忆。其实在那场战争中我们从来都没有胜利,只是进入了平行世界。而原来的那个世界的人经历过末日浩劫之后只剩一个信仰,即“永不工作”;因为他们深知,越努力,人类毁灭的速度就越快。

现在我们与那个平行世界的连接点还在,只是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说到这里不得不感谢方舟子,对,就是那个颇受争议的打假斗士方舟子;他是中国首个网络游戏《侠客行MUD》的联合创始人,天帝级别。而侠客行是中文MUD的鼻祖,从它衍生出的游戏有上千款…… 中文MUD从1995年诞生,时至今日2022年还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它是我们与平行世界唯一的链接。大张伟从歌手变成了综艺咖,乐队不怎么朋克却变成了生活中的真朋克,挺好的,祝福他。

【策展人的故事----马楠篇】
小公务员之诈死
一位小公务员下了班悠闲地在人民广场吃炸鸡,谁料人多眼杂撞到了跳广场舞的大人物,诚惶诚恐地反复道歉,引来众人围观反而惹恼了大人物,怒喝离场,而进退维谷的小公务员灰心丧气认为自己前路已断,决定离开大城市回到村里,以为回归乡野能找到自处之道,却发现城外不仅有好山好水也有乡匪恶霸,所谓平凡之路并不好走,格格不入的内心落差最终让小公务员一命呜呼,却惊醒发现一切不过恶梦一场。
DEFINITION
【策展人的故事----姜大方篇】
我

你是光,照出我的模样,你可能就是我,但也许只是泡沫。算了,就让我藏在镜子里观看对面那个浮夸的造型。我知道白如纯雪的不止白糖,也可能是砒霜。我回到另一个无聊的世界里,将哀伤亲手交给了充满欢乐的男孩。我被黑衣人带走前,听到npc满嘴谎言的叙述着刚才这里发生的一切。在火山喷发的时刻,我等待着一只带我逃离的飞鸟。我不能回头,是因为哦我颈椎不好。我尝试着寻找自己,可“寻找”与“自我”之间却永远差了一“撇”。

【策展人的故事----林书传篇】
我们为什么需要KTV
KTV是一个思念场,回到一段事,回到一些人,这些人中还有自己。想想有些许矫情,但不矫情的人好像也不需要KTV,这是一个悖论。没人会大方承认自己是个矫情的人,个人情绪在这里被放大了,拿上话筒,再深情的演出也是一次个人的呻吟,没人愿意真正的听下去。不是不需要话筒,只是不需要你的而已。

韩旭 《卡拉OK——爱江山更爱美人》2019
这是一种快乐的默契,还有比快乐更无奈的,当你想唱首歌只给一个人,但是ta永远不会来到你的KTV了。我想了想,在KTV开个大包间,11个人挺合适,他们相互认识或不认识,我给他/她们打过了电话,重复了上面一段话,这是他们的选择,与我有关,也与我无关。

韩旭《卡拉OK——儿女情长》2022
Sitting on the ridge of the East
【策展人的故事----宁佳篇】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我就是我

在我的意识里,套用冯师星平话:“人没有上下之分,唯有美感与否之分。是性情中人,每每谈及往人往事,要么愤慨、要么温和十分;生命中哪怕最细微的事、最繁琐的事,都从属于我们内心的艺术海洋,活得纯粹、率真。”让被浪潮遮蔽的个体,活得温暖,精彩。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故事看完了,你是否有被其中一个故事打动,亦或是猜中其中一位策展人的曲目了呢?现在,就来cos一把大咖策展人,猜出他们的曲目并用你的动人歌喉打动策展人,赢取5000元大奖吧!
相关策展人

林书传
1986年出生,策展人,纪录片制片人。现任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担任学术部主任。2012年开始以展览、文献、纪录片方式关注亚洲年轻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状态。曾策划或执行“复调”——中国艺术生态调查江浙沪站、北京站、珠三角站、云贵川站及东南亚站,2017年发起研究策展本体问题的“策展研究计划”,2018年发起“24小时美术馆“公共艺术项目。并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长沙、伦敦、巴黎等地策划多个艺术家个人项目与艺术群展。

宁 佳
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史论专业;2006年,任职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持科研学术工作,曾任四川美术学院CAEA美术馆执行馆长一职;2019年至今,担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重庆策展与理论委员会委员,重庆油画学会理事。长期从事美术批评及展览策划、艺术教育、视觉文化研究研究等相关领域。

姜大方
天津常青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YAC青年艺术社区创始人,“常青藤计划”出品人。毕业于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获得城市研究硕士学位,2011年回国创业并创立了天津常青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2014年起,姜大方主导发起的旨在推动青年艺术家发展的常青藤计划”,通过学术展览,校园讲座,跨界合作等形式与青年艺术群体共同成长,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艺术产业模式。2017年8月,在其推动下的,将线上青年艺术推广平台与线下实体结合的全新概念青年艺术社区在天津东疆自贸港区东疆湾景区内正式落成,YAC是国内首个为艺术家提供创作,制作,展览,生活,推广等综合性服务的大型共享型艺术社区平台。

马 楠
现居杭州,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从事研究、策划和译介等工作,关注展示文化的社会历史机制和感知力的媒介生成现场。2010开始从事策展实践,曾参与并策划过“书非书:杭州国际现代书法艺术节”(杭州)、“致敬2018:未来媒体艺术宣言”(法国)、“被占有和遗忘的光:集美阿尔勒摄影节”(厦门)、“迷因城市:首届跨媒体艺术节”(杭州)、“上海奥德赛: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上海)、“博物馆地下室:央美美术馆双年展”(北京)等。

王 麟
1985年出生于山东淄博,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策展人。
近期展览策划:“被遮蔽的物欲”(2022,南京逸空间),”爱在秋分时节后”(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黑夜的消逝与广场的回归”(2019,南京24小时美术馆),“永生市-奶嘴乐园”(2018,天津滨海美术馆),“绘画研讨会”(2018,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不同”(2017 ,常青藤特别项目), ”社会现实剧场“(2016,UCCA),“新一代艺术实践中的影像表达”(2016,西安美术馆)等。

Join us
随时欢迎商业洽谈
及线上线下的冠名赞助
联系电话:19858179913
联系邮箱:749282616@qq.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