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时代周报 (Zeit)
萨尔茨韦德尔的新气象
(文字翻译自德国《时代周报:2022年4月11日》)
青年艺术家于朋的驻留为萨尔茨韦德尔带来了一派新气象。本月初,这位中德艺术家入驻萨尔茨韦德尔创作,该驻留项目由艺术与学术中心举办,为期三个月。据艺术家周一的项目计划展示,他将以长卷这种传统中国艺术的方式表现“神游”萨尔茨韦德尔的景象和感受。于朋自2011年至2017年在柏林艺术大学学习,毕业后生活工作于柏林,他的艺术创作涉猎绘画,素描,陶瓷,雕塑,以及文学。
艺术与学术中心于1997年成立,迄今已为上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援助。奖学金由州政府提供,获奖者每人每月1000欧元。迄今已有来自德国,美国,印度,巴西,法国,奥地利,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艺工作者获此殊荣。奖学金面向文学家,音乐家,视觉艺术家。于朋所获的奖学金是视觉艺术奖学金。每年的前三个月会有一位文学家来此驻留,这是艺术与学术中心的传统。
复活节篝火 / 布面蛋彩 / 40x50cm / 2022
德国人民之声报 (Volksstimme)
中国与萨尔茨韦德尔相遇
(文字翻译自德国《人民之声:2022年4月20日》)
于朋觉得萨尔茨韦德尔的各方面印象像是他的家乡:
作为2022年度奖学金获得者,中德艺术家于朋已于4月入驻萨尔茨韦德尔的艺术和学术中心。他想在长卷上记录他对当地的印象。于朋的计划工作量非常庞大。在为期三个月的逗留期间,他想尽可能多的了解这座汉萨同盟的城市,所以他选择了萨尔茨韦德尔及其周边的几个景点进行考察,比如耶策河。
他还想通过三种不同的旅行来了解这座城市。“我想进行一次历史之旅,一次水上之旅,以及一次夜晚之旅,”于朋说。然后他想用长卷绘画的艺术形式记录下他的经历,“重要的是对艺术品的观察方法,没有固定的透视点,观众应该用眼睛在画面上漫游。”艺术家解释说。
水塔与边境塔 / 布面丙烯 / 40x50cm / 2022
萨尔茨韦德尔的两座城门 / 布面丙烯 / 30x40cm / 2022
平等的欣赏艺术:
这位33岁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批判很大程度上基于诚实:“艺术家应该创造他们愿意往自己家墙上挂的东西。此外,艺术的观众应该被平等地对待和理解。观众应被视为一个被爱,被奉献的角色,艺术家应该重视观众,而不是看不起。”
至于工作是否会像艺术家预期的那样发展仍是未知数。“我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希望三个月的时间来得及思考这些。”他笑着说。艺术家也想体验当地的民俗传统,比如年轮蛋糕和其他特色美食。“不只美食,我还想深入地了解建筑,和历史上的纺织工艺等课题”。于朋对萨尔茨韦德尔的第一印象是相当积极的。“萨尔茨韦德尔很新奇。”他说,与柏林这座生活了十余年的城市相比,这座汉萨同盟城市要清洁得多。

艺术家其他作品
湖 / 布面油画 / 120x180cm / 2020
爱湾 / 布面丙烯、油彩 / 40x50cm / 2020
加油站 / 纸上综合材料 / 52x37cm / 2019
无题 / 纸上丙烯 / 29.5x21cm / 2018
地火 / 纸上综合材料 / 21x29cm / 2017
欢迎您致电了解更多详情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