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最早为艺术展览制作出版物的商业画廊之一,佩斯在过去的60余年中持续与艺术家合作并支持他们的艺术书籍出版,与包括艺术史学家、评论人、文化作者及诗人等在内的出色写作者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近年由佩斯出版书籍的艺术家包括20世纪艺术大师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 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路易丝·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以及广受关注的当代艺术家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Elmgreen & Dragset)、布拉帕瓦蒂·梅巴伊尔(Prabhavathi Meppayil)、仇晓飞、艾德里安·格尼(Adrian Ghenie)等等。佩斯将定期发布最新出版物,借助书籍的媒介追溯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时期,生动地呈现艺术家不同的创作实践,让读者多角度了解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的核心思想。
————
即将发布
《王光乐:褪色》
Wang Guangle: Faded ColoursMark Rappolt
Pace Publications
中国艺术家王光乐早前于佩斯伦敦空间举办的个展“褪色”于5月结束,而与个展同名的全新作品集即将出版,书中收录了艺术家过去一年中创作的绘画新作、艺术家的自述及由《艺术评论》(ArtReview)主编的马克·拉波特(Mark Rappolt)为其撰写的评论文章。王光乐的创作方式极具重复性且耗时良久——通过将丙烯颜料一层一层地循序叠涂在画布上,并缓慢地生成或静谧、或斑斓的色彩及肌理,艺术家将“时间”等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了一种可感的视觉体验,同时也探讨了“重复” 这一概念于理性与感知层面上截然不同的认知结果。
论差异与重复
(节选)
马克·拉波特
在访谈中,王光乐坦承“时间”是他的创作主题,贯穿并构成他所有创作系列的各个 作品。然而他随即否认自己刚刚的说法,指出时间的真义在某种意义上是自发的——它不能被“展示”出来而是只能被体验——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中能普遍体验得到:“当我们在工作或生活时,我们都能感觉到时间在流逝。”王光乐说。
与其说时间是王光乐的作品主题,不如说是他创作的主要材料之一。他创作画作时所花费的时间和所消耗的物理材料,都呈现于画布上让观众观看。“在作品中我不会对生活中真正发生在我身上的任何事情作出回应,但我会回应时间和时间流逝的感觉。”这说明王光乐着重作品创作过程的性质。
在王光乐于佩斯伦敦空间举办的最新个展中的八幅新画作,全部于2022年完成,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作品 “220222”和 “220123”,艺术家于地板上作画,作品强调水平和垂直性,因为随着观者眼睛向下移动,颜料逐渐从画布两侧向中心收窄远离画布的边缘。这种效果既令人眼花缭乱,又令人眩晕,因为我们的眼睛被引导观看两个不同的方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作品渐渐向下褪色呈现为白色。这让人感受到时间如何塑造颜色——颜色随时间慢慢褪去,或者,以一种让人想起王的早期作品的方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强调不同的颜色。另外六幅作品——“220223”、“220224”、“220228”、 “220225”、“220226” 和 “220227”,艺术家则挂于墙上作画(在某些情况下,颜料已经在绘画的过程中从画中滑落下来),并以颜料层逐渐向中心移动为特色(画作以互补色或接近单色为主——艺术家表示他对颜色的选择是理性和客观的,取决于它们的属性和对应关系,而不是基於任何个人主观或情感偏好),艺术家通过笔触画出的梯形边框强调了画作的矩形核心,而作品随着光线和观者观看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或许思考到画作中何为的框架与被框的部分,但不论是畫作中被視為框架或被框的部分,都涉及一层层的颜料和颜色。艺术家在作品中的像没留下创作痕迹但又确实存在,特别是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身体移动的痕迹。
可以说,这就是王光乐作品中最大的矛盾之处。毫无疑问,他以时间、耐力和死亡等为创作主题,他正在处理或体现的是与存在本质有关的重大问题。的确,他不止一次从他自身的角度作为来源,去表达人存在时所面对孤独和界限时如何取得平衡。单从肉眼来看,他的展览主题可能更明显——颜色。事实上,伦敦展览的名称“褪色”(艺术家以往的个展,如2019年佩斯纽约空间“双色”个展和201 年佩斯伦敦空间“黄色”个展)都看似能确实证明你肉眼所看到的事物。“一堆物质因一个汗流浃背的人成为了空间形式,一堆物质因为重复性操作而成为了时间的形式,绘画与刷墙因为理性被感性平衡而成为一回事。” 艺术家为“褪色”个展所写的自述中提道。然而,在访谈中,他指出,“褪”与“退”的中文发音相同,而早前英国退出欧盟,这也是此次伦敦个展命名为“褪色”的另一个原因。但艺术家表示在以往的个展中,他并不会试图于个展 标题呈现展览作品中没有的元素,而是透过个展标题去总结该展览作品的特点。这是艺术家另一次随即否认自己刚刚的说法。但你、我和王光乐都知道,有些事情不仅仅是它们表面所呈现的样子。
Wang Guangle, 220222, 2022
Wang Guangle, 220228, 2022Installation view, Wang Guangle: Faded Colours, Apr 1 – May 4, 2022, Pace Gallery, London © Wang Guangle
《奈良美智:艺廊》

Yoshitomo Nara: PinacotecaSimon Reynolds and Stephanie Rosenthal
著名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自创作早期便尤为注重艺术与其所在空间之间的有机关系,并通过展览及诸多项目的实施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而他在佩斯伦敦的最新展览便是这一研究的结果。展览标题“Pinacoteca”取自古罗马时期举办公共艺术沙龙的艺廊之意,将艺术家早期项目伦敦梅菲尔之家(London Mayfair House)根据新空间进行重建,在家一样的装置结构中展出最新的作品。而此次展览的出版物则对此话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这本112页的画册将包含92幅内文插图,以及策展人斯蒂芬妮·罗森塔尔(Stephanie Rosenthal)的评论文章,深入阐述了建筑环境在艺术家作品中的角色。同时,本书还邀请了知名音乐作者、乐评人西蒙·雷诺兹(Simon Reynolds)探讨音乐与奈良美智艺术创作的关系。
《Yoshitomo Nara: Pinacoteca》预览,佩斯出版Installation view, Yoshitomo Nara: Pinacoteca, Nov 26, 2021 – Jan 15, 2022, Pace Gallery, London © Yoshitomo Nara
————
新书推荐
《马克·罗斯科:1968 清除 》
Mark Rothko: 1968 Clearing Away Christopher Rothko and Eleanor Nairne
佩斯为二十世纪最著名艺术家之一马克・罗斯科出版新著作《马克·罗斯科:1968 清除》,伴随罗斯科于佩斯伦敦空间的同名个展于2021年年底出版,是佩斯首次于伦敦空间为罗斯科举办个展,个展汇集了罗斯科在1960年代后期的著名画作及罕有展出的纸上作品。60年代后期是艺术家生命中一个重要且多产的创作时期,因自身健康问题,艺术家将他的创作实践规模从他标志性的大型画布缩减为等身尺寸的纸张,能让观者驻足细看,拉近艺术家与观者之间的距离。这本著作着重介绍了罗斯科鲜为人知的创作实践,以及他职业生涯后期的成就。当中收录了艺术家伦敦个展中的作品图像; 艺术家儿子克里斯托弗·罗斯科(Christopher Rothko)为著作撰写的引言; 巴比肯艺术画廊(Barbican Art Gallery)策展人艾莉诺·奈尔恩(Eleanor Nairne)为其撰写的文章; 以及罗斯科在 1960 年代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主要展览和其他活动的年表。《Mark Rothko: 1968 Clearing Away》预览,佩斯出版Installation View, Mark Rothko, 1968: Clearing Away, Pace Gallery, London © 2020 by Kate Rothko Prizel and Christopher Rothko

Agnes Martin: The Distillation of Color Marc Glimcher, Durga Chew-Bose, Olivia Laing, Bruce Hainley
佩斯亦为美国极简抽象派大师艾格尼丝・马丁出版新著作《艾格尼丝·马丁:色彩的精髓》,著作与艺术家去年于纽约空间举办的个展同名。艺术家在60年代创作出其标志性的“网格绘画”,于70年代艺术家作品中的网格被水平的或垂直的线条取代,并在作品中添加了颜色:淡粉色、蓝色和黄色的条状色块,或者灰白色和淡棕色的线条,而纽约个展则展出艺术家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的一系列画作, 探究马丁于每个创作时期对色彩的审慎使用。著作由佩斯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格里姆彻(Marc Glimcher)撰写前言介绍,回顾了他在新墨西哥州的家中与艺术家相处的时光。书中亦收录了作家杜尔加·波塞(Durga Chew-Bose)、布鲁斯·汉雷(Bruce Hainley)及奥莉维亚·莱恩(Olivia Laing)共同为其撰写的文章则探讨了艺术家创作中色彩和孤独的主题;艺术家沉思创作的自述及安德里亚·希基(Andria Hickey)为艺术家编写其1972年到1992年的职业生涯图解年表也收纳于书中。书中的设计和彩色纸部分向读者提示了艺术家独特的绘画方法。《Agnes Martin: The Distillation of Color》预览,佩斯出版Installation View, Agnes Martin: The Distillation of Color, May 5 – June 26, 2021, Pace Gallery, New York © Estate of Agnes Marti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神经系统 》
Elmgreen & Dragset: The Nervous SystemMartin Herbert, Richard Shiff
佩斯出版了艾默格林与德拉塞特于去年年底在纽约空间举办的首个大型展览“神经系统”(The Nervous System)的同名作品集,书中收录了作家马丁·赫伯特(Martin Herbert)的文章以及艺术史学家理查德·舒甫(Richard Shiff)采访艺术家后撰写的文章。书中收录了展览的现场图,呈现展览中12件艺术家所创作的具象和抽象雕塑的图像,彷彿让读者再次感受到栩栩如生的场景,并在情感上、心理上和政治上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嘗試透過作品讓观众构建故事,鼓励观众从展览中的许多不同线索中得出自己对场景的解释。书中亦收录了艺术家此前在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A)、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等地的的展览现场图像资料,以及艺术家在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公共作品,包括 “Prada Marfa” (2005)和“Bent Pool”(2019)等。





《Elmgreen & Dragset: The Nervous System》预览,佩斯出版




Installation views, Elmgreen & Dragset: The Nervous System, Nov 10 – Dec 18, 2021, Pace Gallery, New York © Elmgreen & Dragset
《林飞龙:工作中的想像力》

Wifredo Lam: The Imagination at Work
Kaira M. Cabañas, Alexander Alberro, Alexandra Chang, Samantha Noël, Michaëla de Lacaze Mohrmann, and Andria Hickey
佩斯亦为古巴艺术家林飞龙出版作品集《林飞龙:工作中的想像力》,作品集与去年年底于纽约空间举办的艺术家大型调查展同名,调查展追溯艺术家从1930年代后期到1970年代的创作生涯,探索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对其艺术的影响。书中探讨了艺术家的绘画和雕塑的形式及主题的复杂性,并追溯了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演变,以及他挑战现代主义中欧洲中心主义的方式。书中囊括艺术家的画作、纸上作品和罕见的青铜雕塑图像,也收录了艺术史学家亚历山大·阿尔贝罗(Alexander Alberro)撰写的前言,以后艺术史学家凯拉·M·卡賓納斯(Kaira M. Cabañas)和萨曼莎·A·诺埃尔(Samantha A. Noël)以及作家亚历山德拉·张(Alexandra Chang)的文章,对艺术家的作品作当代分析,揭示了艺术家创造作品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以及为他的创作实践提供文化和宗教方面的背景资料。该出版物还收录了拉丁美洲艺术学者和策展人米歇拉·莫尔曼(Michaëla de Lacaze Mohrmann)撰写的艺术家详细年表,莫尔曼同时也是此次展览复杂的策展工作的幕后贡献者之一。《Wifredo Lam: The Imagination at Work》预览,佩斯出版Installation views, Wifredo Lam:The Imagination at Work, Nov 10 – Dec 18, 2021, Pace Gallery, New York © Wifredo Lam
Michaëla de Lacaze Mohrmann,Rosalind Krauss, Wells Fray-Smith, Mami Kataoka布拉帕瓦蒂·梅巴伊尔于纽约空间的个展刚于5月开幕并于6月中结束,与艺术家同名的作品集伴随个展出版。书中反映了艺术家在其抽象绘画、雕塑和装置作品的排版和设计中的微妙之处。该书以半透明和彩色纸为特色,将布拉帕瓦蒂作品的文本和图像放置于现代主义网格中,营造出一种平衡与和谐之感,这也是艺术家的核心创作理念。书中收录评论家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东京森美术馆馆长片冈真实(Mami Kataoka),以及艺术史学家和策展人米歇拉·莫尔曼(Michaëla de Lacaze Mohrmann)的文章, 策展人威尔斯·弗雷-史密斯(Wells Fray-Smith)对梅巴伊尔的采访文章亦收录在内。书中探讨了艺术家对传统班加罗尔金匠工具和技术的使用,突出了她对印度文化生产历史以及极少主义和后极少主义美学的深入参与。






《Prabhavathi Meppayil》预览,佩斯出版


Installation views, Prabhavathi Meppayil, May 13 – Jun 17, 2022, Pace Gallery, New York © Prabhavathi Meppayil
Qiu Xiaofei: Divination
Qiu Xiaofei, Travis Jeppesen, Yan Chi佩斯为仇晓飞出版画册《仇晓飞:卜居》与艺术家在2019年于佩斯画廊纽约空间举办的个展“卜居”同名,个展标题“卜居”来自《楚辞》中的一篇文章,画册着眼于艺术家绘画中所呈现的丰富历史、政治、文化和精神典故。个展呈现了艺术家2019年以降的绘画探索,显示出艺术家如何将新的造型语言嵌入古老的寓言结构,在对现实的追问中凝练出超越现实的奇思幻境。画册中收录了作家崔维斯・杰普森(Travis Jeppesen)为其撰写的评论文章,以为理解仇晓飞复杂而充满内在驱动力的新作系列提供了全新的解读视角。





《Qiu Xiaofei: Divination》预览,佩斯出版


Installation views, Qiu Xiaofei: Divination, Nov 5 – Dec 18, 2021, Pace Gallery, New York © Qiu Xiaofei
欢迎致函了解艺术家作品收藏信息,
或关注佩斯微信获取更多现当代艺术资讯

pacegallery.com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佩斯画廊自 1960 年创立以来,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在步入第七个十年之际,佩斯画廊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
New York 纽约
London 伦敦
Hong Kong 香港
Seoul 首尔
Geneva 日内瓦
Palo Alto 帕罗奥多
East Hampton 东汉普顿
Palm Beach 棕榈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