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吕布,玛格南图片社最负盛名的摄影师之一,1923年出生于法国里昂。曾从事过工程师工作,1951年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摄影中。1952年,他结识了布列松和卡帕,随后加入玛格南图片社。
他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从1957年第一次进入中国,到2010年最后在中国留下足迹,这位享誉世界的摄影师往来中国22次。
他曾攀上西藏高原记录世界之巅上人类最后的质朴。主要作品有《中国三面红旗》、《北越面孔》、《中国视觉》等。
1956年底,香港开往广州的火车上马克·吕布拍摄的他在中国的第一张照片。
1957年,北京街上三个小孩
1957年,北京胡同里表演胸口碎大石
1957年,北京人们观看两个摔跤手摔跤表演
1957年,北京大学未名湖上滑冰。
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当时严禁使用裸体模特教学,他们被认为是颓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东西,只有这个课堂还有裸体模特。
1957年,北京拍照。
1957年,北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标语。
1957年,北京结婚。
1957年,北京街上的人力车
1957年冬,北京王府井一个最后的贵族
王府井大街上,他敏感地将镜头对准迎面走来的一位奇特老贵妇,她身披长至脚踝的黑色大氅,领口镶白色狐毛,手夹香烟,目光傲慢。
1957年,辽宁鞍山钢铁厂工作中的工程师。
1957年,辽宁鞍山钢铁厂舞会。
1957年,辽宁鞍山,鞍钢大食堂。
1957年,四川病人被用轿子抬着送往医院。
1957年,甘肃麦收。
1957年,北京93岁的齐白石
1965年,北大宿舍织毛衣的学生
1965年,南宁上学路上的农家孩子
1965年,北京,琉璃厂古玩商店的橱窗窗户巧妙地把画面分割成几个部分,就像各自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拼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历史印记。
1965年,上海疾驰而过的行人
1965年,广西挑担子的解放军战士
1965年,山西农村拿着《中国青年报》的女青年,头条写着“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1年,北京在颐和园休息闲聊的市民
1971年,北京八达岭长城游客
1971年桌上放着红宝书的学生
1971年,上海芭蕾舞团的芭蕾舞演员,在她前方的桌子上放着红宝书。
1971年,武汉长江边上矗立在两个烟囱之间的毛主席像,烟囱是中国新工业化的象征
1992年,深圳户外巨幅宣传牌
1992年,深圳巨幅广告牌下的行人
1992年,广州手机与游戏,出现了最早的低头族
1993年,北京王府井招牌
1993年,北京巩俐和张艺谋一起就餐
1993年,深圳桥上行人与乞讨者
1993年,深圳墙上的叶玉卿写真画
1993年,上海汽车广告牌下的行人
1993年6月,广州打公用电话
1995年,北京伞
1995年,山西太原煤矿工人
1998年,上海《泰坦尼克号》海报
2002年,上海豫园,石桌上的方便袋。
注:本文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