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exhibition view,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China (2022).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Photo: Yan Hao © José María Sicilia/ADAGP, Paris (2022).

画廊周北京 (艺访单元)
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
2022年6月24日-7月24日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A08楼,3楼


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

文:卢迎华


1954年出生并成长于马德里的西班牙艺术家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于今年6月至7月在桑塔画廊画廊周北京的项目中举办他的个展。这是他的作品首次以个展的形式亮相北京,集中展现他在各个时期的一些创作。

1975年,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去世那年,西西里亚进入圣费尔南多艺术学院,先后学习建筑和绘画。毕业后,西西里亚于1980年搬至巴黎;很快,他就在欧洲新表现主义的浪潮中崭露头角,主要以一系列创作于1980年代中以前的高山风景画为人所知。这些画作以超级敏感的触角将自然俘获于画面之间,而自那时起,自然就一直是艺术家创作中的亲密伙伴。在创作初期,他的每幅画都会围绕某一个主题而展开,如西班牙的风景、树干、垃圾桶、沙丁鱼、工具、神话人物和动物等。但这些主题只是他在绘画中进行形式语言探索的载体。自1980年代以降,西西里亚的创作已经历了数个阶段的蜕变,绘画的语言则始终处于核心的位置。今天,西西里亚已经进入了他艺术生涯的第5个十年,而他的创造力似乎没有减退的痕迹,相反,新作“Ninfosis(化蛹)”结合了绘画笔触、色块和刺绣的线条在同一平面上,这些涌动的态势被笼罩在一层类似薄纱的材料之后,略显朦胧、平缓和雅致。他的画面颜色柔和,质感温润朦胧,宁静平和。它们仿佛喃喃细语,对观者产生无限的引力。镜头无法传递其中的风情万种,只有置身在作品前方,才可以真正地与之对话。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何 塞 · 玛 丽 亚 ·⻄ 西 里 亚 | José María Sicilia 

Ninfosis | 化蛹, 2022 

Silk, linen, wood | 丝绸,亚麻,木

200 x 14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 致谢艺术家及巴黎桑塔画廊

photo: Aurélien Mole 


从艺术家自己的角度看来,虽然他的画作充满了复杂性与丰富性,但这些作品产生的过程是“轻而易举”的。1985年起,他客居纽约数年,也是在此时,他开始了“郁金香和鲜花”的创作系列。在这一系列画作中,他逐渐淡化具象的内容,从而更突出颜色、线条的动向、形状和画面的材质等元素。他甚至扬言道,他几乎不干预绘画的过程,时间和温度才是执笔之手,直接影响作品的成形。他所指的是他自1992年开始创作的蜂蜡画。


蜂蜡画是一种古老的技术,在古罗马和埃及艺术中用来制作纪念蜡像。彩绘需要在热调色板上加热到220华氏度以下。然后将颜料着色的熔融蜂蜡施加到画布表面上。一般而言,用蜂蜡作画时,画家需要先用刷子将蜡涂在木板或画布上,每一层都用喷灯熔化。通过加热可将各层粘合在一起,以分层创造了一种半透明的效果,形成具有光泽的搪瓷状外观的面漆,使画作看起来似乎是从内部发光的。蜡会在数分钟内冷却,从而可以施加许多连续的涂层。快速干燥的特点使这种材料可以在画面上轻松构建纹理,形成捕捉光线的脊。就这个意义而言,气候条件成为作画的根本:冬天的画与夏天的画不同,夜晚的画与白天的画也不同,仅仅是因为温度和湿度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直接影响了画面的效果。西西里亚不断地雕琢绘画的表面,他曾在1993年创作了一系列白色绘画,将依稀可辨的鸟、树枝和花瓶等形象掩隐在凸起的表面之下。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 何 塞 · 玛 丽 亚 ·⻄ 西 里 亚 

La Luz que se apaga | 退隐之光, 2003 

Oil painting on beeswax | 蜂蜡上油画

184.5 x 156.5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 致谢艺术家及巴黎桑塔画廊

photo: Aurélien Mole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 何 塞 · 玛 丽 亚 ·⻄ 西 里 亚 
La Luz que se apaga | 退隐之光, 1999 
Oil paint, bees wax, wood | 油画颜料,蜂蜡,木
182 x 152 cm (framed | 含框)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 致谢艺术家及巴黎桑塔画廊
Photo: Pauline Assathiany ——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虽然蜂蜡画发出迷人的微光是艺术家的设计,但他深知,光也是某种屏障的化身,自带一种阴霾,可能阻碍对于最亲近的东西形成通透的认知。西西里亚曾把他的画作与他工作室旁的一个水池相比,他说:现实就是一个水池,光无时不刻地在变化着,我们无从得知这个水池有多深,甚至无从知道它是真实的还是某个对象的倒影。而我们“只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这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类比可以把我们带入他的画作之中。他甚至将1999年的一系列绘画命名为“属于镜子的”。在这些半透明的画中,他将自然之物,花和昆虫般的形状封锁在油彩和蜡彩之中。他也曾在纸上画下枯萎的花朵流出的汁液的形状,而不仅仅是直接记录下自然之美。此次北京展中呈现了出自“La Luz que se apaga(退隐之光)”系列的两件蜂蜡作品,西西里亚这一最为人知的系列作品也是他此后所有关于“光”来源的创作的雏形。他在随后创作的其他系列的作品中也会不断地复现这一雏形。这是艺术家一种有意的设置,在制造通往画面的通道时搭建“光”的屏障。这个屏障自身的内在矛盾也充满着迷人的哲学意义,既揭示又遮蔽,既照亮又模糊着画布上的内容。

为了在绘画的材料性上取得突破,西西里亚没有停止实验的脚步。2009年起,他用门型的亮铜做底,在上面刻下一些文字,内容来自日常的问题,接着又将它们磨平,让它们几乎消失在镜面般的光滑表面中。他将这组作品命名为“回音”。同一时期,“塞西莉亚”(Cecilia)系列采用像门一样形状的大理石石板,在丝般柔滑的表面上制造一些细小的隆起,描绘的是一年当中某一个月的星像图。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 何 塞 · 玛 丽 亚 ·⻄ 西 里 亚 
El Instante | 一瞬, 2013 
Coloured Indian ink on Japanese paper mounted on aluminium | 日本纸上彩色印度墨水,裱于铝板上
210 x 150 cm (framed | 含框)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 致谢艺术家及巴黎桑塔画廊
photo: Aurélien Mole


再现自然界中转瞬即逝的现象是西西里亚此时创作中的精髓。他还用粉笔灰画了一组大画,描绘鸟儿的歌声。他在画中通过声波图来表现鸟类发出的声音,其中的八角形代表的是鸟类、灵魂和重生。西西里亚接收到了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多种讯息,他在作品中记录、处理和再现这些讯息,使它们成为艺术编码的一部分。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的,“要来的必来,并且会以无法辨认的形式再次出现。它偷走了我们的形象,还给我们另一个形象。”西西里亚的作品是自然世界及其各种偶然与不可控的瞬间给予我们的另一个充满诗性的形象和美学编码。这一套编码将一些过程、经验、记忆和不容易被注意到的关联表述出来,使我们对它们产生具体的感知,也因为他的美学转化,让我们同时保留了对于世界上这些其他的维度的想象。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大地震,随即引起太平洋沿岸东北地区海啸,吞噬了18000多人的性命和家园。西西里亚在这场灾难结束不久之后到访该地区,亲眼去见证这场海啸和核爆炸之后的现场。他不仅走访了很多受灾区域,还组织工作坊,邀请许多当地的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回忆他们受灾的经历。此后,西西里亚着迷于如何在作品中转译和传达这场海啸。为此,他创作了“福岛·冬之花”系列(Fukushima Winter Flower),将福岛海啸受难者在经历灾难数月之后遗留下来的记忆保留下来。他的素材来自海啸袭击期间海洋中声音的读数、一些受灾地区发布的预警信息、海啸期间的鸟叫声、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被海水淹没一切之前和之后被记录下来的声音等等。他从中读取信息,也将承载这些声音的物质——布料、玻璃钢、可丽耐板、日本纸、镀锌格子、不锈钢等材料——编织在作品之中,将它们都作为言说灾难的一种语言。西西里亚陆续将在福岛停留数周期间的见闻转化为形式的表达,这些内敛和灵动的画面传递出失去与幸存的悲欣交集。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 何 塞 · 玛 丽 亚 ·⻄ 西 里 亚 
La Locura del ver | 观看的疯狂, 2018 
Japanese paper, silk, ink | 日本纸,丝绸,墨水
200 x 15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 致谢艺术家及巴黎桑塔画廊
Florian Kleinefenn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 何 塞 · 玛 丽 亚 ·⻄ 西 里 亚 
La Locura del ver | 观看的疯狂, 2018 
Japanese paper, silk, ink | 日本纸,丝绸,墨水
200 x 15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 致谢艺术家及巴黎桑塔画廊
Florian Kleinefenn

从2017年左右,西西里亚受英国医生和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801年的实验所启发,创作了“观看的疯狂”(La Locura del ver)系列。在19世纪初,托马斯·杨提出了许多支持光波理论的理由,推翻了牛顿光学中所坚信的光是粒子的百年观点。他还发展出两个经久不衰的实验来支持这一观点。借用展示水波的干预实验方法,他展示了对于光波的干涉。1801年的实验通过光穿越两个分别远离同一个光源的网络的衍射,来展现光波的本质。以这项实验为模型,西西里亚定制了一个软件,这个软件可以使光的投影或某一物体的不透明性分解掉,从而生成制线图,这些制线图会改变对应已有的视觉参照的形状。西西里亚的制线图通过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素描、绘画、拼贴和刺绣等技法,来构成图像中的线条和形状的颜色和粗细渐变或对照。从托马斯·杨对光波的实验衍生出的电脑编程继续为西西里亚的画面供应源源不断的颜色、形状、线条的可能性。在画面语言上,西西里亚做了更多的材料和工艺探索。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 何 塞 · 玛 丽 亚 ·⻄ 西 里 亚 
El Instante | 一瞬, 2016 
Gold leaf (23,5 kt), mother-of-pearl, wood | 金箔(23,5 kt),珍珠母,木
60 x 60 x 2 cm (framed | 含框)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 致谢艺术家及巴黎桑塔画廊
photo: Rebecca Fanuele

对于自己的作品和不同阶段的创作观念,西西里亚自己提供的阐释并不多,当被问及他的想法时,他总是倾向于使用比喻和比较隐晦的文学性修辞来进行回应。在长达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西西里亚从具象的画面逐渐转向抽象的形式。在不同的阶段中,他既着重于画面材料、质感、工艺和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尝试,也非常执着地探求为这些形式探索提供动力的思想源泉。他从观察自己的风景,到自然界中花开花落、鸟鸣和星象等现象,到对于灾难的深描,以及由光波的发现所带来的认知世界方式的巨变等。这些世界的构件,不管它们是可视还是不可视的,可触及的还是远在天边的,瞬间变化的还是缓慢流逝的,都成为驱动其作品中意义产生的动力。

将西西里亚的创作的演进展现在中国艺术界的眼前,启发我们重新叩问自1980年代末以来形成的将形式与内容僵化对立的思考方式。抽象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内容、叙事或意义。恰恰相反,如果不在形式探索的路途上牢牢与意义和思想相伴,不为抽象的形式寻找恰切的动力,抽象不仅难以为继,也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空洞而难以打动人。西西里亚的创作所携带的关注点将他个人引入与世界的密切对话之中,包括对大海星辰,对温度,对声音,对光,对时间,对人的情感的热切的感知。这些具体而精微的经验被他的作品折射出来,就像“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


卢迎华:艺术史家、策展人,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




| 展览现场 |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exhibition view,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China (2022).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Photo: Yan Hao © José María Sicilia/ADAGP, Paris (2022).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exhibition view,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China (2022).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Photo: Yan Hao © José María Sicilia/ADAGP, Paris (2022).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exhibition view,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China (2022).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Photo: Yan Hao © José María Sicilia/ADAGP, Paris (2022).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exhibition view,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China (2022).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Photo: Yan Hao © José María Sicilia/ADAGP, Paris (2022).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exhibition view,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China (2022).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Photo: Yan Hao © José María Sicilia/ADAGP, Paris (2022).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exhibition view,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China (2022).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Photo: Yan Hao © José María Sicilia/ADAGP, Paris (2022).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José María Sicilia, exhibition view,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China (2022).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Paris. Photo: Yan Hao © José María Sicilia/ADAGP, Paris (2022).




关于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

1954年生于西班牙马德里。
现工作生活于爱尔兰。
 

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长期抱持着对自然的敏锐度,并将他的艺术工作投注在追问,艺术与生活之间,以置于生存和死亡本能之间的非物质空间。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的作品特质不仅仅在于其冲击力和令人不安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它还促使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一处让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让记忆成为“深渊”的交界地带。

他的作品曾在许多国际展览中展出,包括:挪威卑尔根Kranenburgh博物馆(2018),马德里钱币历史博物馆(2017),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2016),巴黎德拉克洛瓦博物馆(2015),法国蓬皮杜梅斯中心(2014),马德里Matadero屠宰场艺术中心(2013)福岛县立美术馆(2013),西班牙塞维利亚慈善医院(2012),赫尔辛基阿莫斯·安德尔松美术馆(2010),纽约爱德华·泰勒·纳西姆美术学院(2008)。

他的作品在欧洲、美国及亚洲有许多重要的公共及私人机构收藏,包括:M+, 香港, 法国波尔多CAPC当代艺术博物馆,西班牙马德里索菲娅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银行收藏,西班牙巴塞罗那Caixa基金会,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机构,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美术馆等。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10, rue Charlot 75003 Paris

T. +33 1 42 77 38 87

F. +33 1 42 77 59 00

galerie@crousel.com

opening hours: Tuesday-Saturday, 11am - 7pm


卢迎华:“我们是一口注视着天空的井”——何塞·玛丽亚·西西里亚(José María Sicilia)北京个展 崇真艺客


▼ 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 For more information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