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rilsk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西北部,是俄罗斯北极圈以北的第二大工业城市,1935年由斯大林时期的劳动改造者建造,用于开采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0℃,每年至少有200多天被冰雪覆盖,由于没有公路和铁路,想要抵达Norilsk只能依靠飞机或者是水路。
这里有着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镍铜钯矿床,长久以来的资源开采和工业冶炼使得城市周围的植被变得毫无生气,且直接导致了当地水和空气的严重污染。呼吸系统疾病与皮肤问题严重摧残了许多居民,尤其是儿童,癌症发病率也是俄罗斯其他地区的两倍,人们的预期寿命只有59岁,比俄罗斯的平均寿命短10年。
严寒、缺乏阳光、与世隔绝、超高的物价、酸雨以及空气污染,让Norilsk成为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和最不宜居的地方。
《Norilsk》是Alexander Gronsky(1980出生在爱沙尼亚的Tallinn)在2013年拍摄的系列。
Gronsky拍摄的Norilsk照片看起来既接近现实,但又像是在做梦。照片中这里是一片工业荒地,冰冻的山丘上散落着废金属和汽车垃圾,城市的街道里空无一人(照片是在夏夜拍的,北极圈处于极昼,所以街道上没有人)就像是一座鬼城,没有活动中的“人”凸显了这座城市的死气沉沉,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一个令人心碎,也几乎是阿卡迪亚式的美丽之地——苍白的天空和金属河流。










Christophe Jacrot
Christophe Jacrot 是一位法国摄影师,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涉足摄影。2017年他来到Norilsk并用镜头记录了城市被暴风雪完全覆盖住的那一刻。
Norilsk年平均气温在-10℃,寒冷让这的生活变得异常艰苦,但居民们却对生活在这似乎不可能的地方感到自豪,这里的绝大多数市民居住在6到12层的公寓楼中,许多建筑和设施都被涂上了鲜艳的色彩,用来缓解极端天气和严酷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
Christophe 拍摄的照片展现了城市的另一面——这里生活的人们看起来无情、不近人情和不人道,但当无尽的暴风雪笼罩着站在雪地中的人时,又显示出了当地人的孤独、绝望和痛苦。














光社Light-society|
lightsociety_|
光社影像中心
北京市顺义区竺园路12号院56号楼(天竺综合保税区东门进)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 11:00-17:00
联系我们:(010)60407501
info@light-society.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