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05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杏园雅集图》是一幅由明代画家谢环所作的雅集题材人物画,此图再现了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九位内阁大臣在杨荣府邸杏园聚会的历史画面,具有肖像性质。


文|中央美术学院 罗漾榕

编辑|卓楠


杏园雅集图


根据明代黄佐《翰林记》的记载,当时谢环作画,与会者人手一画,也就是说至少有九卷。可惜目前仅有两卷现存于世。


一为藏于镇江市博物馆的“镇江本”纵37厘米,横401厘米。


一为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都会本”,早年由美国翁万戈先生收藏,纵36.6厘米,横204.6厘米。


此外,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许论主持刊刻的《二园集》其中有一幅《杏园雅集》的版画,又称“版画本”


本文希望通过“镇江本”和“大都会本”的综合比对,展开一些讨论和研究。


请欣赏(左右滑动观看作品全貌)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杏园雅集图》卷(镇江本) 绢本设色 37cm×401cm 

谢环 明 镇江博物馆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杏园雅集图》卷(大都会本)绢本设色 36.8cm×243.2cm

谢环 明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杏园雅集图》版画本 美国国会图书馆


根据杨荣在大都会本《杏园雅集图》上的题跋(图1),可以发现,他在开篇便点名了时间,为正统二年的三月初一


“正统二年丁巳春三月朔……”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图1《杏园雅集图》大都会本(局部)


同时,黄佐《翰林记》中记载曰:


正统二年三月,馆阁诸人过杨荣所居杏园燕集,赋诗成卷,杨士奇序之,且绘为图,题曰“杏林雅集”。



所以,杏园雅集的时间就是正统二年的三月初一,地点就是当时杨荣的家——杏园。


本文基于《杏园雅集图》中时间与地点提出了三个猜想,展开一些讨论。



一、对兰亭雅集的模仿


三月朔,这一时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东晋有名的文人雅集——兰亭雅集。很多研究者也都注意到了这个日期的特殊性。


台北故宫书画处的吴诵芬认为:

“提到最早的文人雅集,当属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上巳日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修禊。禊者洁也,古代修禊之俗原于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举行,是日临水灌濯以祓妖邪。自魏以后定阴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不复泥用巳日⋯杏园雅集的日子在三月初一庚辰,第二天的三月初二就是辛巳,三月初一正逢休暇且为巳日的前一天,三月三日的前两天,也许这次集会是为了提早庆祝上巳节所设的吧。”


这个日期的选择也许是巧合,但我们通过对图序与《兰亭集序》内容的比较分析,还是可以从中看出此图对兰亭雅集的模仿。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时春景澄明,惠风和畅”,与《兰亭集序》中的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不但句式相同、意境相同,而且直按抄用了4个字。


接着,“觞酌序行,琴咏间作”与《兰亭集序》的主题觞酒和咏诗“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也是一致的。


杏园雅集众人群情萧散,衍然以乐”,这也很像《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杨荣的后序中对时光、情绪的记载只有33个字,除去“花卉竞秀芳香袭人”一句是为了点明“杏园”这一地点外,其余都可以在《兰亭集序》中找到参考,可知这并非偶然。



二、与官场政治的关系


兰亭的意象毕竟过于遥远,唐宋诗人的风流才是杨士奇、杨荣等人真正向往的典范。在《杏园雅集图》中,杨荣所作的序里提到的“香山九老”便是唐宋时期文人集会的风雅传统。


“香山九老”指唐代白居易、胡杲、吉玟、刘贞、郑据、卢贞、张浑及李元爽、禅僧如满九人,在河南洛阳香山聚会宴游的故事。他们因朝廷的腐败,看不惯世俗,又因志趣相投,退身隐居,远离世俗,忘情山水,结为九老会,因此得名“香山九老”。后人思慕这段风雅韵事,因而产生了许多描绘老贤者们燕集的作品。


而十分巧妙的是,作《杏园雅集图》的谢环,传世作品不多。除《杏园雅集图》外,另有一副《香山九老图》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香山九老图》卷 绢本设色 29.4cm×148.2cm 

谢环 明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杏园雅集图(大都会本)局部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香山九老图》局部


从图像上看,《香山九老图》与《杏园雅集图》极像,一样的仙鹤,一样的煮茶,一样的赏画写字。


杨荣所作的序里也提到了“香山九老”,且杏园雅集的发生时间是三月,与“香山九老会”发生的时间相同。这些都在暗示着“杏园雅集”与“香山九老”之间的联系。


时间来到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十二月,杏园雅集举办的前几个月。当时,宦官王振唆使当时年仅9岁的小皇帝,将兵部尚书王骥、侍郎邝埜逮捕入狱。这一行为激怒了当时的文官们,而率先罢工的,就是以杨士奇为首的江西文官集团。


史书上记载,兵部尚书王骥等人入狱后,正统二年正月,王振与杨士奇发生了正面交锋。此事发生后,杨士奇被气得三日闭门不出。当时政事主要由太皇太后张氏处理。得知此事后的张太皇太后,气得在宫廷当众呵斥王振,差点儿就要把王振杀掉了。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图源公众号"无用的艺术史"2021年1月14日"读画|文官与宦官之间的爱恨情仇")


但是因小皇帝朱祁镇的哭闹,太皇太后张氏最终还是没能将王振杀掉。也正因如此,以杨士奇为首的文官集团,越发深感到“宦官权重”的威胁。小皇帝朱祁镇还小,王振便可随意弹劾朝官,一旦朱祁镇亲政,宦官气盛,朝官们将何去何从?


而白居易在“香山九老”之前,曾发生过一件大事变,即“甘露之变(公元835年)


“甘露之变”本来是唐玄宗与文官们试图清除如日中天的宦官势力,惩治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可惜“甘露之变”最后以失败告终,此事之后,唐的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也不过行文书事而已。这也正是杨士奇他们最为担忧,也是最为关心的事情。


因此,说“杏园雅集”是仿造“香山九老会”,也并不是空口无凭。


以杨士奇为首的文官集团在杨荣家花园举行雅集,表面上是赏花论画,实际上是借了“香山九老会”的概念,表达了文官们对“阉竖弄权”、宦官专政的担忧。但同时,作为历仕四朝的老臣,杨士奇、杨荣等人内心也是复杂的。他们有担忧,但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也能品味出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政治自信。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今圣天子嗣位,海内晏安,民物康阜”“同官禁署,意气相孚,追视昔人,殆不让矣。后之人安知不又有美于今日者哉。”


毕竟,新主年幼,作为位极人臣的台阁元老,又有太皇太后的鼎力支持,努力延续 “仁宣之治”的国泰民安,再创一个理想中的“正统盛世”,应是他们此刻内心的憧憬。


三、与科举考试的关系


当“三月”这个日期与“杏园”这个地点相叠加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科举中第的含义。


在长安,每年的科举会试在三月举行,正是杏子的花季。


而杏园在唐都长安的曲江西南,是进士及第者用来游宴的场所,同时寓意着金榜题名。


杏园象征科举中第自唐代便有,《全唐诗》中有多首提到 “杏园”,是和科举相关的。


唐代诗人杜牧在《杏园》中说“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杏园雅集图》人物座位示意图(以镇江本为例)


从左至右依次为钱习礼、杨溥、王英、杨荣、杨士奇、王直、周述、李时勉、陈循、谢环。


在明代,科举考试仍是备受关注的文人入仕大门。明代的内阁大学士往往在科举中有着骄人成绩,画中的几人也都是靠科举入仕的。


“三杨”当中,杨荣和杨溥同为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进士;王直、王英、周述和李时勉是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的同榜进士,永乐三年(1405)又同被明成祖选为在文渊阁读书的翰林院庶吉士;陈循是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的状元,他与王直、杨士奇是同里。他们都是科举考试的佼佼者。



结语


根据以上对《杏园雅集图》时间与地点的分析,可以看到这次雅集的参与者在诗文中通过对兰亭雅集、香山九老会等或隐或显的追忆, 完成了对文人雅逸传统和士大夫二重身份的体认,并借由科举这一桥梁,将文人雅集的主题巧妙地转换为官员雅集。



画家档案

(1346-1430),明画家,字廷循,后以字行,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知学问喜、赋诗,善画山水,师张菽起,并宗荆浩、关仝、米芾。洪武时(1368—1398)已有盛名。明成祖永乐中(1403—1424)召入宫中。宣宗朱瞻基喜爱谢环的作品,在宣德年间征入画院,大被赏遇,授锦衣卫千户,后又升指挥。



延伸阅读


《可能的猜想:再论谢环〈杏园雅集图〉的历史情境》,汤宇星,《艺术工作》,2021年02期。

《〈杏园雅集图〉及其政治意蕴考论》,陈翔,《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政治还是娱乐:杏园雅集和〈杏园雅集图〉新解》,尹吉男,《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年第1期。

《由文人雅集图向官员雅集图的成功转换——析明代〈杏园雅集图〉中的转换元素》,付阳华,《美术》,2010年。

《谢环杏园雅集图研究》,吴诵芬,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了解更多,参见《中国画鉴赏》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丛书


《中国画鉴赏》

赵力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4月


兰亭雅集?官场政治?科举考试?|浅析谢环《杏园雅集图》中的时间与地点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