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至爱梵高》
有相当的人把文字看作一无是处。恰恰相反,难道你不觉得用文字清楚地表达一件事和作画一样困难而有趣吗?线条和色彩是艺术,文字也是。
梵高一生之中写过很多信,大多数是写给弟弟提奥的,梵高读书涉猎也很广泛,书信中除了引用一些名家的思想,他自己的文笔也很优美丰富,感情充沛,思想深刻。在他流传于世的800多信中,记录了他绘画理念的进化过程。既是后世研究梵高生活经历和内心思想的珍贵资料,也成为了世人倾听梵高的最佳途径。(如果没有这些信件,难以想象后世会在猜测中杜撰出怎样乏味荒谬的故事。)
除了画家,
还是诗人
他在信中经常与弟弟提奥交流艺术,其中对米勒和德拉科洛瓦等艺术名家的作品见解,表现出了独到敏锐的观察力。这些出自梵高之手的文字,更为公正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梵高,而不是大众眼中的疯狂的形象。
播种者
64.0 x 80.5 cm
1888 年 6 月
Otterlo:Kröller-Müller 博物馆
[1888年6月28日](给提奥的信)
这两天都在画播种者,已经全部重新画过。天空是黄绿相间,大地是蓝紫色和橙色相间。我坚信这个绝妙的题材是值得画的,并且希望有一天能被画下来,不论是我还是其他人。
米勒的《播种者》是色彩浅淡的灰,恰如伊斯拉尔斯的画一样。那么,现在有可能用黄和紫的对比来画播种者吗?(就像德拉克洛瓦画的卢浮宫阿波罗拱顶一样,那个就是黄色和紫色的)--是或否?当然是可行的!那就这样做吧!就像老马丁'说的--“杰作是由你创造”。可你一旦着手去做,又会沦陷在蒙蒂塞利那种形而上学的色彩理论里,头晕目眩,这棘手的困境,但凡有些能力的人都想摆脱吧。
这里的色彩真不错。我在川归泰利的铁桥那里见到碧绿的罗讷河,那里的天空和河水都是苦艾一样的绿色,堤岸则是一道丁香紫色。黑乎乎的人倚着矮墙,手肘支在上面,铁桥是深蓝色的,带一点活泼的橙色和一点浓重的铬绿色。又是一次没有结果的尝试,我想寻找一些看起来很古老的东西,但是并不那么容易。
他的文字细腻质朴,充满生机与视觉感,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画作再现于读者眼前,展现了不凡的文学功底。看过他对色彩精妙入微描述,便会觉得那般浓烈且大胆的用色来的理所当然。

[1889年7月初](给妹妹的信)
从麦子急促的黄色中可以看出太阳的巨大威力,家乡的耕田要优美得多,比这里平坦,这里的土地石头很多,不适合大部分作物生长。但是这里也有赏心悦目的田地,长着橄榄树的土地,橄榄树有像修剪过的柳树一样的颜色,略带银色的灰绿色。蓝色的天空永不令我厌烦。
你还没见过这里的荞麦和油菜,总的来说,没有家乡那么多品种。我特别想画一幅开花时的荞麦田,或者油菜花和亚麻,很有可能以后会去诺曼底。农上长满的屋顶,我在这里从未见过。这里也没有橡木林,没有大爪草,也看不到山毛榉树篱,看不到它们红棕色的树叶和发白的老枝纠缠在一起。没有真正的欧石楠,也没有白桦树,这些在尼厄嫩的时候,看起来是多么美丽啊!
但是,南方的美在于葡萄园,它们多在平原或山坡上。我看过这些葡萄园之后,还给提奥寄过一幅画,画的是一片紫色的葡萄园,明亮的红黄相间和绿紫相间的葡萄藤,像是荷兰的五叶爬山虎。葡萄园和麦田一样,令人愉悦。山坡上长满了百里香和其他的芳香植物,特别美,天空格外清澈,所以看起来比家乡的更高远。
他也曾在给妹妹的信中,推荐自己喜爱的作家。尤其谈到莫泊桑对其作品的重大影响。
阿尔勒广场广场的咖啡露台,夜间
81.0 x 65.5 cm
1888 年 9 月
Otterlo:Kröller-Müller 博物馆
[1888年9月24日](给妹妹的信)
我几天前开始写这封信,写到了这里,现在接着写下去。
我暂时搁笔是因为近来正忙着画一幅夜间咖啡馆的外景的新油画,在露天的咖啡座上,有几个喝咖啡的人的小身影。一个巨大的黄灯笼照亮了咖啡座。店面和人行道,光线甚至还投射到街上的鹅卵石上,使得街道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紫粉色,在星星点缀的蓝色天穹底下,街道向远处延伸,房子的三角墙呈现着深蓝色或常色,街上还有一棵绿树。这是一幅不用黑色来描给夜晚的油画,只用美丽的蓝色、紫色和绿色;在这些色彩的包围中,被照亮的广场被丽成了淡硫黄色和柠檬绿色。"
我十分喜欢在夜里现场作画。在过去,他们习惯于借助白天所画的素描来面油画。而我则喜欢直接画出来。”确实没错,在黑暗里我无法清晰地区分色调,从而有可能把蓝色当成了绿色,蓝紫色当成了粉紫色。但是,这是摆脱使用暗淡,苍白的弱光来描绘黑夜的传统方式的唯一方法,因为事实上单单一支蜡烛就能赋予我们最丰富的黄色和橙色。作为习作,我又给自己回了一幅画像,画中的我一副日本人的样子。迄今为止,你还未告诉过我你是否读过莫泊桑的《俊友》以及你大致上如何看待他的才华。我提起这个,是因为《俊友》的开头恰好描迷了巴黎的星空,以及街道上灯火通明的咖啡馆。"有点像是我刚刚画完的同一个题材。
谈到基·德·莫泊桑,我发现他的文字真的很美,我强列推荐你去读他所有的作品。左拉,莫泊桑,德·龚古尔,你必须尽量熟读他们的作品,才能较好地理解现代小说。你读过巴尔扎克的作品吗?我现在正在重读他的东西。
我亲爱的妹妹,我相信现在我们必须描绘出大自然丰美壮丽的风貌,我们需要快乐、幸福,希望和爱。
我越是变得丑陋、苍老、卑微、多病、贫穷,我越是希望画出绚丽,和谐、辉煌的色彩来为自己复仇。
钟爱阅读的
梵高一家
梵高深谙文学与艺术史,这与他的原生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离不开关系。

梵高父亲Theodorus van Gogh

梵高母亲Anna Cornelia van Gogh
像维多利亚时期欧洲的其他书香门第一样,梵高一家对感伤小说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人们都争先恐后地阅读狄更斯和爱德华·布尔沃·利顿的新作,后者也是那个时代举足轻重的文人(“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夜晚……”便是出自他手)。斯托夫人所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完成连载后仅一年,荷兰语版便已经在津德尔特面市,此时恰逢文森特出世。这部小说不出意料地在牧师公馆受到了推荐和赞赏。
梵高13岁 Vincent van Gogh, age 13
文森特可不会受制于父母的喜好。他一生的阅读习惯可在早年的经历中窥得一二。文森特的阅读速度飞快,这一习惯保持了终身。首先,他会挑选一个喜爱的作家,然后花上一周一口气读完他的全部作品。他一定很享受早年的诗歌训练。
后来的日子里,他仍继续背诵成卷的诗篇,偶尔在信件中引用三两句,或者花费数天的工夫将它们分毫不差地誊写整齐,并装订成册。安徒生也是他保留的嗜好之一。我们能在文森特异想天开的世界中清晰地找寻到安徒生的影子:饱含灵性的植物、人格化的抽象、放大了的情绪和唐突的意象。多年后,文森特依然认为安徒生的童话“万般真实,又美妙至极”。
梵高作品中的
书籍
正如一个充满热情的书迷那样,
梵高痴迷于看书更钟情画书,
在他的静物和人物画中不乏书籍的身影。
法国小说和杯中的玫瑰
73x93cm
1887-1888年
私人收藏
石膏像、玫瑰和两本小说
55x46.5cm
1887-1888年
克罗-穆勒博物馆藏 奥特罗
静物:法国小说
53.0 x 73.2 cm
1888 年 10 月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玻璃杯中盛开的杏仁枝与书
24.0 x 19.0 cm
1888 年 3 月上旬
日本私人收藏
画板上有三本书的静物画
31.0 x 48.5cm
1887年3月至4月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画布上的《圣经》油画静物
65.7 x 78.5 cm
1885 年 10 月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静物:画板、烟斗、洋葱和封蜡
50.0 x 64.0 cm
1889 年 1 月
Otterlo:Kröller-Müller 博物馆
L'Arlesienne:吉努夫人与书籍
91.4 x 73.7 cm
1888 年 11 月或 1889 年 5 月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揭秘梵高的
私人书单
我们从过往几百封梵高书信里提到的阅读书籍,整理出一份属于梵高的独家私人书单。
(建议收藏,体验与艺术家共读一本书的美妙感觉)

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感谢书籍
曾慰藉过这样一位孤独而灿烂的灵魂……
参考书目:
《梵高书信全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梵高传》译林出版社
《梵高手稿-梵高书信、画作、手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以上图书,视觉书屋店内均有销售)

视觉书屋诞生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经营艺术图书的独立书店,位于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附近。视觉书屋秉持“艺术·人文·思想”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传播艺术阅读文化,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2021年是视觉书屋的第23年,我们期待着将它一直延续下去。
武昌区中山路368号 / 027-88720311
书店营业时间:09:00-20:00
咖啡营业时间:10:00-20:00

关注我们 成为书店的朋友
商务合作|微信号shijueshuwu01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