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塔画廊艺术家让-吕克·穆列内(Jean-Luc Moulène)、莫娜·哈透姆(Mona Hatoum)、奥斯卡·图阿松(Oscar Tuazon)正在参加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群展“筑梦”(Building and Dreaming),展览将持续到2022年10月16日。
2022年5月28日,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以群展“筑梦”(Building and Dreaming)作为第二季展览的开启。展览将呈现包括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贝恩德和希拉·贝歇夫妇(Bernd & Hilla Becher)、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石元泰博(Yashuhiro Ishimoto)、刘韡、张培力、汪建伟等4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以雕塑、素描、绘画、摄影、装置和影像等不同媒介,探索艺术家与构筑的技艺之间的关系。
“筑梦”展览概念的灵感由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馆长弗朗切斯科·博纳米(Francesco Bonami)与副馆长吴天提出,斯特凡诺·科利切利·卡戈尔(Stefano Collicelli Cagol)与孙熳共同策划。在展览中,多种形式的作品由策展人安排,在空间中产生相互影响,从而构成内在的有机连接,在观众踏入不同展区时实现了时空过渡和内容衔接,也让这些艺术作品在展览中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从形式和材料之间的关联和迭代,到空间与物体之间界限的逐渐模糊,延伸至由媒介组合所构建出的神秘情境,展览“筑梦”在艺术家的理性构筑与感性梦想间游走,如同馆长博纳米所说,“艺术交织着现实之可测的空间与梦想之不可测的世界”,让众多艺术作品以一种意料之外的视角被汇集与呈现,这也是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作为工作与生活之外的“第三场所”与想象力的“第一课堂”,做出的又一次延续与深化的实践。
Jean-Luc Moulène | 让-吕克·穆列内
Credit to 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 Photo by Wu Qingshan
Credit to 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 Photo by Wu Qingshan
Credit to 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 Photo by Wu Qingshan
让-吕克·穆列内
1955年出生于法国兰斯。
现生活工作于法国Saint-Langis-lès-Mortagne。
素描和雕塑作品一直包含在他的创作中,近年来两者变得越来越重要,取代了摄影成为穆列内最近大型展览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驱动他与众不同的创作的基本精神却没有改变。穆列内的作品探讨了他所选择的媒介中表现的问题,同时利用其本质的物质性,孜孜不倦地涉及政治、社会和本体论问题的“肉体化”,特别是通过“交易”这样一个具有经济性和敏感性术语的概念,附加给想象和现实之间正在进行的事务。
他近期的重要展览包括:纽约雕塑中心,美国纽约(2019);Secession,奥地利维也纳(2017); 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巴黎(2016); Torre de los Vientos,墨西哥D.F.(2015); Villa Medici,罗马,意大利(2015); Transpalette,布尔日,法国(2014); 与Museo Jumex开幕式有关的特别项目,墨西哥墨西哥D.F.(2013); 贝鲁特艺术中心,黎巴嫩贝鲁特(2013); 牛津现代美术馆,英国牛津(2012); Dia:Beacon,Beacon,美国纽约(2011-2012); Carréd'Art - Muséed’Art contemporain,法国尼姆(2010); Centre d’art Passerelle,法国布雷斯特(2008); 罗浮宫,法国巴黎(2005); CCA,日本北九州(2004); 当代艺术中心,瑞士日内瓦(2003); Le Confort moderne,法国普瓦捷(1994)。
此外他还参加了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2019); 台北双年展(2016); 法国圣艾蒂安国际设计双年展(2015); 阿联酋沙迦双年展(2011),巴西圣保罗双年展(2002)。
Mona Hatoum | 莫娜·哈透姆
Credit to 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 Photo by Wu Qingshan
Credit to 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 Photo by Wu Qingshan
黎巴嫩艺术家蒙娜·哈透姆(Mona Hatoum)的作品《银色的球》由呈现了被置于木质基座上的、由一簇白发团成的球,以微不足道的物件,跨越了艺术家人生的长度,也展开了人们对于绵长的历史的想象。
莫娜·哈透姆
1952年⽣于黎巴嫩贝鲁特。
现⽣活⼯作于伦敦。
出生于巴勒斯坦家庭的莫娜·哈透姆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伦敦学习。她通过装置、雕塑、录像、照片和纸上作品,诗意地转化她的政治认同。她常常采用各种非传统的媒介,将头发、玻璃珠、地图和日常家居用品融入到创作中。
在20世纪80年代,哈透姆以表演和录像的形式来探索国家的压迫和监视,也强调身体在其中的位置。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也她开始创作大型装置和雕塑,以探讨论流离失所、全球冲突这类充斥欲望、排斥、恐惧、迷恋等对立情绪的概念。
2019年,莫娜·哈透姆获得第31届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Praemium Imperiale)之雕塑奖。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曾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其中包括:广岛市当代美术馆广岛艺术奖(2017),米罗基金会胡安·米罗奖(2011),南安普敦大学名誉博士(2010),以及苏黎世哈夫特门奖(2004)等。
2015年,她在蓬皮杜艺术中心的重要个展巡回到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并最终至赫尔辛基Kiasma当代艺术博物馆(2016)。
她曾在以下众多美术馆及机构中举办个展,包括:休斯顿梅尼尔收藏博物馆(2017),此展随后也巡回至圣路易斯普利策艺术基金会(2018);广岛当代艺术博物馆(2017),布宜诺斯艾利斯PROA基金会(2015),圣保罗州立美术馆(2014),比利时根特艺术博物馆(2014),多哈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2014),圣加仑艺术博物馆(2013),伊斯坦布尔Arter艺术中心(2012),巴塞罗那米罗基金会(2012),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9),威尼斯奎利尼·斯坦帕里亚基金会(2009),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2005)汉堡美术馆(2004),斯德哥尔摩Magasin III当代艺术博物馆(2004),墨西哥瓦哈卡当代艺术博物馆(2003),西班牙萨拉曼卡艺术中心(2002)。
她的重要群展还包括:玛塔·赫福德艺术建筑与设计博物馆(2020) ,布鲁塞尔Boghossian基金会,恩帕别墅(2020),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2019),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019),卡塞尔弗里德里希美术馆(2017),圣加仑美术馆(2016),都柏林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2015),贝鲁特Aïshti基金会(2015),光州美术馆(2014),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2013),毕尔包古根海姆博物馆(2012),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1),那不勒斯马德雷博物馆(2009),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2006),威尼斯双年展(2005),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2002)。
莫娜·哈透姆的作品也进入到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日本广岛艺术博物馆,瑞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德国汉堡美术馆,法国阿斯克新城里尔都市现代博物馆,法国瓦尔德马恩省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巴黎国立移民历史博物馆,德国慕尼黑Goetz收藏,西班牙巴塞罗那La Caixa收藏,瑞典斯德哥尔摩现代艺术博物馆,丹麦哥本哈根Arken现代艺术博物馆,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希腊雅典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苏黎世艺术之家,卡塔尔多哈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阿联酋沙迦艺术基金会等众多机构收藏。
Oscar Tuazon | 奥斯卡·图阿松
Credit to 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 Photo by Wu Qingshan
Credit to 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 Photo by Wu Qingshan
Credit to BY ART MATTERS天目里美术馆, Photo by Wu Qingshan
奥斯卡·图阿松
生于美国西雅图。
现生活工作美国洛杉矶。
图阿松的创作围绕在建筑的技术及材料上,特别是以DIY的精神来组合钢、玻璃和木材等建筑用料,创建各种空间结构。至于图阿松的手工制作雕塑,其形态往往是半功能性的物件,或呈现各种不同空间的模型。他认为建筑建造的过程有其表演性,并视为创作的一部分,这也让他在各种大型装置和公共项目中,引入大地艺术和极简主义的技术,并应用在他和设计师、工程师与搭建工人的即兴合作之中。
他的作品在美国和欧洲均进行过广泛的展出,其重要个展包括:阿斯彭美术馆(2019),西雅图贝尔维尤艺术博物馆(2019),洛杉矶Hammer博物馆(2016),第戎Le Consortium当代艺术中心(2015),马萨诸塞州林肯市deCordova雕塑公园及博物馆(2014),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2014),鹿特丹波伊曼·凡·布宁根博物馆(2013),柏林Schinkel艺术中心(2013),伯尔尼艺术馆(2010),法国Vassivière国际艺术与景观中心(2009)。
图阿松的作品曾在多个重要群展中展出,其中包括:芝加哥建筑双年展(2019),明斯特雕塑展(2017),雅典卡塞尔文献展(2017),Beaufort当代艺术三年展(2015),惠特尼双年展(2012),威尼斯双年展(2011)。
他曾受邀委任制作多个公共艺术项目,其中包括2016年法兰西基金会新艺创计划项目“桥”,法国贝尔福,2013年公共艺术基金项目“人民”,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公园。2017年10月,FIAC全权委托他在旺多姆广场上的现场项目“水立柱”。
艺术家的作品也进入以下馆藏: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洛杉矶Marciano艺术基金会,英国伦敦Zabludowicz收藏,荷兰鹿特丹波伊曼·凡·布宁根博物馆,英国伦敦大卫·罗伯茨艺术基金会,法国法兰西岛地区当代艺术基金会,瑞士苏黎世艺术之家,瑞士苏黎世米格罗斯当代艺术博物馆,英国伦敦萨奇画廊收藏,意大利罗马Giuliani基金会,英国伦敦The Silvie Fleming收藏。
10, rue Charlot 75003 Paris
T. +33 1 42 77 38 87
F. +33 1 42 77 59 00
galerie@crousel.com
opening hours: Tuesday-Saturday, 11am - 7pm
▼ 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 For more informatio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