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起看 · 独家专访
武秦瑞谈
“平畴良苗——朱怀新艺术作品展”
武秦瑞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学术部


Q:谈谈展览策划的初衷是什么?


朱怀新与丈夫俞云阶合影
武秦瑞:最开始是在为朱怀新的丈夫俞云阶先生筹备回顾展的过程中,因为和朱怀新接触的比较多,逐渐了解到她和俞云阶是同班同学,毕业于林风眠领衔的国立艺专,还有徐悲鸿执掌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她师从的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老师,吴大羽、林风眠、吕斯百和徐悲鸿。当时我就很疑惑,因为在接触俞云阶之前,基本上没有听说过朱怀新这个名字。
美术史上有一种说法叫做“美术史上的失踪者”,指的是那些在艺术家生活的当时可能比较有名气,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被后代、后来人完全遗忘或者是淡忘的这样一些艺术家。我觉得朱怀新应该不能算是完全的失踪者,更准确来说她应该是“被遮蔽的人”、是一种时代的遮蔽和生活的遮蔽。我们做这个展览的初衷就是想让一个被生活遮蔽的女艺术家重新被看到,被关注。


Q:展出作品是如何设计呈现的?


“平畴良苗——朱怀新艺术作品展”展厅
武秦瑞:展览从捐赠的藏品中精选出了一部分,大概有150多件,按照创作时间顺序来布展,一共分成三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是1930年代到1950年代,这个时期的风格是比较偏向于朴素的写实主义,包括了很多素描和速写;第二单元是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这个时期的作品能看到时代因素对朱怀新创作的影响;第三单元是从197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这个是时间段开始比较自由,丈夫俞云阶得到平反,小孩已经长成了,她也有时间到外面进行风景写生。所以这个时间风景画增加了,用笔明显地开始奔放起来了,而且同时开始国画的创作。
在展示作品的同时,还有照片、老照片,还有一些信件,这些文献同时配合呈现。
Q:艺术家向美术馆捐赠的意义?


武秦瑞:我想表达一下对家属的感谢。关于俞云阶和朱怀新两位艺术家的捐赠,我们要非常感谢家属和俞力老师。这种整体的捐赠,其实是一种互惠的举动,对家属来说,他们是完成了父母的遗愿;对美术馆来说,这种比较完整的作品的收藏,非常有利于我们后续研究和展览的开展;对观众来说,这种展览的呈现能够使他们了解,在过去的某一段时间中,曾经被时代和生活遮蔽的这些艺术家,他们的艺术的风格和面貌,从而能够发挥出这些藏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最大值。


(上)朱怀新《大理花》
(下)朱怀新《甜梦》

视频采访完整版

温馨提示
所有来馆观众,包括同行者中的每一位且不论年龄,都必须持有绿色“随申码”及72小时内(从采样时间起算)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在线预约后,方可进馆参观。
根据政府部门对场馆的防疫要求,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一项必须要求,因此仅持有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的观众将谢绝入馆。
无智能手机的观众(包括老年人和儿童)请通过同行亲属展示“亲属随申码”。
文字整理:顾宁宁 | 责任编辑:张昊翀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