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注册|设计可持续世界的四种视角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随着城市的日趋发展,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张,各种城市问题与日俱增。通过城市这个系统探索更好的生存模式,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解决城市产生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在探索如何更好生存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它可以是对城市建筑规划的思考,可以是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也可以是文化观念的转变。而可持续发展也能从设计的角度去观察。善用设计介入偏远农村、弱势群体等所需地方,都能让其成为传播可持续发展的窗口,进而探讨“设计用善”的更多可能。SDS可持续设计峰会与Design 360°将携手4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嘉宾从材料、产品、建筑、环境、生态等领域层层递进,与你感受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之力。
SDS × Design360°
线上研讨会
主题:设计可持续世界
2022年9月26日-28日,由“设计中国北京”呈现的“可持续设计峰会”将以崭新的峰会模式与公众见面。“峰会”将以可持续设计视角探索设计世界,链接设计相关各界重量级嘉宾及思想领袖,打造可持续设计的高规格舞台,掀起可持续设计的风潮 ,探索人类与城市、地球环境和谐发展的蓝图。“峰会”将根据设计可持续世界、循环设计思维、气候改变着一切、零碳之“道”、转译自然,以及构建可持续及绿色设计,这六大核心主题展开,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设计发展。本期线上研讨会,可持续设计峰会联手Design360°,邀请宜家中国可持续发展业务伙伴曹唯湛,品物流形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张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实验室联合负责人钟芳,策展人、乡村工作者、安徽大学副教授左靖,共同就“设计可持续世界”这一议题,分享并探讨他们对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见解。
品物流形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
设计总监&融“Róng”设计策展人
张雷此次带来的演讲主题为“传统的未来”,他将通过分享融设计图书馆的设计和理念阐述这一主题。融,是一个可持续的设计循环,从手工艺到材料,再到当代设计的循环。融设计图书馆是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其核心使命是把中国传统手工艺解构成材料与工艺,并帮助设计师艺术家与传统手工艺人合作,最终推动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当代设计的创作。通过驻扎在青山村,担任青山村美学总监,张雷及其团队推动着未来乡村可持续建筑的营造,在自然保护、乡村共治、在地设计、教育回归等多方面参与着一场乡村的文艺复兴。
“鞍”椅由42块木板组成,将传统自然染色工艺运用于木材上,它的结构诞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造物理念与手工艺拼布(Patchwork)—— 将织物用针线缝合,使不同来源的碎布拼接成一个整体。设计师应用同样的方式,将42块橡木板缝制成一个三维的整体,构建了一个拥有柔和的扶手与高靠背的座椅。同时用“缝”的方式赋予椅子一定的灵活度,使其适应身体的缓冲。
“蝈蝈虎”系列橱窗与艺术装置,创造了富有戏剧冲突的“蝈蝈虎”艺术形象,结合蝈蝈笼编织及布老虎拼布的工艺,是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设计语言的碰撞。“蝈蝈虎”装置作品循环再利用了废旧布料,并由品物流形 PINWU 设计师与余杭青山村手艺人共同制作完成。通过这个作品,我们希望传递传统手工艺的匠心精神,和对环境可持续设计的思考与坚持。
2016年,品物流形、融设计图书馆、老板电器和善水基金启动了保护杭州余杭青山村饮用水水源项目“The Lake 湖”。通过教授村民绿色手工艺,转变收入结构,以降低农业污染,保护水源。分别以金属编织工艺、贵州苗族银簪花工艺、手工丝网印刷工艺为工艺主题,用当代设计语言进行再创作,融合传统与现代,对话工艺与生活,连续三年逐一发布了“水的一生”,“24膳”,“食屿”三次艺术概念展。
左靖本次的演讲主题围绕大南坡项目展开。起始于2020年初的大南坡计划,在时间上正好与尚未结束的疫情完全重合。近三年来,大南坡历经了困难和困惑,也享受了鲜花与掌声。回望大南坡,什么是可持续的乡村建设?如何弥补机制的缺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左靖希望能寻找到答案。
碧山工销社原址为建于1964年的碧山村供销社,2017年初改造为拥有出版、展览、零售、餐饮、住宿、驻村、手工艺体验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文化空间,并包含店铺活动体——D&DEPARTMENT中国首家分店。碧山工销社以“百工十条”(良品良工、百工习得、地域印记、日用之道、传统家园、当代美学、城乡联结、社区服务、环境友好,公平贸易)为理念,以碧山村为起点,努力探索立足于中国本乡本土的百工复兴之路,并逐渐完善一整套城乡互动的方法和体系,努力构建一个互哺型的城乡共同体。
大南坡计划以河南修武县大南坡村为站点,是一个涵盖了美学实践、地方营造、文化挖掘与展览、出版实践、产品与空间创新等各种活跃动能的联合体。计划希望通过广泛邀请来自区域内外的教育、设计与思想力量,参与到乡村的社会与文化现实中,激活本村和周边村落的文化与公共生活,回应当下生活与在地发展的需求。
2022年5月,在湖北省荆门市,由湖北农谷实业集团主办,左靖工作室承办,首次创立了以地方设计带动农业品牌升级的综合性空间——中国农谷·农创中心,旨在强调地方设计与地方产业之间的关系。该农创活动体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视觉提升、地方农耕文化的展示,以及食农教育融为一体,是将农业与文化、艺术与设计、食物与体验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场所和地方品牌窗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实验室联合负责人
人们通常认为可持续问题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如果计算人类的各种物质消耗,可以发现根本难题在于合理的分配。钟芳认为,只有实现更公正的资源分配机制,人类社会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设计师可以积极参与这一过程当中,用设计去探讨城乡差距问题、新技术对老年人的排斥问题,或者,从社会的构成单元—社区入手,为社区创造可共享的公共品。钟芳将在演讲中分享设计是如何越来越多地超越“技艺”,成为一种追求“善”之真理的实践行为的。另外,钟芳将在9月26日-28日位于北京的“可持续设计峰会”中为我们带来“低碳乡村与城镇:蛙跳式的可持续之路”主题分享。乡村、城镇的基础设施不完备并非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反而可以借助其低密度、小尺度、贴近自然的基本特征,从生活耗能、交通、居住空间、食物系统等多个方面入手,找到低成本的接入点,组织在地系统,实现低排放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经济机遇。
农村地区的卫生问题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由于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城市化的集中式下水管网与处理终端成本极高,而居民的经济收入相对城市又较低;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空心化程度较高,留守老人对卫生设施的需求更加迫切。本项目以缺水农村地区为目标,一方面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提出离网的一体式旱厕设计方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特别考虑农村老人的需求,以及潮汐式的家庭人口特征,提出蹲坐两用式设计。与制造厂商密切合作,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帮助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环境问题。
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后,数字化成为了最重要的社会防控手段,但客观上给老年人制造了“数字鸿沟”,老人挂号难、打车难、出行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探讨在新冠疫情期间及之后,如何通过系统性服务设计,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支持,降低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风险。弥合数字鸿沟是为了让更多人的参与到社会生活,共享技术进步带来的收益,这一努力不仅对老年人具有价值,可以改善整个社会的包容性。
芳星园社区花园参与式设计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态设计研究所与北京市丰台区芳星园一区二号楼社区居民共同完成,其目标是将高层居民楼后荒地变成承载休闲娱乐、健康锻炼、自然学习等功能的社区生活微绿空间,以此为出发点,持续支持社区营造,尝试孕育“协作式服务”,使居民成为社区服务的“产销者”,探索可行的社会创新形式。
可持续是宜家设计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曹唯湛将在本次演讲中,为大家介绍宜家中国“益于人类、益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将分享宜家是如何产出可持续产品与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消费者端的沟通与传播。
在宜家商场我们也积极加强“益于人类、益于地球”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消费者端的沟通与传播。在商场,我们通过优化商场墙面视觉设计,展示产品中的可持续亮点、让可持续理念深入方方面面,激励更多消费者探索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IKEA better Living 宜家绿色星球
宜家推出一款名为 “IKEA better Living 宜家绿色星球” 的在线活动游戏,通过有趣、互动的方式将可持续的低碳环保行动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习惯,鼓励日常低碳行动。
作为全球知名的餐饮供应企业之一,宜家希望通过推广植物基食品来鼓励大众过上可持续的生活,打造可持续的未来。植物基食物制作过程中耗费的资源、水源和土地都更少,拿宜家植物蛋白素肉丸举例来说,它的碳排放仅仅相当于宜家肉丸的4%。我们致力于到2025年,宜家餐厅出售的餐食有50%为植物基食物。
可持续发展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从设计的角度该如何观察?可持续设计峰会联手Design 360°合作展开,邀请宜家中国可持续发展业务伙伴曹唯湛,品物流形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张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实验室联合负责人钟芳,策展人、乡村工作者、安徽大学副教授左靖,共同就“设计可持续世界”这一议题,分享并探讨他们对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见解。
8月2日(周二)15:00正式开始,线上研讨会将由4位嘉宾进行个人分享和圆桌对谈,总时长约150分钟。
曹唯湛 / Amber Cao
健康和可持续的家居生活
张雷 / Zhang Lei
传统的未来
钟芳 / Zhong Fang
更公正的社会,更可持续的世界
左靖 / Zuo Jing
回望大南坡——何为持续乡村建设
分享动态 ▾
欢迎”分享”、“点赞”传递可持续理念,分享设计动态!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