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组合“鸟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谁是鸟头?
Birdhead
艺术组合“鸟头”(Birdhead)诞生于2004年,由来自上海的艺术家宋涛和季炜煜组成。“鸟头”这个名字据说只是源于某次文件的随机命名,但两位艺术家的确如鸟一般,具有高度敏锐的视觉观察力——他们犀利地捕捉着上海的日常,以摄影图像为媒介进行素材创作,包括拼接与拼贴作品、大型矩阵照片、涂鸦、装置等等。在他们的眼中,这座城市充满活力,既熟悉又陌生。“鸟头”的作品曾多次出现在巴塞尔艺术展中,并在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广泛展出,还被包括伦敦泰特当代美术馆(Tate Modern)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内的众多世界级美术馆纳入公共收藏。
这次我们邀请这对艺术组合探讨了他们的艺术、创作经历、音乐、日常等等,现在就一起潜入鸟头的真实世界!

你们最初的创作经历是怎样的?有什么事情最初对你们创作过程影响最深?
宋涛(以下简称“宋”):一起玩相机,一起在城市里游荡拍照片。
季炜煜(以下简称“季”):在合作之初都是非常自我一些的想法。从刚开始的互相以记录形式的拍摄对方到今天对于生命、世界万物、自然规律的认知都尝试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回想最初的那些东西,现在看来虽然是不成熟的,但它非常真诚和真实,是很直接的。这也是我们合作创作之中最重要的核心。
你们如何取舍创作过程中衍生出的新想法?
宋涛:我对于任何新想法都保持开放的态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先去实施一下看看,然后我们会有长时间的讨论交换意见,取舍的动作可能会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过程。
季:新的想法都是双方所认同并理解的。如果有一方提出疑问,通过沟通与说明也无法达成共识,就暂时搁置。

(向左滑动查看完整图片)
《鸟头世界》(2016),鸟头,图片 ©鸟头工作室
哪个时期的艺术或者艺术运动对你们影响最深?在你们的作品中有哪些体现?
宋:最近我们经常讨论中国传统书法的变迁与我们大型照片矩阵作品的关系。文字的一部分基础功能是记录描述世界。摄影术被发明之后照片也一样首先被用于精确记录描写我们的世界。从功能性的文字书写最终如何走向书法艺术的过程恰如我们不断努力更新的照片矩阵作品。希望突破摄影中的机械性和纪律性。
季:我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很多思想哲学很感兴趣,其中庄子说的“混同”和“齐物”等哲学思想,也可以称之为“道”的东西我很有感触。他可以帮助我用一种相较“世俗”更大一些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类似我们在矩阵作品《鸟头世界》里的观点,任其自然的形成,混同即不刻意经营显现自然的秩序,所谓的浑然天成是一种“平衡”。在人为控制与不可控制之间的平衡,尽可能的去尝试触碰那些不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更大的“美”。我们一贯对于摄影单张图像的好坏的判断也类似于“齐物”所说的:万物没有是非,好坏区分。

(向左滑动查看完整图片)
你们目前在创作什么?


你们在创作时有什么特别的习惯吗?或者任何仪式感或必做之事?有什么特别喜欢的音乐推荐?
宋:并没有觉得自己在创作时有特别习惯。音乐的聆听范围很广,古典、摇滚、布鲁斯、爵士、中国民乐、世界音乐、电影配乐、动漫配乐。推荐Johnny Cash翻唱版本的《Hurt》,原作原唱是九寸钉乐队(Nine Inch Nails),Johnny Cash的版本是一首沧桑与希望并存的歌。
季: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
宋: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季:美国航天局用韦伯望远镜拍摄传回的SMACS 0723的星图。首先如韦伯望远镜本身所处的位置和技术一旦任何的问题出现一切将不可实现,因为人类将其放在一个人类无法抵达和去维修的位置。其次看见它所拍摄的那些宇宙中极度久远的光点后的感受就像庄子所说的,解放即有价值,用我们既有认知更大尺度的规模来平衡事物,将会以另一种面貌出现在你眼前或心里。

你们是否有工作室?你们是怎样找到你的工作室的?你们工作时的一天是怎样的?
宋:有工作室,通过房产租赁中介找到工作室。可能在暗房、可能在讨论、可能在练字、可能在拍摄、可能在打磨抛光作品、可能在装裱公司研究装裱方案。
季:我们工作室位于上海郊外的一处租借的别墅中,在日常工作中都会掺杂着音乐、健身和习字。作为调节和思考的一种方式。

从左至右:《更大的照片-1》(2022),《更大的照片-2》(2022) ,《更大的照片-3》(2022),鸟头,图片 ©鸟头工作室
季:作为艺术家完善自身,将其体现于作品的过程,可能是被公众理解的一个入口。
宋:“理解”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单词。被理解是很艰难的,所以理解万岁!哈哈。吃好喝好睡眠好,才有力气欣赏艺术。在此刻祝大家身体健康、心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塔蒂安娜·杜薇(Tatiana Trouvé)的无人之境

夏日倾情,艺术家的泳池派对!

有人想去“花园”寻艺吗?
—
更多巴塞尔艺术展社交媒体
微信&微博:巴塞尔艺术展
Facebook: Art Basel
Instagram: Art Basel
Twitter: Art Basel
Youtube: Art Basel
*内容版权归巴塞尔艺术展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与文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