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一画
饮水思源
——记青草沙原水水源地工程
300×200cm
李向阳
中华艺术宫馆藏

作品赏析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细节
本作品出自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李向阳之手,是其为“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专门创作。
画家用纵长三米、高两米的大画幅描绘了青草沙原水水源工程的壮观全貌。整幅作品色调为湖蓝色,这深沉静谧的蓝色就像海洋一般,孕育着无数生灵与希望。除大片湖蓝色外,洁白云朵点缀画面,使深邃与动感相结合,为作品增添层次。
在画家的鸟瞰视角下,被长江围绕的长兴岛上空云雾缥缈,阡陌交错的农田整齐而富有生机,视线向远处延伸,青草沙水库光洁的水面宛如一颗宝石,在长江沿岸安静闪耀。
关于画家
李向阳(1953—),生于上海,现任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市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学科组组长,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油画作品《战友的遗孤》(中华艺术宫馆藏)、《草编姑娘》、《我的妻子——六九届初中生》、《每当太阳升起》等获奖并发表。宣传画《甘献余热,晚年留芳》、《祖国把橄榄绿赋予我 》在全国美展中被评为优秀作品。
作品背景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

2010年12月1日,上海“十一五”重大工程青草沙原水供水切换启动,优质长江水入沪。切换完成后,1000万人口率先用上青草沙优质长江水,长江原水和黄浦江原水的供应比例由3:7调整为5:5,上海水源地格局改变,供水水质进一步改善。
“在长兴岛北侧青草沙建造水库,从长江江心取水”,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分析、反复论证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事关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和改善饮水质量的民生工程。建库设想萌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国内数十家一流研究单位15年时间的科学论证,于2005年底通过课题评审,2006年1月正式列入上海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并于2007年6月开工兴建。
库区总面积近70平方公里,设计有效库容4.35亿立方米,环库大堤总长48公里,是国内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库。水库原水经过长江江底两条长达7.2公里、内径5.84米的输水隧道自流过江,到达浦东五号沟大型泵站,再分三路通过总长200公里的地下输水管线和增压泵站送往各自来水厂。工程建成和投入运行后,长江原水逐步成为上海主要的饮用水源,并改写上海饮用水源主要依靠黄浦江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原水供应的原有格局。
关于展览

魔都散记
——主题创作中的城市形象
展览时间:2022年7月1日起
展览地点:0米层中厅
左右滑动查看展览现场
《魔都散记》中展出作品大都精选自近年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局等组织实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包括“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
本次作品内容与上海这座城市密切相关,寻找些许熟悉的精致与建筑,也不失为一种奇妙的观展体验。
温 馨 提 示
所有来馆观众,包括同行者中的每一位且不论年龄,都必须持有绿色“随申码”及72小时内(从采样时间起算)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在线预约后,方可进馆参观。
根据政府部门对场馆的防疫要求,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一项必须要求,因此仅持有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的观众将谢绝入馆。
无智能手机的观众(包括老年人和儿童)请通过同行亲属展示“亲属随申码”。
编辑:王璐 | 主任编辑:吴雯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