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历 树密村闲
成交价RMB:1,380,000
中贸圣佳2004年春季拍卖会
佳 品 集
山深林密景色秀 村闲人和风俗纯
—吴历和他的《树密村闲》图轴
文/李泽奉
吴历
1632—1718年
本名啓历,宇渔山,号桃溪居士,据说所居有墨子井,故又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卒于上海。与王翚同师事王时敏,远学元四家,受王蒙,吴镇影响较深,以山水见长。康熙二十一年(1682),吴历五十一岁时皈依西洋耶稣会(基督教),取名西满,晚年浮海赴西洋学习。康熙二十七年(1688),回国后,在上海嘉定传教,终老于此。因他信仰基督教,,又亲赴欧洲学习语言及绘画艺术,晚年在绘画中也吸收了一些西洋技法,画风厚润纯朴。他博采众长,又有所创新,因而,具有独特的韵致,但仍然强调士大夫情趣笔意,不失国画风格。
提到吴历必然要讲清初绘画,而清初绘画必然要讲“四王吴恽”,又称“清初六家”。“四王”是:
王时敏(1592一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自称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
王鉴(1598一1677年),字圆照,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
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自号清晖主人等,江苏常熟人;
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
“吴恽”是吴历和恽寿平。
恽寿平(1633一1690年),本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字正叔,号南田等,别号云溪外史,江苏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他是六人中除山水画外,翎毛、花鸟成就最突出的大家。
以上六位大家是清初画坛巨匠,被奉为“正统”,引领着清一代画坛,至终不衰。这六人都出生在明朝末年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六人中除王时敏和王鉴出生于明万历年间,其余四人都出生在明崇祯年间,前两人贵胄名门之后,家庭殷实富有,在明朝时都在官场短暂宦游后,辞官专事绘画艺术。他们大量搜集宋元名家作品进行临摹再创作,师事古人,临摹古法是六位画家的共同特点,都强调用笔用墨,要求做到:无一笔无来历,无一法不沿自先人,在闲雅中表达天真情趣。后四人中王原祁中过进士,官运亨通,,受康熙皇帝重用;王翚,在康熙时招募宫廷,由他主持绘制的《康熙南巡图》十二卷,深得康熙赏识。
吴历和王翚同年生,同为常熟人,同时师事王时敏,两人关系最是密切,相互切磋画技,都对临摹宋元名家的名画下过很多功夫。然而,两人的情志却不完全相同。王翚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受举荐奉诏入宫主持《康熙南巡图》十二卷绘制,取得成功,得到康熙皇帝恩宠,声名远播。而吴历一生主张“古人能文不曾荐举,善画不求知赏,日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就是他的精神写照。他一生洁身自好,清贫度日,卖画成他的生活来源。而且,他也不用画笔迎合达官贵人意愿,过着与世无争的窘迫生活,他加入基督教也是他这种思想的释放。
虽然,吴历靠临摹宋元名画而画技纯熟,他尊崇传统,但主张不取其形似,应得古人精神要路,要求画家:“见山见水,触物生趣”。就是说学习古人古法是绘画的基础,要用于画家的现实实践中,使之成为自己创作的源泉。与古人的名画貌似,只能学习古人皮毛,不得其要领。所以,吴历在清初六家中成就最突出,傲视其它各家。

吴历 树密村闲
这幅《树密村闲图轴》,是吴历四十五岁时画的一幅淡设色山水画,画面主要以水墨为主色调,画面下方突出的树干和农舍廊柱及少许近水岩石,用淡橙黄色点染,若不仔细很难分辨。

吴历 树密村闲 局部
画面上方天高云淡,高山主峰突兀其中,显得高远雄壮,山岩陡峻似刀切斧削,不同高低的山峰紧密相依,形成峰峦不断的群山组合,山间林木苍莽,緑色连绵。一山与另一山之间以沟壑相间,山涧中溪流不断,形成急流瀑布,有一泻千里之势。真是,好山好水好景致。画面中部,山坳处森林茂密,山涧溪流急速下泻,形成山间池塘,水面上浩瀚云气升腾,气象万千,令人思绪联绵。

吴历 树密村闲 局部
中部偏下有平坦垇地,绘整齐村舍一片,绿树环绕,溪流沿村周边流过。山村静谧安宁,没有任何喧嚣。画面下部,由山顶流淌的多条溪流注入宽阔的水面,大约由于溪流长期冲刷的结果,这里的岩石极具棱角风韵,岸边曲折蜿蜒,岸上古柏参天,婀娜挺拔,广袤的水面不见舟楫踪影,群山中很难找出到一条平整的路径,整幅画面以湿笔勾勒,用干笔皴擦,淡墨用以渲染山石陡峭,重峦迭嶂,白色传达云气升腾,浓墨点缀林木苍翠。

吴历 树密村闲 局部
左上角题图:“树密迷山路,邨闲远俗尘”,落款“丙辰九月十有五日写于桐阴山房”,署“吴历”,钤“渔山”、“吴历”朱文印各一方,右下角钤“友石珍藏”朱文印一方。丙辰,系康熙十五年(1676年)。

吴历 树密村闲 局部
整个画面主题突出,大山深处的山村,显得异常封闭平静,与外界絶少往来,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生活,大有五柳先生“桃花源”再现之感慨。
这幅画应该是表达画家中年时代理想的代表作。前面我们讲过,吴历与好友王翚在对待名利、政治倾向上的不同,在作品中得到具体存照。

吴历 树密村闲 局部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明末清初战争频仍,康熙前期战事不断,人们渴望平静生活的愿望强烈,康熙十五年正是平定吴三桂等“三藩之乱”的关键时期,战争连年不断,给全国人民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少数民族的统治,对思想文化方面的控制特别严厉。吴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成一名画家,时代的烙印深深铭刻在他心中,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如骨梗喉,不吐不快。
吴历的绘画到了晚年,因信奉基督教,学习一些西画技术,画风有些改变,画面对比上有明显变化,如虚实、远近、黑白等,,但中国画的传统并没有缺失,保持发扬了中国画的情趣。吴历对宋元名家名画的大量临摹,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力,再加上他对中国画的创新意识,形成他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文章选自中贸圣佳2004年春季拍卖会图录
推荐阅读

中贸圣佳2022春拍总成交额8.5亿,疫情之下,稳步前行!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