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2022 Frieze Seoul


展位 Booth | A08

首尔 COEX 展览中心C馆


开放时间

9月2日-9月5日


在2022年首尔弗里兹艺博会中,施布特-玛格画廊呈现乔治·康多(George Condo)、罗伯特·埃尔夫根(Robert Elfgen)、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大卫·奥斯特洛夫斯基(David Ostrowski)和斯特林·鲁比(Sterling Ruby)等艺术家的新作。韩国艺术家宋贤淑的杰出作品为展位中心的焦点,已故艺术家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的作品也在展位上亮相,其个展“画面之下的故事”(The Story Underneath)将于今年9月在施布特-玛格画廊的纽约新址开幕。


其他亮点包括今年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和罗斯玛丽·特罗克尔(Rosemarie Trockel)的大型打印作品和羊毛绘画,这件羊毛作品也是特罗克尔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所展出系列作品的一部分。同时亮相的还有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的摄影新作《拉斯维加斯》(Las Vegas),其首次机构展览目前正在韩国首尔的爱茉莉太平洋博物馆(Amorepacific Museum)进行。


精彩亮点

Highlights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乔治·康多

George Condo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乔治·康多(George Condo)

《微笑的侧脸》(Smiling Profile),2022年

亚麻布上丙烯酸和油画棒

127 × 117.5 cm


乔治·康多(1957年生于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的绘画、素描和雕塑作品以精湛技艺对广泛的艺术史语汇进行了审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视觉语言。他运用17世纪威尼斯或荷兰绘画的风格元素,结合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的特征,来描绘怪诞、悲喜交加、有时甚至是骇人的主题。这位居住在纽约的艺术家与施布特-玛格画廊的合作已逾30年,并于1984年在莫妮卡·施布特画廊(Galerie Monika Sprüth)举办了他职业生涯中的首次个展。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乔治·康多(George Condo)

《微笑的侧脸》(Smiling Profile),局部,2022年

亚麻布上丙烯酸和油画棒

127 × 117.5 cm


康多的创作如同艺术史进入了一种狂野而技术精湛的错乱状态,在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中对过去和现在进行重新配置。他自己将这一过程称为“人造现实主义”,并发展出一种他称之为“心理立体主义”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他的人物和肖像并非构建于结合不同透视角度的立体主义技法,而是由一系列同时进行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构成。



约翰·巴尔代萨里

John Baldessari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

《(远处的)人物和(带链条的)天空》(Figure (Distant) and Sky (with Chain)),1990年

两张彩色照片

共:168.9 × 243.8 cm


约翰·巴尔代萨里(1932-2020年)是美国观念艺术的先驱。因其对传统观念和边界的拒绝,以及对我们理解中的艺术定义的扩展,使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巴尔代萨里曾长期活跃于洛杉矶,对几代视觉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大卫·萨利(David Salle)和杰克·戈德斯坦(Jack Goldstein),到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和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自1995年以来,他一直与施布特-玛格画廊保持合作。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

《(远处的)人物和(带链条的)天空》(Figure (Distant) and Sky (with Chain)),局部,1990年

两张彩色照片

共:168.9 × 243.8 cm


如果说巴尔代萨里具有诸多面向的作品中有一条连接线的话,那就是他与塑造观众对艺术作品看法的陈词滥调和预期作斗争的意愿。巴尔代萨里挑战被动的凝视和观众的安全感,他的作品将观众的欲望和预期考虑在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记忆,以及他们从每个图像中读出故事的倾向。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珍妮·霍尔泽

Jenny Holzer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珍妮·霍尔泽 (Jenny Holzer)

《缜密且可修改》(Meticulous and Adaptable),2013年

美国政府文件

亚麻布上油画

147.3 × 111.8 × 3.8 cm

152.73 × 116.84 × 6.68 cm(含框)


自1970年代末以来,珍妮·霍尔泽(1950年生于俄亥俄州加里波利斯)持续探索语言、装置和绘画在美学上和政治上的交点。霍尔泽在各种媒介上展示她自己写的和其他来源的文本,包括公共场所的LED时钟显示屏和灯光投影,以一种蔑视说教和挑战观众被动状态的方式,来直面战争和性暴力等时事和话题。这位居住在纽约的艺术家自1986年以来一直与画廊保持合作,最初由莫妮卡·施布特画廊代理,其后由施布特-玛格画廊代理。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

《淤伤》(BRUISE),2022年

文本:美国政府文件

亚麻布面24K金、铂金、红色金箔和油彩

147.3 × 111.8 × 3.8 cm


她近期的创作重心是有关美国政府机密文件的作品,这些文件通常以委婉的术语报告酷刑和军事干预,只在经过审查和涂改后才会公开,有时甚至已经不可辨认。


霍尔泽的作品根植于为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创作艺术的愿望,并在冥想和咒语、谴责和保证之间创造了审美体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成功地改变了传统的阅读过程,让观众对其关联、智力和情感后果保持清醒。她揭露了我们共识中根深蒂固的臆断和行为模式,深入洞察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集体不安。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

Andreas Gursky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

《拉斯维加斯》(Las Vegas),2022年

喷墨打印,Diasec装裱

239.2 × 336.2 × 6.2 cm(含框)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1955年生于莱比锡)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扩展了摄影媒介的边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他复杂的大尺幅图像结合精湛的技艺与绘画性风格,展示出壮观的风景和精致的室内景观,其中一些已经具有标志性的地位。他的作品持续关注全球化时代,并对现代性的影响进行严格剖析。这位来自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家自1993年以来一直与画廊保持合作。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

《拉斯维加斯》(Las Vegas),局部,2022年

喷墨打印,Diasec装裱

239.2 × 336.2 × 6.2 cm(含框)


古尔斯基对数字技术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运用:删除或添加图形元素,强调细节,用较小的照片无缝组合成一幅图像,或操纵视角。他的每张照片都将摄影本身作为主题进行探索,包括其文化代码、在艺术史中的创作实践和生成意义的各种方式。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宋贤淑

Hyun-Sook Song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宋贤淑(Hyun-Sook Song)

《11画》(11 Brushstrokes),2022年

布面蛋彩画

140 × 120 cm


在宋贤淑(1952年生于韩国潭阳)的创作中,她借鉴西方中世纪艺术的绘画传统,利用蛋彩颜料(鸡蛋和彩色颜料的混合物)发展出一种独特的技术。虽然在德国生活了50年,但宋贤淑的艺术创作方式深深植根于韩国书法,并受到她与自然、身体之间关系的影响。如此一来,她的作品既可以被视为东方和西方的产物,也可以被视为两者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它们反映了一位沉浸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的艺术家。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宋贤淑(Hyun-Sook Song)

《11画》(11 Brushstrokes),局部,2022年

布面蛋彩画

140 × 120 cm


20世纪70年代,宋贤淑的绘画始于对于书法文字的释放性表达,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对记忆的探索。她的笔触和她选择的颜色传达出一种渴望之感,从视觉上清晰表达出对于一个不复存在的故乡的记忆。她的作品在形式上进行了简化和集中,而这些情感则使其成为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绘画空间。


其作品中的每一个笔触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动作,并记录了艺术家的心理状态——这一点将其作品界定了在“后单色画”运动(post-Dansaekhwa)的范畴中。她将绘画行为视为一种表演性的活动,并能达到完全集中和冥想的状态。


施布特-玛格画廊参展2022首尔弗里兹艺博会 | 展位 A08 | 精彩亮点 崇真艺客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画廊和艺术家相关资讯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