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焦AI+ART,我院Kostas Terzidis教授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人工智能艺术是当下人工智能和艺术领域的热点,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AI+ART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专家、前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康思达(Kostas Terzidis)不仅受邀在此次WAIC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还同时受邀参加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在艺术领域设置的专题论坛“智艺相融、创新无界——人工智能与艺术创新国际论坛”
康思达教授率先将AI技术运用到了艺术领域,“我决定虚拟复制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抛开物理的规则,‘进入’画作中的艺术世界。”经过多年的技术进步,康思达又在思考:“AI展现的是精神层面,元宇宙则是视觉层面的技术,两个层面如何相互融合?美学和视觉如何更加有趣地呈现?”他的结论是“讲故事”,将各种场景转化成元宇宙中的情节,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创造出所有的可能和不可能,比如同济大学一位同事通过改变参数和形状来创造家具,另一个同事改变竹子的不同形态来创造雕塑,“想象一下量子计算技术的加入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最后,康思达还介绍了Kids AID(少年人工智能设计)工作坊,他与同济大学的几位同事一起教5—10岁的孩子们理解人工智能,通过写代码、拼图、游戏等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通过理解AI背后的逻辑,去理解希腊的神话、悖论和轶事等。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焦AI+ART,我院Kostas Terzidis教授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崇真艺客

在9月2日举行的“智艺相融、创新无界——人工智能与艺术创新国际论坛”上,康思达教授以“创作主体和人工想象力”为主题,呈现了他最近的研究内容。他提取了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三个主角的相关信息,通过机器的排列组合,得到了不同的故事所有可能的发展方式。其中,所有的结果都不是出于他的主观性,而是由机器做出的选择。康思达认为,或许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谁是创作主体,而是创作出好的东西。

为“算法之美——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产业机遇与未来图景”的圆桌论坛中,康思达授与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南澳大学创意学院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和探讨了人工智能与艺术融合创新的最新实践和理论探索,以及人工智能赋能艺术创新的未来图景。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焦AI+ART,我院Kostas Terzidis教授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崇真艺客

Kostas Terzidis教授受邀参加科技部部长与外国科学家座谈会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期间,Kostas Terzidis教授还受邀参加了技部部长王志刚在8月28日主持召开的外国科学家座谈会会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瑞士、荷兰、挪威、卢森堡、日本、泰国、巴基斯坦等国的15位科学家代表先后发言,就基础研究、企业创新、科技人才、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Kostas Terzidis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交汇领域以及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工作进展。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焦AI+ART,我院Kostas Terzidis教授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崇真艺客



阅读更多:

开创人才培养新体系,同济大学“智能设计本科双学位计划”启航!

课程成果 | Studio2 · 同济飞亚达时间可视化项目(一):虚实之间

2022年《财富》中国最佳设计榜的同济设计

「可持续设计理念」课程系列02丨衣:你毕业了,你的校服呢?

「可持续设计理念」课程系列01丨衣:消失的裁衣店

同济策展丨“美好生活”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开幕!

致敬大师,我院杜钦等翻译的《阿明·霍夫曼的设计原则》简体中文版面世!

我院iDVX实验室4篇论文被IEEE VIS接收,再获两项最佳论文提名奖

我院受邀参加U设计周“中国20所数字化创新的未来设计学院”主题论坛
论文分享丨民用航空餐饮框架性创新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方法
同济出品,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视觉形象发布!
课程成果丨研究生Studio2: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x环境设计
设计无界 相融共生丨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定档9月15日-18日
点赞!同济校友张帆领衔的设计团队斩获中国外观设计金奖
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设计学专场诚邀全球青年英才
Aldo Cibic:这里的每一件家具作品都有着一个快乐的灵魂
课程成果丨2020级工业设计:技术驱动,健康未来
D&I实验室系列丨机械臂实验室 RoboticArm Lab
《She Ji》学报第廿八期导览
祝贺!我院可持续设计小组获“2022全球学生环境挑战大赛”智慧环境赛道冠军
同济设创,首支获得全球生物设计挑战赛大奖中国代表队
课程成果丨Studio2策展 · 设计史「循·常 Back to LOOP Days」在线展览
选择高贵的态度面对人生!娄永琪寄语2022届毕业生【全文】
跨越山海 相约未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举行
榜样的力量 | 2022届D&I本科优秀毕业生风采展
祝贺!我院学生获2022年iF设计新秀奖
《人民日报》专访娄永琪:让“设计+”赋能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同济设创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全覆盖、三专业获评A+!
祝贺!我院校友孙大旺再获美国传达艺术奖卓越奖
我院师生在《Neural Networks》期刊发表论文
祝贺!同济校友刘硙担任《The Design Journal》联合主编
我院iDVX实验室发布叙事可视化图表库 Narrative Chart(纳图)!
喜讯!我院教授设计作品获国际一流美术馆永久收藏 
聆听可见的未来——《声音设计》课教学随笔
祝贺!同济与东伦敦大学联合赛队成功入选奥兰治县可持续发展十项全能竞赛(OCSD23
娄永琪:教育可能是最需要注入设计思维的,因为它关乎未来!
2022QS排名升至12,D&I连续五年领跑亚洲!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焦AI+ART,我院Kostas Terzidis教授受邀发表主题演讲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