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RTIST /
本期艺术家
郭 城

风的验证
装置(旗帜、气泵、钢丝床、服务器机架、树莓派、步进电机、屏幕、音箱、定制电路、定制软件),2021

“改造未来——第八届多伦青年美术大展”现场,摄影:章丛欣
短视频或许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传播形态。只需轻轻滑动手指,就能把世界的各个角落带到眼前,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悄然消弭。事实上,除了通常的娱乐功能,此类社交媒体也带来了信息话语权的转移与叙事的多元化。以此为背景,郭城用装置艺术呈现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活状态。
《风的验证》试图将社交网络用户上传的视频里的“风”复现于室内空间。装置下方的显示屏轮流播放着来自快手、抖音等平台的短视频,这些视频中都包含了旗帜随风飘动的景象。郭城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生邱伟豪合作编写了计算机视觉算法,从而捕捉视频中的旗帜摆动方向与幅度,并以相应的气流吹拂装置上方的银色旗帜,让社交媒体里的“风”重现于展厅中。

“改造未来——第八届多伦青年美术大展”现场,摄影:章丛欣
“越过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每个角落。”
这是1987年中国发向世界的第一封电邮的内容,其中暗含着“我们”与“世界”这两者主体性的流动。如今,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使我们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仿佛一面可以即时显示世界的镜子。
于是世界不再遥远,每个人都拥有了虚拟在场的可能。《风的验证》具象化了这种“虚拟的在场”,在物理世界重建存在于数字影像的风的状态。摆动的旗帜似乎是对当下时代的隐喻:虚拟的真实正在成为新的真实。
郭城《风的验证》,图片源自艺术家
关于大数据与社交媒体的争议未曾停止。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对信息的抓取似乎把人们纳入了监控之下,用户提交的内容受到系统的分析以及用户之间的持续观看,如同一座数字化全景监狱。而另一方面,用户之间的彼此联网也模糊了监控者与被监控者的界限,权威人士不再拥有对事件的唯一解释权。艺术家们察觉到了普通人在互联网上的力量。例如一个名为“Forensic Architecture(法证建筑)”的艺术团队在"Grenfell Tower fire(格伦费尔塔火灾)"项目中收集用户提交的火灾影像与照片,从而还原并分析火灾现场的状况。可见,社交媒体传播的影像的背景中可能蕴含着更加丰富的信息,它们或许是拍摄者本人也未曾意识到的。

郭城《风的验证》局部,摄影:章丛欣
在郭城看来,“风”与“旗帜”的意象暗含着“权力”的隐喻。在这个互联时代,普通民众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获得信息话语权,并更广泛地参与社会事务。传统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结构被打破,《风的验证》中那只持握旗帜的手部模型正是大众网民力量的象征。

“改造未来——第八届多伦青年美术大展”现场,摄影:章丛欣
郭城的《风的验证》立足于社交媒体网络中的虚拟田野,将网络视频中的“风”复现于现实,展现着当下短视频社交平台带来的颠覆性改变,也呈现出由下至上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所带来的可能性。算法的监视与操控是否会阻碍多元叙事?未来的社交媒体又将为生活带来何种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 艺术家简介 /
郭城,1988 年生于北京,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先后获得上海同济大学学士学位(2010)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学位(2012)。曾任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执行总监(2015-2017),荷兰自由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访问研究员(2017),并从2013年起兼职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至今。
郭城的艺术实践着眼于既有/新兴科技对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冲击与影响,以及置身其中的个体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郭城的作品常以雕塑/装置的形式呈现,他经常使用幽默又冷峻的形式语言,将宏大议题与看似随意的日常物品相连结,为想象和讨论提供了批判性的视角。
近期个展
“近乎无意”,魔金石空间,北京(2020)
“地气”,广州画廊,广州(2019)
近期群展
“终端>_How Do We Begin?”, X 美术馆,北京(2020)
“永恒网络”,世界文化宫,柏林(2020)
“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9)
“真新镇日志”,UCCA沙丘美术馆,秦皇岛(2019)
“机器人·间”,今日美术馆,北京(2019)
“开放代码.连接机器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2019)
“追踪末日松茸”,泰康空间,北京(2019)
“魔都の鼓動”,当代艺术博物馆,熊本(2018)
“Life Time”, MU 空间,埃因霍温(2017)
“时间的狂喜”,何香凝美术馆,深圳(2017)
获得奖项
奥地利电子艺术奖荣誉奖,林茨(2020)
STARTS 奖提名,林茨(2020)
CAC://DKU 研究与创作学术奖金,上海(2020)
数字地球学术奖金(2018-2019)
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三亚(2018)
生物艺术奖,海牙(2017)


图片、文本、音频致谢艺术家
图文编辑 | 邵思原(实习生)
校对 | 程韵雯
微信编辑 | 贾文琴
栏目编辑 | 贾文琴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微信号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版权信息。敬谢!
参观指南
MUSEUM
INFORMATION
观展须提前预约,来现场的观众须出示
1. 当日有效的“预约码”
2. 完成“场所码”扫描
3. 出示绿色“随申码”及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入馆前须接受体温测量并扫描场所码,参观过程中皆需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扫描 乐游上海“一码畅游”
进行预约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由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于2003年创建,是一个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和服务的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是一个当代艺术国际化交流的平台。它以 " 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 " 为办馆理念,具有展览、研究、教育、收藏、交流五大功能。




微信视频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

小红书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