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文羲《波动》2022个人作品展
展期:2022年9月11日~10月11日
开幕时间:2022.9.11 3pm-8pm
主办:羲说艺术
地点:fRUITYSPACE
免票参观
2022年5月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得不要居家一段时间,也就是在这个十几天中,我与文羲会偶尔通过手机进行相互的鼓励,因为彼时的他也在面对同样的“挑战”,借这样一个“凑巧”的机会,抛开各自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他发给我看了他这些年来创作的一些作品,由此便开始了我最早对他这批作品的认识。
我和文羲相识多年,在中央工艺美院附中念高中时,我俩是同班同学,那时他就是个挺爱聊天的人,性格敏感而坦诚,给我留下过很深刻的印象。后来他顺利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在版画系深造,继续追寻艺术梦想。
作为典型的北京80后艺术家,“快速的城市化”,“过往的记忆”,“消失的建筑”,是他成长的关键词。自研究生时的创作起,如《城市风景》系列,他便很少把焦点放在对人的描绘上,转而以“物”作为诉说情感的载体。然而由于一些原因,2013年硕士毕业后,文羲并没有专职从事艺术创作,他同时选择了去互联网行业发展。也许是由于这种行业和环境的来回切换,让他整体感觉不太像一个圈子里定义的“艺术家”,作品也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此次在水果空间展览的《大爆炸》系列、《惊恐》系列与《后浪》系列均诞生于他毕业后的这段时间。
其中的《后浪》系列是这次展览的主要作品。
《大爆炸NO.1》2013 布面丙烯100x100cm
《大爆炸NO.2》2013 布面丙烯100x100cm
《肖像NO.1》2021 绝版套色木口木刻15x20cm
互联网飞速发展与快速迭代,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去中心化的影响机制,让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与此同时信息的狂轰乱炸似乎早已让我们逐渐远离“真实”,此起彼伏浪潮迭起。
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我们忘记身边最熟悉的风景,想要停下脚步可能并不容易。大海的波动也是如此,从不停止,从不疲惫。面对时代的挑战,文羲选择将自己快速的脚步放慢直至静止,回归他最熟悉的版画语言,制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真空地带。
“关于《后浪》最早的观念产生于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毕业之后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很长时间,目睹了高频率的行业迭代和大量的信息交替,我通过对大海的凝视,获得了平静与安宁”
《黑方》2020 丙烯综合材料60x60cm
在《后浪》系列中,文羲的表达依然是私人化的,延续以往他对于“物”的追寻。但不同的是,他的视角发生改变,随着画面尺度的加大,情感也更加激烈。在对宏大事物的细致描绘中,变化的色彩与严谨的构成感将“水”塑造成为某种清晰可辩的能量体。这种敏锐的感知力源自他的性格也来源于他版画的专业背景。他坚持具象绘画的表达方式,通过反复描绘这种即逝的瞬间,完成了他对自我的审视。
另外通过数码分版和丙烯手绘的综合创作手法,他把“痕迹”漏在画布上,消解了版画的附属性和间接性,让“痕迹”成为绘画的一部分。也给紧张的画面流出“喘息”的余地。
《浪花飞溅》2021 布面丙烯 120x120cm
《深蓝色海浪》2021 布面丙烯120x213cm
《水渐变》2021 布面丙烯 60x80cm
《希望之水》2021 布面丙烯120x120cm
现场会有更多作品,包括与OFFBEAT Media Lab的合作也会在空间内呈现,欢迎大家来看看画、聊聊天。
开幕当天文羲也会在现场分享他的创作经历。
文/周乃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