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尽的爱意
——写在《缘起苏州河:乐震文、张弛作品展》开展之际
文/张立行

世界上不少国际性大都市,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与“水”相伴而闻名天下。罗马的台伯河,巴黎的塞纳河,伦敦的泰晤士河,纽约的哈德逊河,东京的江户川,首尔的汉江,曼谷的湄南河……城市因“水”有了灵性个性,“水”也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发展,“水”承载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上海而言,“一江一河”的黄浦江、苏州河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黄浦江、苏州河泛起的每一片浪花,都记录了上海开埠100多年来的潮起潮落。从21世纪初的浦江开发建设,至2020年苏州河两岸42公里基本贯通,黄浦江、苏州河两岸滨水空间更是沧桑巨变。上海当代山水画名家乐震文、张弛有感于此,近年来殚精竭虑创作了一批反映“一江一河”景观风貌的优秀作品,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9月9日起,《缘起苏州河——乐震文、张弛作品展》在上海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推出,不仅让我们有机会在现场领略两位艺术家的新探索,更能透过这些别开生面的画作追寻到他们与苏州河悠远的缘分、深厚的情感,对上海这座城市无尽的爱意。

张弛 华东政法大学 33×46cm 纸本设色 2021
《缘起苏州河——乐震文、张弛作品展》展出的30幅作品,主体部分虽聚焦于苏州河两岸,但也旁涉黄浦江滨江景观和上海城市建设的旧貌新颜,因此,展览的主题“苏州河”实际上指代了上海整个城市,是乐震文、张弛以画笔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所吟颂的时代抒情诗。

乐震文 苏州河上文化新地标-八号桥艺术空间
46×69cm 纸本设色 2022
乐震文、张弛与苏州河结缘将近半个世纪。他们画苏州河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着长久的情感积蓄。乐震文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了《苏州河上文化新地标——八号桥艺术空间》,并在画上题写道“幼时在苏州河边生活了二十多年,从西藏路桥至浙江路桥,从小学到中学。那时为了养小鱼,同伙伴们一起清晨至南昌路桥一带抓鱼虫,河两岸早晚热闹,河岸上来往船只为上海市民生活供给着资源,而今这条河更承担起了文化重任,为上海人传递着前沿之文化。故感怀写生。”道尽了他与苏州河之间绵长而牢固的情感联系。张弛回忆她创作《苏州河新八景》时说,“中学初三时到国棉廿一厂画布置油画,途经苏州河,那时的苏州河又臭又黑,2000年初有朋友说苏州河边有房子,心想苏州河边怎么能住人呢?2007年震文买了苏州河边的房子,回上海后一看苏州河大变样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一个看着苏州河变迁的见证者,为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而深感幸福,能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而深感荣幸。”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体会文字虽短,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创作的初衷和真情。

乐震文 玉佛寺秋色 44x56cm 纸本设色 2017
在乐震文、张弛苏州河题材绘画中,有两组作品特别值得关注。
一组是他们以居室客厅的窗户作为特定的观察视角而创作的《窗下》系列。这组作品以写生为基础,创作于不同的年代,从2007年延续至今10余年,视角不变,但景随时移。两位艺术家以精妙的笔墨,独具匠心地描绘了居室客厅窗下的古北路、长宁路苏州河两岸滨水空间的更新,力图展现时代发展给城市所带来的变迁,也反映了在这一过程中的自我心境。

乐震文 窗下2021 57×68cm 纸本水墨 2021
另一组是张弛所创作的《苏州河八景》:《世界会客厅》《樱花谷》《华东政法大学》《蝴蝶湾》《邮政大楼》《梦清园》《九子公园》《洛克篮球公园》,呈现了苏州河两岸的新旧标志性景观,将苏州河的历史文脉与当下胜景贯通,让观众对于未来产生了更多的憧憬。张弛曾经花费10年心血绘制广受好评的《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并入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描绘了包括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在内的上海128处代表性景观,为城市留影,替历史存档。张弛的《苏州河八景》可以说是《海上揽胜·七十长卷》精彩的延伸。这些作品和乐震文的部分相关作品都曾多次在苏州河光影秀上亮相,借助现代化的媒介传播到了更大的范围。

张弛 梦清园 33×46cm 纸本设色 2021
除苏州河题材,本次展览还有其他不少可圈可点之作。我尤其喜欢乐震文上世纪90年代末创作的《窗》《窗内》两幅水墨。乐震文巧妙地通过画面肌理、光影的别开生面的处理,传递了微妙的情绪变化,处处可见神来之笔,富于诗意,令观者回味无穷,浮想联翩。而他的《浦东新貌》《南浦大桥》《华师大校园》《百年愚园路》《愚园路上的秋叶子》《中共一大会址》《外滩》《玉佛寺》小景(4幅系列)和张弛的《海上揽胜·七十长卷》之《浦江之首》《陆家嘴》以及《静安嘉里中心》《东海大桥》《国家会展中心》等佳作,更是反映了他们对于上海城市景观风貌题材的不断拓展。

张弛 九子公园 33×46cm 纸本设色 2021
乐震文、张弛都曾长期浸润于中国古典山水绘画传统,但上海城市的巨大变化令他们感同身受,积极投身于现实生活,燃起了澎湃的创作激情。山水画说到底是自然观照与人文关怀的心灵迹化。“外境炫心,心感于物而动,两相神会,蕴为意象。于是发之笔墨,纵情挥洒,化为新境。”如何借鉴传统绘画范式以表现当下现代化城市景观风貌,在“新”与“旧”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开创山水画审美的新境界新格局?乐震文、张弛对此可以说进行了多方面成功的探索。他们使山水画符号造境返归写生,由传统笔墨程式导向于现代都市文化和城市景观相应的现代性演化,尝试创造直线造型、平面构成、条块穿插、色光交辉等为特征的现代水墨图式,为传统山水联通当代城市题材提供了一个适当的接口。

张弛 世界会客厅 33×46cm 纸本设色 2021
“城市景观”进入当代山水画创作领域确实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说山水是因人而异的风景,是人与天地之间相互对照的心灵往还,那么,我们触目所及的所有环境与空间都应该是山水画艺术灵魂穿行的实地,也是笔墨畅怀的精神家园。就这一角度而言,乐震文、张弛近年来持续不断所坚守的“城市景观”题材创作,也就有了超越具体的时间空间的文化上的深远意义。
来源:文汇报
画家简介
缘起苏州河

乐震文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画学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文化体育委员会主任
上海觉群书画院院长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曾荣获2019“魔都盛典”年度艺术人物、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上海地区佳作奖、古诗画部门全国二等奖、全国第一届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上海美术作品优秀奖等奖项,作品多次入选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全日本大绘画展,多届上海美术大展等。作品亦被上海美术馆、上海美术家协会、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宝龙美术馆、宁波美术馆、苏州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张 弛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
东京海派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上海书画院画师
上海觉群书画院画师
2009年,为上海世博会绘制《海上揽胜》在城市足迹馆展出;2013年,绘制《长宁揽胜》在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长期展出并收藏。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海上揽胜・七十长卷》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公开展出,并被永久收藏;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全球华人书画展,2017、2021年特邀参加全球水墨画大展。2020年,“琴瑟和鸣一一乐震文·张弛联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2021年,“但替‘山河’添锦绣一一乐震文·张弛2021艺术特展”在苏州图书馆举办。曾获“日本外务大臣奖”“东京都知事奖”。2019年,艺术伉俪乐震文・张弛荣膺“魔都盛典”年度艺术人物。
温馨提示:应防疫要求,观展请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配合测温,听从工作人员指引,避免聚集,谢谢配合!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 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 ▇
开放时间:9:30-17:00(周一闭馆)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南苏州路1247号
(地铁1号线新闸路站1号口出)
二、三层活动场地:1200㎡,层高4.5-6m
联系人:鲍曦寅 13916318297

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始建于1908年,原为“中国通商银行第二仓库”,后为民国大亨杜月笙的私家仓库,历经百余年而屹立。空间汇集“仓、河、桥、砖、木”元素,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独特的空间结构让它成为苏州河畔一道靓丽风景。在这个历史建筑里,我们聚焦生活美学,举办展览展示、文化交流、艺术活动、影视摄制、话剧演出、时尚发布等等。这里不再有上海旧梦,有的却是苏州河畔的人文新篇章,阅读建筑,品位艺术,漫步苏州河畔,感受上海的城市温度。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