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动态|吴少湘全新个展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美丽” 在奥地利舒茨美术馆盛大开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舒茨美术馆(Schütz Art Museum)林大艺术中心代理艺术家吴少湘全新大型个展“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美丽”——吴少湘的新绘画和雕塑(Alle Farben Könnten schön sein)在奥地利舒茨美术馆(Schütz Art Museum)盛大开幕。继参展舒茨美术馆开馆展后,这是艺术家吴少湘在本馆的首次个展,也是舒茨美术馆首个当代艺术家个展项目。
舒茨美术馆开馆展,展览现场,2021
在2021舒茨美术馆开馆展中呈现首件所有颜色都可以美丽(Alle Farben Könnten schön sein)后,吴少湘持续探讨多元身份和文化之间的接纳、发展与融合,并延伸出同名系列绘画作品“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美丽”和雕塑系列作品“残存的美神阿芙罗狄蒂与新的大脑”。本次个展通过对系列作品的详尽呈现,完整梳理了吴少湘近两年来作品的发展脉络。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美丽”展览现场,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美丽”展评,奥地利皇冠报(Kronen Zeitung)
“画家、雕塑家吴少湘是一位在不同文化和风格之间穿梭的艺术家,是中国批判先锋派之一。他通过广泛的工作倡导自由和宽容,舒茨美术馆首次展示了吴少湘作品的‘横截面’。”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美丽”系列,展览现场
“与展览同名的系列作品‘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美丽’以一幅古老的大师肖像为中心,采用拼贴技术创作而成:儿童、年轻女性和不同种族的群体,由小正方形肖像构成框架,在单色背景上绘画。这些肖像由杂志上的名人形象组成,它们皱巴巴、疏离又大量。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对比,从二维上升为三维图像。
乌克兰人的两幅肖像画描绘了一位农民妇女和一位城市妇女,这表明艺术家也在对时事做出反应。极高的绘画质量也反映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绘画技术中,即所谓的轻微的斜视(Silberblick)。这意味着肖像中的眼睛‘与观看者同行‘,这样的技术在今天几乎没有人能画。”
——德国帕绍新闻报(Passauer Neue Presse)长篇展评,节选

艺术家吴少湘(左),蒋朔(中),著名作家严歌苓(右)
舒茨美术馆前的吴少湘作品国王与王后(左)和大跃进II(右)
《世界人权宣言》于1948年在巴黎通过——“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待。”几十年来,很多事情都变得更好了:性别平等、肤色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包括生命权和自由权)的乌托邦在全球大部分地区成为现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仇外、⺠族主义、分裂主义的社会已经通过忠诚的平⺠发展成一个充满同情心、宽容、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但突然间,在年轻的21世纪初,来之不易的启蒙运动原则,“自由、平等、博爱”三个主要的⺠主动力开始破裂。许多人在问“为什么会这样?” ,吴少湘也在问自己“发生了什么事?”。
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美丽 - 蓝 & 黄(局部),
布面油画、纸,100 x 100 cm,2022
吴少湘一生都在深入探讨身份问题。多样性在这里是一个尴尬的术语,他认为“多元化更合适”。对他来说有关文化政治的话题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将他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阶段:重新诠释了创造力的道路。2019年,吴少湘与蒋朔合作的双个展《无果花的诱惑》在北京798艺术区林大艺术中心举办,该展让他们在“艺术中国”提名“年度艺术家”。
此前他已于1987年被“中国美术报”评选为当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前6位当代艺术家——‘新潮美术家’”,并于2009年被“艺术中国”提名为“年度雕塑家”。尽管如此,吴少湘还是走出了自己作为老牌雕塑家的舒适区,面对全新的挑战。他已经四十多年没有画油画了,而雕塑一直是他选择的手段,主要由金属制成的人物的大型和小型雕像享誉全球。他以讽刺幽默的方式诠释、批判各种形式的资本主义——重温和重塑亚洲艺术史的经典传统以及⻄方抽象主义;借用和转译前卫的杜尚或贾科梅蒂。石膏、纸、油、木材和不锈钢,37 x 26 x 20 cm,2021作为中国现代雕塑先驱,“85新潮美术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之一,吴少湘曾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后研究生就读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著名雕塑家郑可教授。1987年,他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直到1989年离开中国。中国日益开放以来,他经常与妻子雕塑家蒋朔一起回到北京,在那里他经营着一个工作室——与他在奥地利克恩顿州和德国柏林的工作室交替——并在上海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兼任教授。青铜和不锈钢,123 x 100 x 72厘米,2022胡桃木和不锈钢,106 x 103 x 74 cm,2022如今,40年后,吴少湘重回画架,重回画布。“所有颜色都可以美丽”是他明确表达的信条——这也是他当前系列的标题,该系列首次在舒茨美术馆向公众展示。吴少湘以“现成品”的风格创作了一系列油画。从表面看,人们可以将这些画面描述为具像的、逼真的。然而,这绝不是一种新的现实主义;相反,在风格上——类似于内容——它是关于转变、关于身份、关于相互相承、相互学习和期待。在吴少湘看来,真正可恐的是,尽管时间已经到了21世纪初,世界在经历了过去的种种停顿和恐怖之后,仍然必须不断谈论种族认可、少数群体的权益、自由和平等,这实太令人难堪了。然而,他从古希腊女神阿芙罗狄蒂的精神中还是感受希望,即人类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知识:“所有颜色都是美丽的!”“走出象牙塔,走向人⺠!”是舒茨美术馆的座右铭。“我们要让艺术成为有形的、可理解的、可感知的——感性的、刺激的、鼓舞人心的艺术。”通过举办吴少湘的这次展览,我们正在积极地把握时代的脉搏:个性、灵感、包容、尊重、异国情调、多样性——以及最终并同样最重要的是:自由。
吴少湘与展览“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美丽”
1982年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 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师从著名雕塑家郑可教授,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吴少湘少年失学,曾当过农工、泥瓦工和木排工。他是中国现代雕塑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成名于八十年代的“新潮美术”时期,并发起了全国雕塑的大讨论。出国后于1991年独创以钱币为材料做雕塑,载入吉斯尼世界记录大全,并走向国际艺坛。现生活和工作在奥地利,柏林和北京。近十年个展(选录):
2019
吴少湘&蒋朔,无果花的诱惑,林大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2017
时间陨石, 艺术天津,天津北宁公园,中国天津
2015
吴少湘&蒋朔,隐形之手,林大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呼唤—吴少湘雕塑艺术30年探索展,江西省美术馆,中国南昌
2014
欲望景观-吴少湘回顾展, 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
吴少湘&蒋朔,玩偶与面具,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印尼雅加达
吴少湘&蒋朔,红VS绿, 维尔纳博格艺术博物馆,奥地利柏莱堡
吴少湘&蒋朔,玩偶与面具,新加坡当代美术馆,新加坡
吴少湘&蒋朔,向前进,海塞公司,奥地利克拉根福
2013
吴少湘&蒋朔,迷彩,万玉堂画廊,中国香港
2012
吴少湘&蒋朔,向钱进,台北当代艺术馆,中国台北
吴少湘&蒋朔,玩偶与面具,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印尼雅加达;新加坡当代美术馆,新加坡
吴少湘&蒋朔,红VS 绿,维尔纳博格艺术博物馆,奥地利柏莱堡
一路向钱,万玉堂画廊,中国香港;台北当代艺术馆,中国台湾
收藏(选录):
Megawati Soekarnoputri艺术收藏,印度尼西亚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