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摊计划”由拜德雅图书工作室发起,致力于人文社科新书联动宣推。同时,我们在微店专门辟出用于分销相应图书的“PAI书摊”,旨在让读者与书更好地相遇。目前,已有29家出版机构加入:大雅、鹿书、三辉、六点、精神译丛、光启书局、新民说、我思、鹦鹉螺、湖岸、斯坦威、领读文化、艺文志、薄荷实验、后浪、重庆大学出版社、万有引力、东方出版中心、世纪文景、明室、新经典、七楼书店、文化发展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微言、乐府、纸上造物、长江文艺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十分欢迎更多出版机构一起来玩,详情请加微信lonzr25咨询(添加时请务必注明“书摊+出版机构名”)。
今日推送#书摊计划#第74期:明室新书《在绝望之巅》(E. M. 齐奥朗著,唐江译)。
以下是此书书摘。
论真情流露
为什么我们不能保持内心的封闭?为什么我们追求表达和表现,努力传达出我们宝贵的心意或“意义”,拼命尝试着组织一场终究无法掌控的混乱过程?只是臣服于我们内心的流动不居,而无意将它客观呈现,私密而纵情地沉溺于我们内心的骚动和挣扎,难道不是更有创造性?那样我们就会更为强烈地体会到精神体验全然内在的成长。各种各样的真知灼见就会在丰饶的沸腾中融合滋长。一种既真实又有精神内涵的感受,就会像波浪或乐句的涌动一般诞生。被自我所充满,不是因为骄傲自大,而是因为内心富足。被一种内在的无限感所折磨,这意味着活得如此炽烈,以至你觉得自己就要因生命而死。这种感觉是如此罕见而怪异,以至我们在经受它时会放声大叫。我觉得我可能会死于生命,于是我问自己,为此寻求解释是否有意义?当你全部的心灵过往伴着极度的紧张在你心中震颤,当完整存在的感觉将已然埋没的体验重新唤醒,让你失去了正常的节奏,你就会在生命的高峰被死亡迷住,却体会不到通常与之相伴的恐惧。这种感受就像恋人们在幸福的巅峰体验到的那种感受,在他们有转瞬即逝但强烈的死亡预感的时候,或者在背叛的预兆萦绕着他们萌芽的爱情的时候。
很少有人能将这种体验忍受到底。压制需要客观呈现的东西,封锁爆炸性的能量,一向极其危险,因为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人再也遏制不住这股压倒性的力量。然后是过度充实导致的沦陷。总有一些体验和执迷是人所无法忍受的。对此直认不讳才能得到救赎。恐怖的死亡体验,假如留存在意识当中,就会导致毁灭。假如你把死亡宣之于口,那你就拯救了一部分的自我。但与此同时,你真实的自我当中,某些东西也会随之消逝,因为意义一旦客观呈现出来,就会失去它们在意识中葆有的那份真切。这就是为什么真情流露代表着主体性的散发;它从个人无法遏制、需要不断表达的精神沸腾中,散发出一定的数量。真情流露意味着你不能保持内心的封闭。客观呈现的需要越是强烈,袒露出来的情感就越是刻骨铭心、厚重而强烈。痛苦或恋爱的人为什么真情流露?因为这两种状态尽管性质和方向有所不同,但都是出自我们的存在最深邃、最隐秘的部分,出自主体性这一坚实的核心,如同出自辐射地带。当一个人的生命和着最精妙的节律脉动,这种体验强烈到它汇集了这个人个性的全部意义时,他就会变得真情流露。这时,我们的独特之处就会在颇能传情达意的表现中得以体现,这种表现会令个体上升到普世的层面。最深刻的主观体验同时也是最具普世性的,因为人正是经由这些才触及生命的本源。真正深入内心才会获得的普世性,停留在外围的人无从企及。对普遍性的庸俗解释,说它是这样一种现象:只是量的扩张,而非质的包罗万有。这种解释将真情流露视为无足轻重的低级现象、内心反复无常的产物,它没有注意到主体性传情达意的手段所展现出的非凡新意与深度。有些人只在人生的紧要关头才变得真情流露;有些人只在濒死的痛苦挣扎中才变得如此—在他们的全部过往陡然闪现在眼前,给他们带来瀑布般剧烈冲击的时候。
许多人在有了一些至关重要的经历—那时,他们内心的动荡不安终于爆发—之后变得真情流露。这样的人通常倾向于讲求客观、缺乏个性,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现实,一旦他们变成爱情的俘虏,就会体验到使他们的全部心智资源得以真实呈现的情感。恋爱时几乎人人能诗,这一情况表明,抽象思考的资源过于贫乏,远不足以表达他们内心的无限丰沛;内心情感的抒发只有通过流动不居、非理性的素材,才能得到恰如其分的客观呈现。痛苦的体验与此相似。你从未察觉在你体内、在这世间隐藏着什么,你心满意足地生活在事物外围,突然,那些仅次于死亡的痛苦体验攫住了你,将你带往一片无比复杂的领域,你的主体性在那边的巨大旋涡中颠簸不休。经由痛苦变得真情流露,意味着实现内心的净化,这样一来,创伤将不再只是没有深层原因的外在表现,也将开始融入你存在的实质之中。痛苦的真情流露是用血肉和神经唱出的歌。真正的痛苦始于疾病。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有表露性情的品格。只有那些在可耻的麻木中长大的人,才会在生病时依然无动于衷,从而错过疾病带来的性格深化。这样的人若不经受一次彻底的疾病之苦,就不会变得真情流露。偶然发生的真情流露源于外部因素;一旦外部因素消失不见,他们内心的回应也会一道消失。内心若是没有些许癫狂,就不会有真正的真情流露。重要的是,在所有的心理疾病形成之初,都有一个真情流露的标志性阶段,此时,所有常见的藩篱和限制统统不复存在,让位给那种最丰饶、最富创意的内心的陶醉。精神错乱初期诗兴勃发的特点由此得到了解释。因此,疯狂可以视为某种真情流露的突然迸发。有鉴于此,我们应当撰文颂扬真情流露,而不应颂扬愚行。真情流露的状态凌驾于习俗和体制之上。奔涌的液体遽然袭来,将我们内在生命的所有要素一举融化,创造出一种饱满而激烈的节奏,一场完美的交融汇聚。与僵化的形式和框架遮没了一切的高雅文化相比,真情流露的模式表现得粗鲁不堪。其价值恰恰在于其粗野的品格:它不过是血、真情与火而已。
绝望与怪诞
在形形色色的怪诞中,我发现根植于绝望的怪诞更不同寻常、更复杂。其他形式的怪诞强度较弱。重要的是要注意,若是没有强烈的感受,怪诞是不可想象的。还有什么强烈感受能比绝望更深邃、更有机?怪诞只会在非常消极的状态下出现,此时生命活力的缺乏会引起巨大的焦虑;怪诞是对消极的提升。
当一个人面部的形状和线条被扭曲成奇形怪状时,当他的眼神随着遥远的光影变化时,他的思想也会经历类似的扭曲变形,在那副野兽般的痛苦怪相里,有一种趋向消极的疯狂投入。真正强烈而无可挽回的绝望,只能用怪诞的表现方式来客观呈现,因为怪诞是对安宁的绝对否定,那种纯净、明晰和清醒的状态,与绝望的混乱和虚无截然不同。你可曾在度过无数不眠之夜之后,对镜自照,体会到那种残酷而惊人的满足感?你可曾经受过失眠的折磨,那时你整夜清点着过去了多少分钟,那时你在这个世界上感到孤独,那时你的戏码似乎是历史上最重要的,而历史不再有意义、不复存在?那时,最可怕的火焰在你心中滋生,在一个只为成就你的痛苦而造就的世界里,你的存在显得独特而孤立。你一定得感受那些时刻—它们就像痛苦一样不计其数、无穷无尽,这样你才能在对镜自照时,看到一副清晰的怪诞形象。那是一副完全紧张的形象,在紧张的怪相上平添了在可怕的黑暗悬崖边上挣扎之人的恶魔般诱人的苍白。这副绝望的怪诞形象,不就像一处险境吗?它就像深不可测的深渊旋涡,有着包容无限的诱惑,就像宿命那样令我们臣服。如果人能投身无限的虚空,就此死去,那该多好!源自绝望的怪诞的复杂性在于,它能表明内在的无限性,能产生最大张力的爆发。这种强烈的痛苦,怎么可能呈现为令人愉悦的弧线和形式上的纯洁?怪诞从本质上否定了古典,以及任何一种风格、和谐和完美。
任何了解形形色色内心戏剧的人都清楚,怪诞隐藏着隐秘的悲剧,将它们间接地表达了出来。见过自己丑怪面容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他永远都会害怕自己。绝望之后是痛苦的焦虑。如果怪诞不把恐惧和焦虑化为现实,它还会做什么呢?
什么都无法解决的世界
除了死亡这唯一一件确定无疑的事,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无可怀疑的?又要怀疑又要活下去—这是一个悖论,但算不上悲惨,因为怀疑不像绝望那么强烈、那么折磨人。抽象的怀疑—人只是部分参与其中—更为常见;而对于绝望,人是全副身心地参与其中。哪怕最拖累身心、最严重的怀疑,也达不到绝望的强度。与绝望相比,怀疑的特征就是一定程度的浅尝辄止和流于表面。我可以怀疑一切,可以冲着世界露出轻蔑的笑容,但这并不妨碍我吃饭、安睡、结婚。在绝望中—绝望的深度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明白—只有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这类活动。在绝望之巅,谁也没有睡觉的权利。所以真正绝望的人无法忘记自己的悲剧:他的意识将主观的苦恼那份痛楚的真实维持如初。怀疑是为难题和事情感到焦虑,源于所有的大问题无法解决的特点。如果这类问题得以解决,怀疑就会转变成更为正常的状态。在这方面,绝望者的情况截然不同:就算所有难题都解决了,他的焦虑也不会有任何减轻,因为他的焦虑是出自他本人的主观体验。绝望就是这样一种状态:焦虑与不安,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存在。绝望中的人不会被“问题”所困扰,而是会遭受内心的痛苦和火的折磨。遗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无法解决。但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任何人会为此自杀。在我们的存在当中,理性的焦虑在所有的焦虑中占了太多的分量!所以我才更喜欢被内心的火烧灼、被命运折磨的戏剧性生活,胜过沉迷于抽象的理性生活,抽象并不能吸引我们主体性的本质。我鄙视抽象思考里没有危险、疯狂和激情。思想是何等丰盈、活泼、热情!真情实意就像泵入心脏的血液一样,滋养着它!观察这个戏剧性的过程是很有趣的:人们原本只在意抽象和事不关己的问题,公正无私,浑然忘我,一旦他们经历了病痛,就会思考起他们自己的主体性和存在方面的问题。积极而客观的人没有足够的心智资源,把他们自己的命运变成一个有趣的难题。人必须走下内心地狱的所有台阶,才能把个人的命运变成一个主观却普世的难题。如果你没有被烧成灰烬,那你就能真心实意地进行哲学思考了。只有在你都懒得鄙视这个充满无解难题的世界时,你才能最终达到个人存在的优秀水平。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你有什么特殊的价值或优点,而是因为你除了自己的痛苦,对其他东西都不感兴趣。
火焰的美
火焰的美在于其奇异的变幻,超越了所有的比例与和谐。它们那透明的闪耀同时象征着优雅和悲剧、纯真和绝望、悲伤和快感。它们那灼烧的透明,有着伟大净化的轻盈。我希望那炽热的超验能将我抱起,扔进火海,在那里,被它们细腻而诱人的舌头烧灼,我会欣喜若狂地死去。火焰的美营造出一种像曙光一样纯洁而崇高的死亡幻觉。无形无质,在火焰中死去,就像轻盈而优雅的翅膀在燃烧。只有蝴蝶在火焰中死亡吗?那些被他们体内的火焰吞噬的人呢?
一切都无关紧要
一切皆有可能,但一切皆不可能。一切都被允许,但同样,一切皆不允许。无论我们走哪条路,都不比别的路好。无论你是否有所成就,是否有信仰,都是一样的,正如不论你是发出哭号还是保持沉默,都是一样的。凡事都有解释,却又没有解释。一切都既真实又虚幻,既正常又荒谬,既辉煌又平淡。没有什么东西比其他一切更有价值,也没有什么想法比其他任何想法更好。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人的伤心事而悲伤,因为一个人的快乐而喜悦?我们的眼泪是来自欢愉还是痛苦,有什么关系呢?爱你的不幸,恨你的幸福,把一切都掺在一起,混为一谈!做一片在空中飞舞的雪花,做一朵漂流而下的花!在你不必要的时候有勇气,在你必须勇敢的时候做个懦夫!谁知道呢?也许你依然是赢家!就算你输了,又真有什么关系吗?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可以赢得的吗?所有的收获都是损失,所有的损失也是收获。为什么总是期望有明确的立场、清晰的观点、有意义的话语?我觉得对所有向我提出或没有提出的问题,我似乎都应该喷出火焰,作为回应。
○●○●
相关推荐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