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2022年9月4日,“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作为艺术馆的开馆展,此次展览由高一轩(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汪莎(艺文力创办人)出品,卢征远担任策展人,于黎曼担任执行策展人。展览共邀请50多位艺术家,汇集国画、油画、版画、影像、数字、雕塑等多种艺术类型,从不同角度呈现当代艺术创作者对山的觉察、感悟与表现。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展览呈现的作品,不仅有对传统山岳文化和世界观的感悟与延续,也体现出现代人对山川自然新的联想、移情与表达,同时也不乏有使用当代艺术创作手法和新媒体技术对传统艺术对象的再创作。这些不同的想象与表达,多元的艺术面貌又共同绵亘成整体的当代山岳意象,汇聚为一种感性与理性、传统与现代互通共鸣的意境。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位于西山环抱中的檀谷慢闪艺术馆,展厅的空间不大,但策展团队在展览的策划中用了很多心思,进入主展厅,迎面而来的是铺满地面的草丛,满眼的绿色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草丛中时不时蹿出的小兔子,伴随着蝈蝈、蛐蛐的叫声,整个展览空间弥漫着自然的气息和生机;置身于这样的空间之中,再抬头欣赏艺术家们创作的以“山”为主题的作品,更具有代入感,观众可以在展览中同时获得身体和精神体验的双重满足。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策展人卢征远


策展人卢征远讲到,檀谷慢闪艺术馆很有特色,展厅外部是自然之山的环抱,而展厅内部是艺术之山的充盈,内外呼应之下,他希望能够营造出我们对山的想象。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向山而行”,卢征远引用禅宗史书《五灯会元》中禅悟三个阶段说明他对山的理解: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

 

“古人对山岳的审美体验也有着类似的过程,这种情感投射首先来源于眼睛的观察,后发自于身体的体验,最终作用于心灵的感悟。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挡不住人心对诗意与精神家园的向往,‘向山而行’,也是向心而行、向美而行,向真而行,从减法的至虚,至内心的入静,终于在现实中通透心明。而艺术便是其中的媒介与路径,通过视觉的美的体验,引导观众寻找达成心灵归属与自我实现和谐共存的精神一隅。”卢征远说。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展览出品人汪莎


展览出品人汪莎在发言时回忆了两年前初来檀谷的印象,并引用了已故人本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先生的话:“地方是一种物体。地方和物体定义了空间,并使其具有了几何特性。一旦空间获得了界定和意义,它就变成了地方。”

 

在汪莎看来,山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谈到山,大多数人都是心生向往。因此,整场展览可以看做是一件能够与公众达到通感的公共艺术,展览现场的植物为观众提供了关于山的经验和想象;草丛中躺卧的雕塑,兔子、蝈蝈、曲曲,以及挂在树上的耳机,都是为了给观众提供一种共情的可能,唤醒大家关于山的经验、记忆。

 

同时,汪莎也提出了对于未来展览的期待和构想:“我们更多思考的是展览与公众之间关系的更多可能性,未来展览现场会放置一些小凳子,观众可以坐在草丛中间,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观看作品,这种观展的体验和方式,对当下的公共艺术来讲,将其边界延展的更为开放,我们很难界定这是一场绘画展览还是公共艺术展,我们更希望它是一场公共艺术行动。”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展览出品人/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一轩


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一轩也是此次展览的出品人,对他而言,北京的西山最有灵性,特别是日落的时候,常给人一种王维《山居秋暝》诗句中所描绘的轻松感。

 

同时,作为慢闪公园的创办人,高一轩将位于京西的檀谷·慢闪公园定义为:“城市的出口、自然的入口”, 他希望这里成为城市居民“附近的远方”。在他看来,檀谷的运营具有很强的策展逻辑和内容逻辑在其中,而檀谷慢闪艺术馆是内容生产中很重要的空间载体。它处在慢闪公园之中,既有慢闪公园所带来的潮流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交属性,也赋予了慢闪公园精神属性。

 

高一轩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艺术家可以来到檀谷,从事内容生产和创作,让内容能够自然的从檀谷生长出来。让生活更加艺术化,审美更加刚需化,让我们的身心皆可在这里得到安顿。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艺术家王少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艺术家王少军是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之一,在发言中,王少军表示:一个画家的感受只是一条线性的演变,而当5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一个关乎山的命题时,就会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并从而引发观众对于自然和生存环境的关注。

 

而谈到此次参展感受时,王少军也提到此次展览给了他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来艺术馆需要过穿山隧道,当车子逐渐远离城市,穿过几座隧道之后来到艺术馆,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当下的生存环境之中,这种体验尤为难得。”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所所长、著名艺术家刘庆和


本次艺术展还邀请了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所所长、著名艺术家刘庆和,他曾创作过《妈妈》《大娘》《写生》《有刺》等作品。在他的创作中,观众能明显感知到一种由社会飞速进程所造就的瞬时回忆。本次艺术展也展出了他的作品《红漫天》。

 

在发言中,刘庆和这样谈到:“来到这样的群山环抱的美术馆心情很好,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作品与环境相呼应。在没来之前觉着这里的美术馆很远,但真正来了之后,在这样的一个环境氛围和好心情中,也就不觉得远了,艺术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

 

此次青绿无边·向山而行艺术展汇集了50余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通过不同艺术类型的作品,传递了中国艺术家的山岳情怀和对山川自然的想象。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0月25日。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参展艺术家   (按照拼音首字母排序)
安德生 / 陈亮 / 陈淑霞 / 程保忠 / 董功 / 范明正 / 韩修智 / 黄方启 / 黄可一 / 黄莎莉 / 黄世华 / 季承禹 / 姜吉儿 / 金小尧 / 靳骐沣 / 康蕾 / 雷建华 / 李寒笑 / 李锐 / 李萧禾 / 梁智龙 / 刘庆和 / 卢征远 / 陆璐 / 吕文婷 / 倪政鹏 / 牛继钊 / 任剑 / 孙亮 / 谭勋 / 王岱山 / 王刚 / 王宏州 / 王琦 / 王少军 / 王希民 / 王鑫焱 / 邬建安 / 文亮 / 夏理斌 / 肖芳凯 / 彦风 / 于凡 / 张从云 / 张瀚 / 张姗姗 / 张子卉 / 周栋 / 周海峰 / 朱兴国
展期
2022.09.04-10.25
展览地点
北京·檀谷·慢闪艺术馆

部分展出作品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陈淑霞《三绿》,2014 布面油画 80 × 110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邬建安《面具—琉璃》,2018 水牛皮,烤漆,丙烯 255 × 200 × 10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董功《定都阁山顶剧场》,2021 54 x 77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韩修智《游船者》,2020 木板纸本丙烯 53 × 73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黄可一《20180609笔触与石头02》,2018 综合材料 50 × 80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范明正· 赵艳婷 《处处惹尘埃》180×10cm 2022 综合材料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康蕾《青山》,2022 实木、丙烯 82.5 × 56 × 5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刘庆和《红漫天》,2021 纸本水墨 50 × 115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牛继钊《虚构的剧场》,2021 油画、丙烯、蛋彩 150 × 260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王刚《重山》,2020 纸本水彩 55 × 75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王宏州《凌》,2021 绢本水墨 62 × 72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王少军《金色的博格达峰》,2012 水彩 28.3 × 19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程保忠《静水临悠》,2020 纸本水墨 104 × 65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彦风《观·山水》,2014 数字影像 尺寸可变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陈亮《焉支山》,2000 木板坦培拉 20 × 8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于凡《梦者》 雕塑尺寸:60 × 22 × 16 cm 底座尺寸:80 × 40 × 9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张子卉《忘之》系列,2015 宣纸水墨 75 × 31 cm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周栋《白房子》,2019 布面丙烯和矿物质色粉 260 × 180 cm

 

& 更多精彩阅读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中英文)12月!成都!第2届中国数字艺术博览会(成都)启动暨作品征集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田野双年展引发热议,探讨艺术如何赋能乡村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被“活”的《千里江山图》美哭了,春晚最美节目之一,这才是华夏民族的文化自信!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香港故宫开馆倒计时!914件文物166件国宝珍品,晋唐宋元书画重磅呈现

展览现场 |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崇真艺客

人物推荐 | 王冰的《凤凰涅槃》:抒情未来主义 @ 数字艺术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