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展艺术家
Young Artist
貟鹏晨
Yun Pengchen
1996年生于山西大同,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艺术履历
Artistic Biography
2022 澳门美高梅项目 (进行中) 参与设计制作新媒体艺术秀场;
2021 上海迪士尼项目 机械装置设计落地工作;
2021 山西平遥古城项目科技体验馆展陈设计;
2020《假如一周工作六天,剩下一天刚好布展》 二月房 北京;
2020《 NUN 》北京前波画廊付小桐展览 视觉设计。
新技术的产生无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大力量,但是反观今日,因为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也促成地球生态圈的困境。
钢铁:当代社会不可替代的物质,经过严格的工业生产从铁矿石和焦炭中提取出来。粉色,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是一个谱外色,是调和出的色彩,携带了人类文化赋予它的独特信息。工业文明成为人类为地球创作的第二自然。
影像作为这个生态圈的见证者,将扮演着发现与解释的角色,可以随时重新定义这个系统,新的定义改变人类的感官方式,我们拭目以待。
——策展人 赵 蓓
作品推介
Work Promotion

《 环铁,绿幕,汗毛还有厨师长 》 局部
我目前的兴趣点是数字艺术。数字艺术是一种技巧和概念,一个在数字、文化、历史、科学的艺术领域不断变化的名字。作为使用和为数字媒体制作的艺术品,包括互联网、数字成像或计算机控制的装置。所以现在来说,很多内容都可以称作数字艺术。
数字艺术内容庞杂,但是还是能总结出多个特征:物质性materiality、具身化embodiment、赛博格the cyborg、混合性hybridity、交互性interactivity、叙述性narrative、界面性interface。
我的重心是在叙述性、混合性上,及遵从一定的叙事逻辑杂糅不同的视频动画平面艺术,用来模糊物质和虚拟世界,是艺术中的门类交叉实践。对于数字艺术或者数字技术来说,具身化、赛博格、交互性才是我感兴趣的点,同样也是我觉得最能够有所突破的方向。

《 环铁,绿幕,汗毛还有厨师长 》 局部

《 坏细胞 》
这两件作品是通过计算机的基础架构,配合相应的软件合成的。但是思维逻辑并不是数字编程那套,还是基于我个人的美学意识处理的结果。我是会更倾向于这样的创造方式。两点原因:一是我本身是学纯艺出身,习惯用美学和概念作为创造根源;二是我的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我会希望未来我不再是这样的创造方式。
两件作品都在强调一种存在的合理性,而这不是我在制作开始就会考虑的。制作过程中会有一些干扰因素去影响创作的走向,我并不排斥这些因素。相对放任的处理,然后在某些关键节点人为干预。我希望我的内容整体不带有私人情绪。不那么容易看出作者的态度,甚至是没有态度。这也是作品的核心,任由电脑去处理图像,而我需要做的则是给出判断。基于这样的概念,我的作品存在的合理性便自然的成为作品的重点。图像则是我判断的情绪化处理。
另外我要引入游戏的概念,如果要形容我的创作过程,那我希望比作成对游戏的内测。是不断的去寻找bug,而找到问bug后不是去消灭,而是把bug看成是新的创作方向。同时我也很清楚不断会有新的bug出现。如何处理这些bug才是艺术创作中兴奋的点。

《环铁,绿幕,汗毛还有厨师长》影像装置
四频影像,金属架,营养土,无盆绿植
时长:1'05'' 0'53'' 1'10'' 1'00''
《坏细胞》影像装置
三频影像,营养土,木箱,聚氨酯泡沫
时长:1'34'' 1'35'' 0'50''
艺术家对话
Exhibtion Talk
你是如何从架上绘画转入“艺术装置设计”和“新媒体创作 ”的?
不是很好说,我涉及的媒介很多,架上,影像,动画,装置,数字媒体。我这几年都有成体系的尝试,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我更习惯从社会实践来进行切入。
就比如架上是在我本科学院时期;随后在画廊工作后便偏向于影像动画平面这类;而在科技公司则侧重装置和数字媒体。倒不是因为工作性质决定我创作媒介的转变,其实还是兴趣使然,因为我对影像艺术感兴趣,便寻找能让我这样做的工作。因为我对数字艺术感兴趣,便寻找可以做这类工作的岗位。因为我本身是个很懒散的人,这样能让我主动或被动的从事相关的工作,而因为我是从自己的兴趣去下手,所以每次的工作还算满意。
但我现在从事装置与数字媒体,不代表之前的经验我就摈弃掉。比如学院时期的架上让我对图像和感受有了系统的认识,从而在后续的影像动画创作以及现在的装置和数字媒介创作中起到异变的作用。
你是如何看待你作品中“电脑粒子”的?
其实这些都只是视觉表现,重点在乎的是观念,基于计算机生成的图像,这不是新鲜的东西。粒子也是一个手段,因为它好操控,够灵活,先有点再有线最后是面。所以粒子是一个初始,它可以组合出不同形态。当我不用粒子换成其他图像也是可以的,不会碍事。
展览现场
The Exhibtion



正在展出

“微观之妙”⊙细胞,生命的集体叙事
The Idea of Micro Cells,The Collective Narrative of Life
展览时间:2022.8.13--10.13
展览地点:西安SKP 文苑10F
(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西安SKP)
学术顾问 武小川、王媛
策展人 赵蓓
执行策展 邢茜
参展艺术家
张材嘉、张华、貟鹏晨、王雪飞
展览执行
郝希瑞、薛雅君、刘露林、周丹
主办
SKP RENDEZ-VOUS、西安当代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关于展览
2022西安当代美术馆优秀青年艺术家推广项目--“微观之妙”⊙细胞,生命的集体叙事”即将于2022.8.13--10.13在西安SKP 文苑10F展出。本次展览是由西安当代美术馆、SKP RENDEZ-VOUS、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共同主办,呈现了4位由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培养的90后新锐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涵盖数字绘画、实验水墨、综合材料绘画、影像装置等多种形式,通过展览向人们固有的关于“微观与宏观”的理解进行挑战,催生新的“实验精神”。同时,联合SKP RENDEZ-VOUS给予青年力量更多面向公众的机会,为城市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系列活动
先验的觉察:微观之妙
2022.8.13(周六) 14:30-16:00
活动形式:讲座分享
嘉宾: 赵蓓、邢茜
“无界Z世代”--数字绘画艺术工作坊
2022.9.3(周六)15:00-17:00
活动形式:工作坊
嘉宾:王雪飞
当代艺术与乡村共生共存—以关中忙罢艺术节为例
2022.9.4(周日)14:30-16:00
活动形式:讲座分享
嘉宾:武小川
城市·社区·新型公共艺术
2022.9.4(周日)17:00-18:30
活动形式:对谈沙龙
嘉宾:王檬檬、茹雷
后续活动请关注公众号信息。
观展交通
观展时间 Open time:
周一至周日 10:00-22:00
10:00am-22:00pm(Monday to Sunday)
建议交通线路
Recommended Public Transport Lines
地铁二号线永宁门站C出口步行直接到达;
Metro:Line 2 to Yong Ning Men,Exit C
Get off at Yong Ning Men Station, Line 2, way out from Exit C, walking directly to the site
公交线路:6路、11路、16路、23路、26路、29路、31路、35路、36路、40路、46路、184路、187路、203路、204路、208路、215路、216路、221路、222路、239路、258路、311路、405路、512路、600路、605路、608路、609路、616路、701路、800路、游7路、910路至南门站下车步行即可。
BUS LINE: NO.6/11/16/23/26/29/31/35/36/40/46/184/187/203/204/208/215/216/221/222/239/258/311/405/512/600/605/608/609/616/701/800/7/910 to Nanmen statio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