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月将至,又是一年。自古以来,中秋都是凝聚了人们极致浪漫遐想的节日。
佳节已至,有美酒佳肴相衬,这八月十五才算是过了个圆满。“秋暮夕月”一俗自古有之,夕月,也就是拜月,人们设下香案,摆上月饼、红枣等各色果品点心,静待月色开张,静待互诉衷肠。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伴着姣姣月色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将三幅馆藏佳作送与大家。
01.《夜阑人静》 沈柔坚
中华艺术宫馆藏

中秋之时,季候宜人,于夜兴阑珊时倚窗赏月,也不失有一种独处的怡然自得。
杰出版画家沈柔坚这幅《夜阑人静》便刻画了月明之夜的阳台景色,大幅蓝色块面为作品奠定了清新的基调,白色的圆月挂于空中,画面氤氲着浪漫而特殊的中秋氛围。黄色竹帘与竹椅上下呼应,红色的栏杆和绿色的树叶点缀出丰富的色彩层次。
沈柔坚最常用红、黄、蓝色的强烈对比,突出视觉感受,此作中色彩之间的有机协调,表现出浪漫恬静的视觉效果。沈柔坚的版画作品较多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为主,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了其他风格的尝试。此作便是沈柔坚对清新的小品画的探索,通过色彩间的搭配与组合,以及巧妙的构思设计,创造出充满浪漫气息的版画风格。
02.《清香》 关良
中华艺术宫馆藏

暑热消退,西风微凉,草木茂盛尚未见零落,一切都散发着成熟的芬芳。月圆之下,一些属于秋天的花朵也一一盛放。
艺术名家关良所作这幅《清香》便描画了一捧初秋的瓶花。青翠的瓷瓶中装有簇簇花束,红、黄、白三色花朵或大或小、或浓或淡交相呼应,艳丽动人。红花明艳盛开枝头,干枯的用笔丝毫不减花朵的娇容,配以数笔枯枝和墨叶更显初秋时节花朵凋零前的至美。浅淡的墨线勾勒百花隐藏其后,疏黄点点散落其间,似有一股桂花清香之气飘逸而来,尽显淡雅之格调。
03.浦江畔 青山下 星空里
记上海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卢治平 中华艺术宫馆藏

从古至今,月不仅是寄情感怀的永恒载体,也见证着人类科技的世纪飞跃。上海作为重要的科技城市,为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中秋之夜,除了赏月宴饮,也是时候回首那些月光之下的伟大瞬间。
此幅版画作品分为蓝、黑、白三种色块,用特殊构图讲述着上海与航天事业的故事。画面最下方为坐落于浦江畔的上海标志性建筑,代表着上海坚实的科技力量;随着云层延伸,火箭在群山之间发射升空,越过代表着重重困难的黑色山脉,直至飞向悬于蓝天之中的圆月。
铸国之重器,赴星辰之约。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位于上海浦东张江园区,筹建14年成果斐然。在2017年末,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可谓探索宇宙的重磅炸弹。从过去几年才发射一颗卫星,到现在一年可以发射15颗到20颗卫星;从卫星平台研制“跟跑”欧美国家到“领跑”世界,正是因为科学家们不断突破现有技术,属于中国的科技奇迹才能更加圆满。
编辑:王璐 | 主任编辑:吴雯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