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演出
色彩·幻想
孙榆桐钢琴独奏音乐会
One-Man-Show Classical Recital Series
Yutong Sun Piano Recital
时间|Date & Time
2022/9/13-14(周二Tue./周三Wed.)19:30
地点|Venue
上海大剧院·别克中剧场
Buick Theatre, Shanghai Grand Theatre
票价|Tickets
¥80/180/280/380
购票入口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购票
大剧院小程序
官方购票
大麦 | 猫眼 | 美团|大众点评|票星球
官方授权票务渠道
曲 目 ✦
Programme
(一)
9/13
卡尔·维恩:五首钢琴小品
舒曼:C大调幻想曲
——中场休息——
巴赫-布索尼:恰空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
Carl Vine Five Bagatelles
Schumann Fantasy in C major
——intermission——
Bach – Busoni Chaconne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7
(二)
9/14
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Op.35
肖邦:幻想曲 Op.49
——中场休息——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Chopin Piano Sonata No.2, Op.35
Chopin Fantasy in F minor, Op.49
——intermission——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曲目、艺术家及时长信息或有变动,请以现场演出为准*
* All information on programme, artists and duration is subject to change *
Reviews
评价
“孙榆桐不仅是一位钢琴家,他更是一位真正的音乐家。”
——钢琴大师邓泰山
“孙榆桐所演绎的波兰舞曲,在始终保持基本节奏的前提下注入了微妙的速度变化,让音乐庄重且富有质感。”
——英国《留声机》杂志
艺术家简介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向下滑动查看
今晚,青年钢琴家孙榆桐将展开沪上首演,登上“一个人的古典”舞台连演两场,献上两套重量级曲目中的第一套:卡尔·维恩《五首钢琴小品》、舒曼《C大调幻想曲》、巴赫-布索尼《恰空》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在不同的调性色彩与奏鸣曲、幻想曲、舞曲三种体裁形式的交织中引导我们进入钢琴的幻想。
音乐会之前,孙榆桐为两场音乐会的观众特意撰写了曲目介绍,用他个人化的笔触为音乐会书写引子。
卡尔·维恩《五首钢琴小品》
Carl Vine Five Bagatelles
该作品于1995年为澳大利亚国家艾滋病慈善募捐晚会而作。每首小品均有其独特性格及音色。爵士乐的韵律以及轻音乐般的和声进行在维恩笔下以严格却不刻板的传统古典作曲技法天衣无缝的结合起来。全曲以“挽歌”(为无辜受害者而作)结尾。
舒曼《C大调幻想曲》
Schumann Fantasy in C major
该曲创作于1839年,被广泛认为是他创作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舒曼于1836年起开始构思,并于1839年出版。期间,他曾数次更改作品标题。起初,舒曼计划创作一首奏鸣曲,而后又将取名改为“诗集”(Poems)。最终,在作品即将出版的前一刻,舒曼将其命名为《C大调幻想曲》。
这部作品深受贝多芬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曲目中大量对贝多芬作品的引用,其第一乐章对奏鸣曲式的再创作更像是对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呼应。事实上,筹备建造贝多芬雕像是舒曼创作该部作品的主要动机。
整首幻想曲分为三个乐章,出人意料的以属音开始的第一乐章奠定这部作品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连绵不绝的白色噪音般的十六分音符烘托出了热情第一主题,而之后第二主题的升四度动机则预示了之后出现的Im Legendenton(传奇音调)。在激情洋溢的再现部后,乐章以温柔得近乎于叙述似的喃喃中结束。
进行曲般的第二乐章虽并无过多地展现多样且戏剧性的作曲技法,其简单的结构却也最直接表现了年轻的舒曼极度热情的性格。如梦般的末乐章最为贴近其“幻想曲”的立意,即似是对过往的回溯,又似是对未来的憧憬。
巴赫-布索尼《恰空》
Bach – Busoni Chaconne
由钢琴家、作曲家布索尼改编自巴赫第二号无伴奏小提琴帕蒂塔末乐章。该曲创作体裁为变奏曲式,作品围绕着开头八小节的主题进行了多次变奏,三拍子的“恰空”舞蹈节奏完美的衔接并贯穿了整首乐曲。
其对原作中线性旋律的削弱及管风琴般的宏伟的柱状和声至今仍不被一些钢琴家和乐评人所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布索尼以其精密的乐思及对原作深刻的理解,在不破坏原曲情感主旨的基础上给予了该作品展新的诠释。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7
创作于1942年,著名的三首“战争”奏鸣曲之一。作品由钢琴家李赫特于1943年1月18日首演于莫斯科。此时的苏联首都刚经历过战争的摧残,而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仍在继续。普罗科菲耶夫以他特有的幽默及讽刺,表达了他在这场残酷战争中的所闻所感。
作品以奏鸣曲形式分三个乐章展开。
第一乐章:不安的快板。以锯齿状线条的旋律开始,中间夹杂着军队进行曲般的柱状和声,令人不安的第一主题被相对抒情且歌唱的第二主题所中和,之后的展开部第一主题的动机再次出现,在作曲家以及不和谐的和声将乐章带入到再现部之后,抒情主题再次回归,而乐章最终仍以压迫感十足的第一主题收尾。
第二乐章:抒情的行板。乐章开始时中音区的优美的旋律似乎参杂着一丝消极。在相对和谐的和弦进行中,盘互交错的复调式的作曲技法将乐章带入到高潮,钟声般的动机在此时出现。随着该动机的渐弱,乐章终以呼应开头主题的方式结尾。
第三乐章:急板。托卡塔似的末乐章充满着爵士乐般的节奏与韵动。从头至尾不间断的切分节奏为整部作品带来了充满效果且戏剧性的结尾。
✦
“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演出
ONE-MAN-SHOW Classical Recital Series
2022.9.13-14
色彩·幻想
孙榆桐钢琴独奏音乐会(少量余票)
2022.10.12
夜与梦
周正中&陈默也德法艺术歌曲音乐会(正在热售)
2018年诞生的新品牌“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演出,源自上海大剧院多年来的“青年艺术家系列”,邀请世界各地的新生力量和圈内大师,“以独奏、独唱、独舞、独角戏”等为主导,着力于挖掘高品质、高品位、有内容的“宝藏”艺术家和值得聆听、上演不多的曲目。不止于名家名团,“一个人的古典”致力于为比赛获奖青年选手、圈内知名、但大众知名度不高的演奏大师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构建更开阔的演出市场,同时也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享受到高品质、低票价的演出,感受艺术带来的启迪。
执编 菲儿|视觉 江一宁|责编Maurice
-END-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