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NG剧场 演出推荐
由上海大剧院运营管理的YOUNG剧场已于九月初正式与大家见面。开幕演出季“光合原动力”单元上演的舞蹈剧场《盛会》和无障碍表演剧场《午夜电影》,将打破语言、文化、身体、年龄与地域的壁垒,开启剧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无边界通道。


阅读提示:
《盛会》演出介绍约2818字,
使用读屏软件听读大约需要8-9分钟。
低视力伙伴可以调整字号大小,便于查看。

《盛会》上海版剧照 ©魏志杰
《盛会》(GALA)是法国著名编舞家杰罗姆·贝尔(Jérôme Bel)团队于2015年创作的作品。自首演以来,该作品先后于比利时、德国、法国、奥地利、葡萄牙、加拿大、瑞士、新加坡、英国、巴西、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在地演出,广受赞誉,目前仍以它适用范围极广及可激发多样艺术形式的灵活框架,受到世界各国表演艺术行业的青睐。

《盛会》舞者定妆照 ©Véronique Ellena
此次,新版《盛会》持续聚焦舞台多样性与包容性,从上海本地招募20位舞者,他们中有专业舞者、演员,还包括儿童、青少年、艺术体操、身体障碍者等多元演员。《盛会》采用“集体艺术的形式”,对那个高高在上的“舞台”发起挑战。通过这场盛会,艺术家鼓励每一个平凡之人,哪怕通过“不标准”的肢体动作,也能快乐、肆意地拥抱舞蹈,拥抱不平凡的自己。
舞蹈剧场《盛会》

演出时间
2022年9月16日(周五)19:30
2022年9月17日(周六)19:30
演出地点
YOUNG剧场·主剧场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155号)
演出时长
90分钟
(无中场休息)
演出票价
¥100/180/280/380
*使用轮椅的观众,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提前告知我们您的需求
购票折扣
在YOUNG剧场小程序选购280/380元票
可享8折优惠
建议着装
请穿上您最喜欢/最能代表您的服装
共赴盛会!
概念:杰罗姆·贝尔
助理:马克西姆·科沃斯
上海版执行导演:小珂、子涵
演员:阿余尔洛、包晨、陈嘉怡
戴建勇、冯御扬、雷翊程
梁诗逸、刘向英、刘阳
欧阳苏男、宋忆宁、谭惠萍
王鑫侣、韦曼、魏羽童
吴剑捷、于洋、张伟杰
郑灵敏、朱苏洁

在《盛会》之前,杰罗姆创作的素人舞蹈剧场作品还有《精彩必将继续》(The Show Must Go On),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随着经典流行歌曲舞动,呈现出文化产业是如何间离人们的身体、而21世纪起人们的身体又是如何被标准化的。2005年,杰罗姆凭借该作品在纽约获得“贝西奖”。2012年,杰罗姆·贝尔与瑞士荷拉剧团(Theater HORA)合作,将素人演员的范围进一步缩小至认知障碍者,推出舞蹈作品《残障剧场》(Disabled Theater),探讨舞台对于边缘群体的接纳等问题。

《精彩必将继续》剧照 ©David Baltzer

《残障剧场》剧照 @Michael Bause
《盛会》延续了艺术家用舞蹈来探讨社会问题的特质,聚焦舞台的包容性以及多样性。正如其名,《盛会》就是一场没有体裁界线、不拘一格的舞蹈盛会——不同的风格和故事片段之间穿插着各种思考时刻,舞台宛若一幅活生生的众生肖像画卷。
杰罗姆·贝尔说:“当我们看到素人舞者跳舞的时候,观众反而更能产生共鸣。戏剧一直很倚重演员融合角色的能力,但是在我的舞蹈中,我们看不到这个东西,因为素人舞者就是在演出他自己,他不需要演出别人。”《盛会》将舞者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舞台表现力从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既是模糊失败与成功的边界,也是模糊专业与非专业的边界。在杰罗姆·贝尔看来,“业余爱好者”并不等于“非专业”,业余爱好者是欣赏并喜爱舞蹈的人,这也是身体创作中很重要的一点。

《盛会》上海版剧照 ©魏志杰
《盛会》的观看者们这样说……
“《盛会》突破了观众的期待与想象,模糊了失败与成功的界限,它寓示着一个作为共同社群的剧场,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盛会》无疑是杰作,极具观赏性与颠覆性。”
/ Roslyn Sulcas
《纽约时报》舞蹈评论家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跳舞。作为当代艺术界的重要艺术家,杰罗姆·贝尔将剧场开放给那些传统剧场极少关注的群体,并探讨艺术怎样引导我们达成共识。《盛会》是一种既快乐又集体的艺术形式,汇集了不同背景的舞蹈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不同的行为从不是让我们来批判,每个人的文化使他们与对其他事物的渴望形成一种独特的关系,欢乐、完美、变化和政治都是这场舞蹈的分支。这种‘无可挑剔的舞蹈’,不仅是展示了其审美模式的多样性,也通过大家共同的愿望去发挥它的作用。”
/ Marie-José Malis
法国奥贝维埃国家戏剧中心导演

《盛会》剧照 ©Herman Sorgeloos
《盛会》的舞者们这样说……
“我最喜欢芭蕾大跳,那里我是第一个冲出来的,之后我看到每一个人冲进来的表情,这是非常开心的,发自内心的开心!”
/ 张伟杰
“舞蹈是我的伙伴,是我的好朋友,它是我的知音,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
/ 陈嘉怡
“鞠躬的时候我多做了一个撩头发的动作,会有一些笑声,我觉得笑声对我来说比掌声还要更有成就感。”
/ 冯御扬

《盛会》剧照 ©Josefina Tommasi
关于艺术家
概念 | 杰罗姆·贝尔(Jérôme Bel)
杰罗姆·贝尔,法国著名编舞家。曾多次受邀于当代艺术双年展和各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卢浮宫等)进行演出和放映。其中两部作品《维罗妮卡·多瓦诺》(Veronique Doisneau)和《T恤学》(Shirtology)被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收藏。杰罗姆·贝尔定期受邀于各高等院校(早稻田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等)举办讲座。
2005年,杰罗姆·贝尔凭借《精彩必将继续》(The Show Must Go On)在纽约获得“贝西奖”。三年后,他与泰国舞蹈家Pichet Klunchun合作的《皮契·克朗淳和我自己》(Pichet Klunchun and Myself)获得了欧洲文化基金“玛格丽特公主文化多样性奖”。2013年,《残疾剧场》(Disabled Theater)入选柏林戏剧节,并获瑞士“现当代舞蹈创作奖”。
出于环保原因,杰罗姆·贝尔与其团队自2019年起不再搭乘飞机旅行。
上海版执行导演 | 小珂
作为最值得关注的中国独立艺术家之一,小珂不断开拓发展肢体艺术及更贴近中国现实生活的当代剧场作品,艺术形式不局限于剧场,更显多样。
代表作品:《小珂》(受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及上海西岸美术馆委约,与杰罗姆·贝尔联袂创作)、《舌头对家园的记忆》(获瑞士国际戏剧艺术节最高奖ZKB Award)、《我们很抱歉地通知你》(曾在德国汉诺威皇宫、日本横滨TPAM、上海朱家角当代艺术展上演)等。
上海版执行导演 | 子涵
子涵,剧场工作者、表演者、声音和视觉创作者。
工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当代剧场、摄影、声音和图像。上海独立艺术家联合体「组合嬲」成员,从2011年开始和艺术家小珂合作创作,关注个人身体以及在公众环境中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阅读提示:
《午夜电影》演出介绍约2626字,
使用读屏软件听读大约需要8-9分钟。
低视力伙伴可以调整字号大小,便于查看。
艾娃·莱恩(Eve Leigh)的自传性作品《午夜电影》中,主角的睡眠被故事剥夺。她划动着屏幕,阅读着各种光怪陆离的网络故事,在其中寻找身体的真相。她潜入这些故事,直到数字身体和她的真实身体之间没有界限。她在互联网上漫游,新的网页、新的故事和新的不眠之夜不断产生,她终于可以摆脱不可靠的身体,她的身体延展至整个网络,她成为了一个数字幽灵。

《午夜电影》剧照 ©王犁
《午夜电影》孵化于2021年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与柏林戏剧节合作呈现的“剧本市场计划”。演出将使用语言、不同风格的手语、肢体语言以及字幕和语音提示等多种交流形式,并通过照片、实时和预录的影像等媒介,向观众展示剧场沟通手段的丰富性,借助这些手段营造出剧作中超现实的广阔网络虚拟世界。当我们的视线在不同页面间来回切换,甚至不可避免地将自身代入同样的情境,该如何从悲喜交加的感知漩涡中抽离出真实的自我?或者说,当注意力和情绪被无限分散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变成了和主人公一样的数字幽灵?在这个世界之中,剧作者意欲描绘的超越肉体限制的赛博精神和舞台创作者意图挖掘的平等的身体形式达成了互文。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柏林戏剧节联合出品的“剧本市场”单元
孵化作品
无障碍表演剧场《午夜电影》

· 演出时间 ·
2022年9月16日(周五)20:00
2022年9月17日(周六)20:00
· 演出地点 ·
YOUNG剧场·绿匣子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155号)
· 演出时长 ·
80分钟
(无中场休息)
· 语言 ·
中文、中国手语
· 票价 ·
¥150
*建议16岁以上的观众观看
*使用轮椅的观众,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提前告知我们您的需求
主创团队:中立区出品
演员:胡晓姝 张增慧
编剧:艾娃·莱恩(Eve Leigh)
翻译:陈老巨
导演:刘潇
制作人:包容容
音乐:Cotton 刘力源
舞美:高杰
舞台监督:龚玲令 李煜瑾
实时拍摄:邹克阳

《午夜电影》剧照 ©王犁

《午夜电影》的编剧艾娃·莱恩是一位残障人士,她的视力低于正常值,身体长期受到退行性病变的折磨,但肉眼看来,她并无明显残缺,这让她感受着社会中种种残障壁垒,却无法获得太多共情。她行动受限的同时,身体却能借助网络的力量去到各个地方,她畅想自己拥有一个赛博身体,一个“什么都能做”的身体。通过故事讲述,剧作家将身体的困境转喻到网络和人的普遍关系上:赛博格身体可以让人无所不能,但就像痛感让肉身受限,信息的过载也会带来痛苦。通过网络,我们成为监视系统的一环,他人生活的偷窥者,他人身体的消费者。网络让一切现实的关系变得更加脆弱,让弱势者在社会系统中更加隐形。

艾娃·莱恩 ©Tom Penn
“在剧本构作的过程中,如何用舞台语言体现这种复杂的身体性是我思考的主要问题。我想要一种新的表演来表现二进制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鸿沟,同时还要完成剧本的完整传达。阿尔托在《戏剧及其重影》(The Theatre and its Double)中说到,要让身体在剧场中显现,必须脱离那个“作者/文本上帝”,因为身体能够做到的,文本做不到,这些话对我影响很大。但这次剧本在先,是我必须面对的事实,于是我想,那如果语言就是身体的呢?有没有可能将语言传达的本身作为一个戏剧动作?比如加入手语。”

《午夜电影》剧照 ©王犁
“从我的角度来说,《午夜电影》并不是残障剧场,而是有残障艺术家参与的普通剧场。灯光、音效,演员的表演和字幕的设置为整体创作服务,而非单纯为无障碍和包容性服务。举例来说,在字幕的处理上,我们基本保持了或与口语表演,或与手语表演的同步,但是在某些只有手语的部分,我们故意略去字幕,对听人观众的理解提出挑战,将他们习以为常的“能”变成“不能”,完成权力关系在剧场小环境中的转换,以回应社会大环境中无障碍建设的不足。”

《午夜电影》剧照 ©王犁
“回到我们的戏,为什么作为听人导演的我要邀请聋人演员来创作?为什么我要在创作中使用手语?这些问题又有更具体和实际的回答。尽管剧本在先,导演计划在后,我仍希望让我所在的社会环境和我关心的话题体现在作品中。”

《午夜电影》剧照 ©王犁
观众评价
“一个关于失眠症和虚拟世界的戏。开始以为跳跃的台词和情节是因为它也是所谓的‘先锋戏剧’,看到中途才突然明白说不定这是在熬大夜刷手机的时候,在不同app来回切换,意识快离开身体的状态。跳跃的结构是为了模拟想要的表达,我觉得这样很好。”
/ 毛毛鱼Gush
“全剧有很多奇思妙想的舞台尝试,结合多媒体的后现代化呈现方式,用艺术视角去感受它,无论是听人还是聋人,都值得推荐。”
/ 翔~
“《午夜电影》是一部无比当下的新剧本编剧,艾娃·莱恩自传式地描写了女孩饱受疼痛的身体以数字化身彻夜游荡在网络中。水箱中的女人、蓝鲸游戏以及一个个数字身体的碎片故事都在提醒置身赛博格人类时代的我们,身体的脆弱和无限。在导演、聋人演员和听人演员细腻又充满魔法的排演中,手语+台词+字幕+影像的结合更丰富了文本中‘媒介’的含义,聋听融合的舞台表达更是一次独特且震撼的观剧体验,期待更多人看到这部诚意之作。”
/ 龚饺子
关于主创
编剧 | 艾娃·莱恩(Eve Leigh)
剧作家,戏剧布景师。戏剧作品包括《午夜电影》《当你在此地》《诡计》《幕布》。她的戏剧布景作品包括《诙谐曲/变奏曲》《你的未来》。艾娃·莱恩是2019年皇家宫廷剧院杰伍德剧作家之一,也是2017年希腊国家剧院实验舞台的驻场艺术家。
导演|刘潇
表演者,剧场编创,戏剧教师。近期作品主要探讨表演中身体真实性的问题,已公演的作品有肢体剧《月》,行为表演《As We Humans Do》《浮石》,舞蹈剧场《灰烬低语》,话剧《她之地》《海鸥》《女博士》《爱的徒劳》等。

<<< DAWA@YOUNG 体验指南 >>>
☕️ OATLY快闪
时间&地点:
9月17日14:30-15:00,YOUNG剧场4楼绿匣子
9月17日18:45-19:30,YOUNG剧场2楼氧吧
演出开始前,欢迎来现场与OATLY互动!学会咖啡相关手语,即可免费获得OATLY饮品一份(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饮品请带回家享用哦,谢谢!

📞 DAWA无障碍服务咨询
如需了解DAWA无障碍相关信息或任何有关无障碍方面的问题,欢迎您以如下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DAWA无障碍工作小组将及时为您提供反馈和支持:
DAWA无障碍热线:0086-189-3064-4730(运营时间:9月7日至10月9日早8点至晚10点)
邮件:ArtsAccessShanghai@outlook.com (请在标题注明“DAWA无障碍咨询”,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您的问询)
DAWA@YOUNG
联合呈现


- 合作单位 -

- 支持单位 -

- 媒体伙伴 -



执编:Leslie | 责编:Maurice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