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起看/ “水墨缘”

作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和上海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的重要学术项目,“水墨缘——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呈现了独特而恢宏的学术视野,叙述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展览聚焦任伯年、吴昌硕、吴湖帆、黄宾虹、林风眠、刘海粟、吴大羽、倪贻德八位近现代名家及其代表作。
本期“艺起看”栏目将带您了解中国近代美术和美术教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奠基者——刘海粟。
刘海粟
江苏武进(今常州)人。
原名刘季芳。
毕生以倡行美术为旨归,
是中国近代美术和美术教育事业的,
主要开拓者、奠基者。
刘海粟
(1896—1994)
/

刘海粟1909年赴上海,入周湘主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习。1911年与乌始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1912年担任上海图画美术学院教务长,后任副校长、校长。同时改名为刘海粟。1918年与江新、丁悚、陈晓江、汪亚尘等创立“天马会”,并创办《美术》杂志。
刘海粟倡导写生法,在“人体模特儿”事件中,积极维护和推进新兴美术教育。1922年1月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行“刘海粟油画、水彩画展览”。1928年赴欧洲各国考察美术。1929年油画《北京前门》入选巴黎秋季沙龙。1929年油画《早春》入选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1931年先后在德国和法国举办个人展览会。1933年第二次欧游,并主持在德国举行的“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1937年担任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审查委员。1938年在上海举行“刘海粟近作展览会”。1942年至1943年期间曾经移居南洋。
刘海粟
《清凉台写十八罗汉》
/

新中国成立后,刘海粟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先后出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和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为意大利国家学院院士、美国世界大学文化艺术博士。
刘海粟早年主修油画,取法印象派之后的塞尚、梵高诸家,并研究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画派,注重写生,抒发感受,终生不辍。晚年油画亦趋色彩强烈。兼研中国书画搜求古画,探讨宋元,服膺石涛革新精神。近则接受吴昌硕、康有为的影响,所作山水、花卉、走兽、翎毛,于大写意和工笔重彩均有建树。暮年十上黄山,世人传为佳话。主要著述编入198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刘海粟艺术文选》。
刘海粟
《莲花峰蕊峰晚霞》
/

刘海粟的代表作品有:《雍和宫》、《快车》、《巴厘舞女》、《西湖之秋》、《黄山云海》等。出版有《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海粟近作》、《刘海粟》、《海粟丛刊》等。
下期预告
吴大羽,江苏宜兴人。中国第一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被誉为“中国新派绘画宗师”、“中国抽象艺术之父”。
“
温馨提示
所有来馆观众,包括同行者中的每一位且不论年龄,都必须持有绿色“随申码”及72小时内(从采样时间起算)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在线预约后,方可进馆参观。
根据政府部门对场馆的防疫要求,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一项必须要求,因此仅持有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的观众将谢绝入馆。
无智能手机的观众(包括老年人和儿童)请通过同行亲属展示“亲属随申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