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崇真艺客


宋元元对谈班宇:
「给我一点寂静」
由油罐艺术中心编辑整理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崇真艺客

现场从左至右:油罐艺术中心馆长乔志兵、一条艺术编辑王筱芸、 艺术家宋元元、小说作者班宇


油罐艺术中心于9月8日举办了艺术家宋元元和小说作者班宇的对谈活动,两位来自不同艺术领域内的创作者,建构了一次关于东北在地文化和艺术创作本身的共同话题。

1
如何结识,最初印象

两位都是生活在辽宁沈阳,很好奇是如何结识的?私下里是否是很好的朋友?

班宇我和元元第一次见面是在2016年8、9月沈阳一个餐厅里,我们有共同的朋友,所以在一起吃饭。元元给我的第一印象跟我当时理解的艺术家形象大相径庭。记得他当时跟我讲过一个事儿,他本身每天在工作室画画,每天身上都弄得很多油彩,不太洁整。那个时候他还有一个爱好做饭,所以他每天穿着布满油彩的围裙去菜市场买菜,买葱姜蒜花椒大料等等,所有的菜市场的商铺都以为他是附近饭店的厨师。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说创作和做饭都是他的日常行为都是他生命和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友谊一直延续到现在。

2
关于「线索」展览前言

这次宋元元老师有个展在乔空间举办,名为《线索》,想问问宋元元老师当时怎么样想到让班宇为这次展览来写前言和展评的?

宋元元:班宇有次说如果我有展览,他可以帮我写点东西。我说真的是太好了!后来筹备的时候,我又非常正式的和他说希望他能根据我这次的作品写点东西,然后他在很快的时间,大概一周就写完了。
班宇:我答应过别人的话就是一种承诺,既然说了要写就一定要写。但其实写这件事是在我感受这一期作品之前,我还没有看到乔空间展览的这些画,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对这些作品有直观的感受就是他发给我这些作品的照片和目录。 我个人非常喜欢他这两年的新作品。看过之后非常感动,这种感动不止建立在我们的友谊感情上,而是他所想描绘的那些事物, 我完全能察觉到一个混乱而复杂的,对个人经验和意识之间的碰撞而生成的艺术作品。
关注现实,目击感

绘画和小说看似是不相近的艺术形式,在两位的创作中是否有些表达的共性?
宋元元:我觉得是有共性的。班宇的写作是一种现实主义式的,跟现实有很深关系的,我作为沈阳人看他的小说,他用的动词和形容词,包括地点名词以及所使用的方言,我都会有很强烈的感触,他的文学会带给我很多图像和想象画面。我现在的作品也挺关注现实的,现实是我的感受来源。
班宇:是的,我觉得当然是有的。元元的画作,会有一种目击感,就是与此刻的东北生活发生的关系,近在咫尺、应接不暇。他所绘的那些元素符号,有一些近似暴力的、看起来夸张、躁动情绪上的东西。我觉得这都来自于此刻沈阳,或城市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共同撞击感受。就好比我们同时知道一个故事,你用绘画来表现,我用小说来表现;或我们同时想要表达一种不确切的情感,但我们描述的情感可能是相近的。各自的方式不同,但背后殊途同归的路径是耐人寻味的。
共性也在于我和元元的日常聊天中,我们似乎能总结出来一种共通的精神。我完全不知道一幅画作是如何产生的,我没概念。如果要更理解宋元元的画作,可能我是一个画家的话,我会有更清晰的感知,但我是一个小说作者,我提供的是一个关于外部的、个人的视角。这也是我所写的那篇前言的立足点,不完全是作者的精神代言,但是提供了一个独立于作者之外的明示。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崇真艺客对谈现场

寻找自己的“线索”

两位都是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沈阳的文艺创作者,你们觉得东北的生活和文化经验,是怎么进入到你们创作中的?
宋元元:我之前的创作和沈阳关系不大,和当时的工作有关。但后来在沈阳生活得越久,越对沈阳的现实本身有很强烈的感受。
所以我现在的创作和这有很深的关联。来自日常生活的事物,和沈阳的朋友聊天,包括生活风景都很重要。比如东北人的搞笑,它其实是来自一种自嘲。南方会少些这种喜剧文化。以及东北人的热情,这种热情和身体上的亲密有关,但热情的展开方式也许是不舒服的方式。比如你从广州或上海来,咱们见面第一天一起去洗澡,南方人会觉得太直接了,但在东北的工厂中,工人之间就是这样,他们下班前必须洗干净后才回家,因为他们的生活空间里没有洗澡的地方,东北人这种真坦诚相见,和地域文化非常相关。
班宇:我的小说有一部分是在描述上世纪90年代、千禧年左右的东北。在我的小说里所谓东北的地域性是被封闭的,或者说我想让它封禁在一个时空内。我写的时候知道它是一个过去式,虽然我可能用的是今天的话语和叙述逻辑,但故事背景仍是发生在二、三十年前。但是在元元的画作里我会有一种目击感,与此刻的东北生活发生着关系,在于他那些让人应接不暇的时尚符号,又有一些近似夸张的,燥的情绪表达。这些都是来自于此刻城市带给我们的一种来回撞击的感受。你需要在这种应接不暇的事物之中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线索。这是我们解释自己的生活和作品时,对自己内心来说最佳的途径。
宋元元:还有我觉得地下音乐和沈阳的关联很大。音乐的线索在我的作品里很重要,我们最早是在沈阳接触朋克音乐的,以前听音乐的经历对绘画影响特别大。
班宇:对,所以我的小说里边,会有些爵士乐浪漫的东西,摇滚乐也是很重要的经历。我们大概经历了沈阳地下音乐时期,比如我曾经接触过的一个乐手,有段时间他在肯德基打工,所以当他上台的时候,他就穿着肯德基还是麦当劳的制服,在上面演出。我十几岁的时候看到觉得特别震撼,好像除去他的音乐之外,也有自己反抗生活的那一部分。此外在90年代、2000年左右的时候,的确有一批很出色的乐队在沈阳,对我们影响很大。
宋元元:但现在能感受到沈阳的摇滚精神也在慢慢消失。所以我特别怀念2000年左右的沈阳,很美好。现在来说沈阳这个城市的面貌是越来越好了,但是一些内部人文精神上的东西在慢慢萎缩。
班宇:那个时候,身为一个沈阳人,我是很骄傲的,我骄傲的是沈阳有很多出色的乐团、地下戏剧团体,还有搞电影放映的团体。哪怕在今天来看那个时候放映的片子还有音乐也完全不落后。那些东西对于我和元元是一种精神激励。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崇真艺客艺术家宋元元


5
记忆中的浓烟

宋元元的绘画中很多黑色浓烟的场景,和当时的工业景观有什么关系吗?

宋元元:那时的冬天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小时候记忆中的烟囱冒出的真的是滚滚浓烟,当时没有经过环保处理,烟中有黑的粉末,落在积雪上。白雪和黑烟,对比鲜明,很立体。当烟把阳光挡住形成逆光的时候,那是一片丰富的灰色,我画的是和记忆重合的烟。另外是在东北有一种风俗,面对烟囱要挂一面镜子,所以家家户户几乎都挂镜子,当你在室外走的时候,楼里面不同家庭的镜子,经过阳光反射照向你,感觉特别像一个闪着发光鳞片的巨兽。

在生活中汲取素材

你的绘画中有一些充满张力或混乱的元素,这跟你的生活经验有关吗?

宋元元:有时候生活让人来气,充满冲突张力。比如开发了一个楼盘,天天在那打广告,原先城市能看见的风景是很美的,但这一切都被广告给遮蔽了,告诉你这地方的学区房有多便宜。我对城市的状态有点恍惚,感觉有点像这城市喝多了。你所见到的东西,都是被刻上符号的景观,一个个景观构建了你的生活。
有时候城市生活中充满了许多谎言,看到的一些现象都不太真实。包括一些所谓的高端圈层,比如有个新展览开幕在沈阳,去了得穿西装,如果不穿西装,你是艺术家都不让你进。那么我觉得这就有点超出想象,成为了那种想方设法骗自己的人,保持一种所谓很好的状态。作为艺术家我就会把这样的事情拿来作为一种素材,有可能是一段图像,有可能一句话等等。我这次的作品中有一些小拼贴,像是在记事本上贴的那种贴纸。我对贴在作品上那些话非常有感觉,因为它是来自于奢侈品的广告,像是“如果你改变不了现状,可以改变你自己”。我觉得这和我绘画的图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话。
作品中的情绪

这次展览的前言里班宇老师提到一句话,“悲痛的基因图景”和“一种忧郁的目光”,这句话具体的含义和忧郁的情感指的是什么?
班宇比如线索的一系列作品,我觉得看他的画作,会直接映射到这是一个内心的废墟,我们要从中找到自己失落的那些部件,这个感受特别强烈。我觉得在某种程度和某个时刻里,我的那些(作品)仿佛也这样,仿佛是呈现灰烬的一种剖面和状态。我说的“悲痛”是我所感受到他作品里的那种情绪。 
宋元元:他说的“悲痛”我觉得稍微有点重了。它其实就是一种“不高兴”或者“来气”。它就是一种很个人的情绪。很多画作都存在着,很多艺术家也在表达着情绪。它并不是想要打动别人,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的存在,不用把它上升到一种隐喻。我当时画这幅作品时就是这种感觉。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崇真艺客现场观众


8
关于工作状态

两位平时去到其他城市后,再回到自己的工作空间中,状态是怎样切换的?

宋元元:我觉得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体现在创作上。我经常会出差,到北京,到上海。它也是一种旅游。享受一下自己的个展或者群展。这个时候可以把在工作室脑子里的一些想法带出来,再感受一下新的环境,有一些新的想法,再带回去。这是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放松。
我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沈阳工作室,和老婆小孩在一起,天天做饭炒菜,我觉得那种最普通的生活非常好,焦虑都是来自于我在工作室的创作,出去别的城市是一种临时的放松,放松完回到沈阳继续创作。
班宇:我的感受可能是,创作不论是绘画还是文学,有的时候像是一个魔咒。对我来说,我平时可能是在一个三十来平米的工作室,在里面看书和写作,当然不是每天都写。我最怕的事情就是被打断。我内心对临时出差其实特别抵触。假如下周要出差的话,我可能这后半周就过不好,心里就在想这个事。
当你选择了一种文学创作生活的的时候,其他但凡不属于它的事情,都不会让你开心。我觉得只有我坐在那儿写了几行字,今天可能我才做了一点事。虽然这几行字不一定能发表,也不一定会对我有什么影响。只有写作这件事才感到踏实,干别的事都没有满足感。
寂静来自对愿望的呼唤

回到这次对谈的主题,叫“给我一点寂静”,寂静是来自于哪里?
宋元元:它来自我之前看到班宇的小说《渠潮》,于是我就跟班宇说:要不咱们聊天就起这个名字。这个故事来源挺有意思,说的是有两个像发小一样的朋友,男孩的爸爸失踪了,女孩就跟他说我带你去见我老舅。老舅以前腰不好,去一个气功班治病,师父给他发完功腰就好了。不仅腰好了这“功”还没走,所以他能看事儿,凭灵力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老舅能看到你爸在哪,然后他们俩去了,老舅特别酷就说:你俩先到外边等我一会,给我一点寂静。
我觉得这个寂静挺像一种状态,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也需要一点寂静。它是一种期盼,也是一种愿望。这个挺像我在沈阳创作的一种感情吧。
班宇:当时在小说中写这样一句话的想法,其实特别简单。我想让人物说的话,不是聊家常的一句话。让这个人物突然有一种神秘、仪式的东西将要从他身体里涌现出来。我想它应该是一个稍微文文绉绉的词语,以显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和日常习惯不符合的状态,有一层隔阂的感觉。一种属于神秘力量和人的灵感来源的寂静。
对我来说,当在写小说时,它代表着一种寻找着愿望,始终无法抵达的一种图景。这句话换用到今天来说,我自己感到的是一种对愿望的呼唤。我也想要一点寂静。

关于对谈者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崇真艺客


宋元元1981年出生于沈阳。200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现居住工作于沈阳。他的绘画以影像、照片和各式图像作为其灵感的参照来源,作品中现实与幻影交织重组,互斥的两者使得画面产生极具冲突感的魅力。他的艺术语言源自那些充斥周遭的日常风景,有些仅是极端平庸通俗的环境,又或空洞地记载人们活动后遗留的残余痕迹。宋元元的绘画抛弃了叙事性,近期创作中对空间感的营造也日渐消解,他试图使用现代诗歌的碎片式的叙事方式,通过有意识的生硬的物的拼贴置换来表达一种情绪,将诗歌用文字传达情绪的方式转化为图像的排列,并探讨其中匿名携带的美感暴力。


近期个、群展览包括:“逍遥游”,站台中国,北京,中国(2022);“靡菲斯特的舞步”,沪申画廊,上海,中国(2021);“代表作”,乔空间,上海,中国(2021);“农场”,C濻濼K11艺术空间,沈阳,中国(2020);“叛逆者诗歌",Vanguard画廊,上海,中国(2019);“配角登场”,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中国(2016)。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崇真艺客


班宇,1986年出生,沈阳人。小说家。作品刊录于《收获》《当代》《上海文学》《作家》《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刊。代表作有《冬泳》《逍遥游》等小说集。


展览信息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崇真艺客


 宋元元:线索

展期:2022.9.3-2022.10.30 

地址:乔空间(龙腾大道2555-5号)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崇真艺客


TANK 对谈 | 宋元元×班宇:给我一点寂静 崇真艺客

乔空间是2015年由乔志兵创办的私人展示空间,皆在通过展览项目,呈现优秀的国内外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让当代艺术影响到更多的人。


Qiao Space is a private exhibition space founded by Qiao Zhibing in 2015. Through the exhibition programs, the space aims to present works of prominent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making contemporary art influence more and more people. 

电话 | 021-6950 0005

邮箱 | qiaocollection@vip.sina.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555号

Address: Building No. 5, 2555 Longteng Avenue, Shanghai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