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上海油画雕塑院”关注订阅最新活动资讯!
“流变之境——当代女性绘画·长三角邀请展”已于9月6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展览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右行文化艺术中心协办,展期至9月24日。
十五位来自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探索性的女艺术家应邀参展,共计展出油画、水墨、水彩、综合材料等各种类型的绘画作品约90件(组)。展览不仅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代绘画领域中女性创作的真实面貌与丰富实践,同时也生动地折射了长三角区域底蕴深厚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在时代衍变中的艺术传承与创新探索。
本期介绍参展艺术家:王伊楚、石至莹、张春雪。
王伊楚
1973 出生于上海。
2008 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1-2012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作、生活于上海。
主要个展
2018 “不在此山中 :王伊楚个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4 “故园——王伊楚纸本作品展”,Ramakers画廊,海牙,荷兰
2013 “夏至——王伊楚纸本作品展”,朱屺瞻艺术馆,上海 中国
主要联展
2020 “她水墨——中国当代女艺术家水墨大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9 “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9 “风起海上——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时代美术馆,北京
2019 “国际视域与中国方式——2019上海当代艺术展”,临港当代美术馆,上海
2019 “星象·五年——水墨当下与未来研究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
2018 “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中华艺术宫,上海
2018 “常与变:水墨进程中的对话”,朱屺瞻艺术馆,上海
2018 “我们——2018上海女艺术家邀请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
2017 “海上延伸——上海艺术家联合大展”,中华艺术宫,上海
2016 “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朱屺瞻艺术馆,上海
——王伊楚
1979 出生于上海。
2005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工作于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
主要个展
2019 “相对距离”,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上海,中国
2017 “石至莹”,橘子郡美术馆,加州,美国
2013 “遗迹”,James Cohan Gallery,纽约,美国
2012 “过去与未来之间”,空白空间,北京,中国
2009 “从太平洋到公海”,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主要联展
2021 “超融体”——成都双年展,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当代美术馆,四川,中国
2021 “Legacies of Exchange”,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洛杉矶,美国
2020 “个人史料——第十八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
2019 “热血”,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
2018 “后笔墨时代:中国式风景”,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16 “银川双年展”,银川当代美术馆,宁夏,中国
2015 “亚洲藏品中的对话”,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悉尼,澳大利亚
2014 “我这一代:年轻中国艺术家”,坦帕艺术博物馆和圣彼得斯堡美术馆,美国
2012 “重新发电——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
2008 “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石至莹的绘画方式来自于她长期以来对物质与世界关系的观察和思考。她对于事物的认识深受中国古典画学和禅宗思想的启发与影响,而她的绘画语言则在综合了西方极简主义、表现主义绘画和中国山水画的某些表现方法后,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既单纯朴素又内蕴深长的特点。
石至莹喜欢用“转换”一词来表达她在创作过程中自我感知在物、画、手之间发生作用的微妙性,她说:“这种微妙的转换关系,就是我个人对物质和意识存在状态的一种体验,我想通过这样的转换来体现没有固定不变的存在状态,只有互为转换的微妙变化状态”。
石至莹的作品中有两大核心哲学动因:感知的精神性以及事物的消蚀感。这种消蚀感可以清除事物的历史,使其回归本真,作为物件引起纯粹的、可被看作是精神活动的感知。这种精神活动可把我们从日常的自我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这两大冲动通过她的笔触表现出来,而她的笔触同样来源于古代中国绘画。
石至莹的动态的笔触也把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笔触本身,而创造了一个虚幻的图像。她经常让颜料模糊、晕开和飞溅,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效果。
1979年出生于江苏,曾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曾任职于南京钟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专职讲师。
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油画学会会员、江苏省青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职业画家,工作、生活于江苏南京及加拿大。
主要个展
2019 “郁郁初华——张春雪油画作品展”,墨耘轩艺术馆,扬州
2017 “弥·野2017——张春雪油画作品展”,更斯艺术馆,南京
2015 “弥·野”——张春雪油画个展,时代空间画廊,北京
主要联展
2019 “偶然·心动”——南京中青年油画名家联展,更斯艺术馆,南京
2018 “青春盛绘”美术作品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江苏大剧院美术馆,南京
2018 “象·外”——江苏中青年油画名家邀请展,更斯艺术馆,南京
2018 “金陵五月风——南京首届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南京美术馆,南京
2018 “青春畅想——2018江苏省青年美术大展”,南师大美术馆,南京
2017 “就画论话——当代青年画家提名展(宜兴特展)”,宜兴吴冠中艺术馆,宜兴
2017 “金陵新脉·花的声音——江苏省青年女艺术家作品提名展”,中易艺术馆,南京
2016 “江苏首届青年油画展”,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南京
2015 “新艺术 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北京展览馆,北京
那一年,我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远足了一趟乡野湖畔,被眼前的野生植物深深打动——它们纷繁复杂,那原生态的荒蛮,悲壮,虬劲,充满生命的张力。也许这是心境与景象的一次恰时相遇,却成为我创作中长久的“驻地”。
作品《秘境》《被遗忘的时光》《弥・野》系列等都是取材于这些景物。在构图上,均是将繁茂的植物占满整幅画面的绝大部分。有的表现深秋季节密林中这一特定环境下大量植被生长所形成的苍茫的气势;有的主观地将人物缩小,着意放大自然景物的比例,不刻意描绘细节,把人物元素作为意象物来表达,形成现实与奇幻的精神冲突,这也许是庞杂的现实生活给我的心理投射。
开放时间及参观须知

③ 请确认在来馆参观前10天内没有境外旅居史或参观前7天内没有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并在线上预约时做好健康承诺。
④ 参观当日,观众须出示本人预约二维码,并配合“四码”(场所码、随申码、行程卡、核酸检测信息)必检管理,完成健康核检机“数字哨兵”核检。须持有绿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现场测量体温无异常(≤37.3℃)方可入馆。
⑤ 疫情防控期间,所有观众入馆和观展时须全程佩戴口罩,观众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当遇到馆内人员密度较大时,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限流等措施,敬请谅解。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为确保您和身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您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2022年9月

扫码预约


展览时间
2022年9月6日~2022年9月24日
开馆时间
10:00~17:00
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址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金珠路111号)


上海油画雕塑院
↓↓↓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动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