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燎,1982年生于湖北洪湖,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和工作在深圳。李燎的艺术实践总是与生活密切相关,他一如既往地践行着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将“社会介入”落实到微观社会系统及具体条件下的身体力行,主动搅入或故意悖反规则与习惯,引发经验上的再认识。
其作品曾在油罐艺术中心(上海,2019)、现代艺术博物馆(MMK)(法兰克福,2019年)、罗马国立21世纪美术馆(罗马,2019)、时代艺术中心(柏林,2018)、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2017)、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巴黎,2017)、K11 上海Chi美术馆(上海,2016)、纽约新美术馆(纽约,2015)、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3)、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等展出。
李燎
《秋风》,2018
行为及录像文献,单频录像(彩色、有声)
23 x 6.5 x 3.8 cm






2013 年,李燎通过龙华的招聘市场进入深圳富士康成为一名流水线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了45天,并用工作报酬购买了一台iPad mini,创作了行为作品《消费》。李燎能明显地感觉到“工人阶级”的概念在社会分工的机制中逐渐弱化。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将“工人阶级”作为实体的理念进行讨论。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燎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媒介,以社会架构作为语言框架,重新提及“工人”与“工人阶级”。这10年来,他一直在坚持洞察自己和这个城市之间的各种矛盾,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瓦解这些矛盾,并重新界定他和世界的关系。




李燎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光谷步行街入口,闭眼等待一位网上募集来的实施者给自己一记耳光,然后实施者离开 , 李燎持续保持闭眼的状态,直到实施者离开,结束。


在公共空间,李燎清洁出一块单人床面积的地面睡一觉直到自然醒或遭遇意外性打断结束。此次行为进行了四次,分别是光谷步行街路口,取款机室内,草地湖边,小区操场。李燎拒绝固有的秩序,以表演的自我入侵社会现实,在公共区域席地而睡并造成大量人流聚集,夸张地演绎着列斐伏尔所谓的“表征性空间”,即社会个体通过私人的想象性实践破坏公共领域的既定目的,及其对于当代公民行为的潜在性训诫。
李燎不认为自己是搞行为艺术的。他说,如果要界定自己的话,可能是行动加生活化,在其中做一些抽离,去拨弄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的常态,跟常见的行为艺术还是不太一样。




《剩余价值》的这块布有着一种小镇青年的狡黠感,李燎时常觉得他的夫人一直被生活剥削。有天艺术家便有一个提议:“能不能薅资本主义羊毛?”通过小半年总结出如何在上班时间摸鱼。因服装公司有很多废弃布料,他的夫人就利用工作中的夹缝时间,将一块块废弃布料钉满订书针。经过日积月累,重新缝合成一块将近2M×2M的布,这其实展示了生活中狡猾的一面。


“我的创作状态一直都不是被推着走的。很多艺术家会被各种展览或者所谓订单往前推,对于我来说虽然也有这样的情况,但逻辑相反,一般要看我正在创作的是什么。确定我自己的身份最根本的一点是我是一个在创作的人。”
展览现场,“从无到有”,天目里美术馆,中国杭州,2021-2022
《李燎:被观察的现实 | 空间认知回顾VOL.6》,《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
《当行为艺术家到访建筑工作室 | 李燎 | NODE串门茶话会》,《南沙原创NODE》
关于KennaXu画廊 / About KennaXu Gallery
KennaXu画廊立足于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国际视野、个案研究、实验未来”,学术性、实验性的艺术机构。致力于为艺术家、收藏家、艺术爱好者服务的国际性艺术交流平台。
KennaXu Gallery is based in Shenzhen, the Great Bay Area of China. It positions itself as an academic and experimental art institution with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by establishing the case study to perform an experimental future. We are dedicated to being an art exchange platform to serve artists, collectors and art lovers.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