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姆逊·格林
《艺术家》2022
亚麻布面油画
198 x 178 cm
詹姆逊·格林 @ 阿尔敏·莱希 - 伦敦 展期:2022年9月7日至10月1日 Grosvenor Hill, Broadbent House London, W1K 3JH 周二至周六:早10点至晚6点

「詹姆逊·格林」
2022年9月7日 — 10月1日
詹姆逊·格林于1992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现工作生活于纽约。他毕业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并获得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的工作室艺术硕士学位。其学习绘画的学术背景意味着格林在其创作脉络中的艺术灵感范围广泛且多样。不过,要欣赏他的画作,并不需要拥有艺术史学位,也不需要企图将绘画与其艺术灵感相匹配,尽管格林的作品受到哪些艺术家影响其实不难被发现——有着梵高的色彩、毕加索的脸庞。
《TBC》2022
亚麻布面油画
152 x 122 cm
而又有些作品中的艺术灵感则没这么显而易见:或许有些画中有着某位艺术家构图,那里又看出了另一名艺术家人物轮廓的端倪。格林画中也带一点英国表现派大师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气息,受到绘制人物肖像的利昂·戈卢布(Leon Golub,被格林形容为一位极为优秀的绘图员)的影响,还有美国新表现主义画家罗伯特·科尔斯科特(Robert Colescott)和维也纳表现主义艺术家奥斯卡·科柯施卡(Oskar Kokoschka)的作品对格林画中的色彩运用的影响也清晰可见。格林也能同时热络的讨论着经典大师米开朗基罗、伦勃朗和非裔美国艺术家比尔·特雷勒(Bill Traylor,85岁才开始其自学艺术生涯的艺术家)。

格林的作品可以看做是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将各方艺术灵感参考集大成;而艺术家自身对表达形式和人类情感的深刻兴趣,以及它们能在绘画中相结合的方式则作为引导,并拓展出一个艺术新世界。就像是单词、或像我们的语言在使用和社交的过程中不停交互变化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格林所欣赏的大师和画家们的作品,也成为了他自己艺术视野与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中可以看见一个被割下来的头颅摆在一根木棍上,一旁钉了两条悬挂的腿(这双腿可能也属于头颅的主人,但我们也无法证明这一点)。一名深红色的人物背着另一名人物,以一种看似小心又似乎略为粗暴的姿势。还有一把刀插在红色人物的背上——这是另一名人物所刺下的吗?事实上,这些故事并没有被明确的讲述,而是以一种冲击人心力量被暗示着可能。画中两名人物的身体都扭曲、肌肉被拉伸、双手伸展的方式让人感觉熟悉和充满人性刻画,但其中的叙述逻辑却仿佛是虚构的神话。
詹姆逊·格林
《施压与受压迫》2022
亚麻布面油画
152 x 127 cm
格林的画作尺幅巨大,并充满了动态和表情张力——它们充满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叙事,但正是其中的张力让你越看越入迷,久久驻足于画前。这些作品的主题与内容表达都能在艺术史中溯源——肖像画、两名人物的紧紧相拥、一片风景作为背景。天空、星星和月亮也都现身于格林的画中。这是属于我们的世界,只是更加的激烈与震撼人心。以艺术史作为探讨格林作品的开端,似乎是要将他的绘画置于历史和经典的框架之中,与过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这些画其实是属于格林的时代以及出自他个人生命经验的硕果。

艺术家在画中所置入的万花筒般千变万化的艺术灵感参考,经由他自身的世界观过滤后不同变裂,并以艺术家在纽黑文的公营住宅中成长的经历作为标记。凶猛狂野的气息总是在其画中隐隐若现,而观赏的格林绘画的体验其实是暗中波涛汹涌的。对格林来说,绘画并不与社会分割,不是只能被收藏于博物馆中,安静地挂在墙上的物件。绘画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一个反映和讲述社会故事的重要手段。这便是格林创作的中心:对一个充满暴力的、但仍然深深吸引人的世界的提出的批判与反思。
—— Orit Gat,作家、艺评家
詹姆逊·格林肖像 © 詹姆逊·格林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詹姆逊·格林于1992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布朗克斯区。格林以一种充满宏伟艺术史观的视觉语言,呈现直击心灵且充满寓意的绘画作品,同时融入了漫画和插图构图,并以高度内省的方式处理画中主题。在格林的许多作品中,不难看出其源自戈雅和毕加索绘画的影响。其作品往往涉及社会和政治中的不公不义、人类的挣扎、自由以及生死等永恒循环且根植于人性的主题,并经常通过细节繁复的场景将之刻画入微。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