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邓石如与邓派(二)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邓石如与邓派(二) 崇真艺客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邓石如与邓派(二) 崇真艺客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邓石如与邓派(二) 崇真艺客


2009年,中国篆刻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篆刻艺术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的古代金属玺印开始,随历史变迁不断发展。至元末明初文人以书法和镌刻结合,以石材为主要原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中国独特艺术形式,印学流派纷呈,各领风骚。此次中国印学博物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长廊,领略这方寸间的印学妙趣。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邓石如与邓派(二) 崇真艺客







邓石如(1743-1805) 原名琰,字石如,号古浣子、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其篆刻得力于书法。强调“以书入印”“印从书出”,印文篆法掺以碑额题字,体势笔意沉雄朴厚,章法上“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使当时局限于取法秦汉玺印的风气为之一变,后世称其印风为 “邓派”。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邓石如与邓派(二) 崇真艺客

0
1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邓石如与邓派(二) 崇真艺客




释文:
雷轮 子舆 燕翼堂 古欢 守素轩   
作者:邓石如
 材质:石   尺寸:
2.2×2.2×6.8cm

02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邓石如与邓派(二) 崇真艺客




释文:十分红处便成灰   作者:邓石如
 材质:石   尺寸:2.7×3.4×3.2cm



供稿:中国印学博物馆、西泠印社社委会文物管理处

编辑:许齐、陈榕、徐悦哲(实习)



推荐阅读


西泠印社主题创作印章入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 2022《西泠艺丛》第七期导读
西泠印社藏品捐献名录之张景行

亲近人类非遗,走进方寸之间 ——邓石如与邓派(二)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