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

Al Taylor



《色彩的游戏》



展览日期

2022年9月15日-10月22日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六 11:00-19:00


画廊地址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80号

H Queen's 5-6楼




■阿尔·泰勒(Al Taylor),《无题》(细节),1974/1977年,布面丙烯、醇酸树脂颜料及石墨,193 x 297.2 厘米





卓纳画廊正在香港空间呈现阿尔·泰勒(Al Taylor)的作品,该次展览是这位极富远见卓识的美国艺术家在亚洲地区的首次个展。


展览中的作品横跨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晚期,它们将展现泰勒从布面绘画到三维架构的创作转变。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色彩的游戏》展览现场

卓纳香港,2022年



阿尔·泰勒(Al Taylor,1948-1999)以画家身份开始艺术实践,并且持续布面绘画的创作直至1984年。尽管他更广为人知的是自1985年开始的三维作品,但艺术家仍然视自己为一位画家——而非雕塑家——并且坚定地认为他的创作“无关雕塑性的思考,而是一系列更平坦的传统”。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在其沃里克街工作室,堪萨斯城,美国密苏里州,1969年4月




他在1984年创作了自己最后的布面绘画。不过,他本人并不认为这是一次撼动根基的突破:三维建构是‘一种绕过绘画中简单的负向/正向情境的(跳跃)方式,而这可以重新导向绘画。’ ”


——乌尔里希·洛克

(Ulrich Loock)

著名策展人、学者

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前馆长


摘自《阿尔·泰勒:车轮圈和副作用》

卓纳图书出版,2011年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破界者》,1978年
布面丙烯
81.3 x 66.4 厘米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阿尔·泰勒(Al Taylor)

《多瓦舞(舞蹈游戏)》,1980年

报纸上丙烯颜料,拼贴至彩绘胶合板

97.2 x 60.3 x 4.5 厘米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无题》,1986年
木、乳胶、丙烯颜料和铅笔
61 x 43.2 x 61.6 厘米



此次展览呈现了来自泰勒《拉丁研究》系列中的数件作品,包括他最后的布面绘画、纸上画作以及他最早的雕塑创作。他将这些三维的、组合式创作视为探索视觉和研究空间视角的“工具”,它们有助于他在不同的媒介之间来回往复地进行实践。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阿尔·泰勒(Al Taylor)

《无题:(拉丁研究)》,1984年

布面丙烯

228.6 x 114.3 厘米



在他的《拉丁研究》绘画中,泰勒用大胆而开阔的线条描绘了一个球体在笼子状且如电枢般的物件中,它被那些似乎在其周围循环舞动着的白炽灯所激活。他娴熟地施加经过调和的色彩,勾勒出光影效果,并在二维的形式中唤醒了三维的纵深。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无题(广播)》,1985年
以釉彩绘制的木质帚柄、板条、带粉状颜料的丙烯
及多层强化“富美家”胶木,覆于绘以丙烯颜料的胶合板上
52.4 x 50.2 x 52.7 厘米




像《无题(广播)》这样的作品……展现了泰勒灵巧的视觉。(浮雕)形态的网状结构,从正面看会显得平坦,而且与二维画作很类似。


这样的视错觉,与雕塑投射于墙面的阴影产生矛盾,建立起一种变化的、二维的、基于时间的绘画,并与雕塑本身相互呼应。”


——迈克尔·卢克斯

(Michael Rooks)

海氏艺术博物馆策展人


摘自展览图册《阿尔·泰勒,你在看什么?》

海氏艺术博物馆出版,2018年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阿尔·泰勒(Al Taylor)
《无题(乡村俱乐部)》,1981年
报纸上丙烯颜料,拼贴至彩绘胶合板
119.4 x 81.3 厘米



展览还囊括了出自泰勒《斯瓦希里时间》系列中的几件作品,这是艺术家1980年非洲之行后的一组创作。这些作品由多幅独立的新闻报纸绘画组成,泰勒将之以不规则的圆形排布,随后再将它们都拼贴到经过彩绘的木质背板上。作品中的抽象图像,暗示了破碎的字母表或是简朴的钟表的零部件,它们好像在潜移默化地推进着时间。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手表(一块腕表)》,1982年

报纸上丙烯颜料,拼贴至彩绘胶合板

96.5 x 73.7 厘米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照亮(变得明晰轻盈)》,1982年
报纸上丙烯颜料及油彩,拼贴至彩绘胶合板
120.7 x 100.3 厘米




这种在媒介之间的往复折返,是艺术家非线性创作实践的特点。某件作品并非下一件作品的准备,也无法称之为某个系列中的巅峰之作:


每件作品都独自提出了有关构图的一种衍变形式。放置在一起时,它们会唤醒他艺术实践中那些交相重叠的内容。”


——阿莱格拉·佩森蒂

(Allegra Pesenti)

哈默美术馆策展人


摘自展览图册《阿尔·泰勒,你在看什么?》

海氏艺术博物馆出版,2018年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照片由阿尔·泰勒于其
纽约富兰克林街工作室拍摄,1987-1988




在他早期的绘画作品《无题》中,泰勒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并置和色调转化,使得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变得鲜活,并且传达出一种动态的错觉。前景中伸展着的细长形体更进一步地激活了画面,它们以相反的方向在画布上扇动着,并且从顶部和底部的边缘发散而出。这幅充满活力的作品具有流畅的节奏,它开启了多重视角,并且预示了艺术家向雕塑的过渡转变。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无题》,1974/1977年
布面丙烯、醇酸树脂颜料及石墨
193 x 297.2 厘米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无题:(撒棍游戏)#2》,1990年
以釉彩绘制的木质帚柄、丙烯颜料及铝合金棒
47.3 x 115.6 x 119.4 厘米



《无题:(撒棍游戏)#2》出自泰勒一组包括了各种彩色木质帚柄的系列,它们是艺术家在纽约街头的垃圾堆中搜罗而得的。这些极富特点的组合式作品,常常以其对线条、阴影和视角的探索而徘徊于三维和二维之间。艺术家身为色彩主义者的卓著能力,在他对既有而实用色彩的精准运用中一览无遗,而这些也正是帚柄雕塑极富特征的构成部分。



 

■阿尔·泰勒(Al Taylor),《[无题]》(细节),1987-1988年;■阿尔·泰勒(Al Taylor),《[无题]》,1987-1988年,以釉彩绘制的木质帚柄、经喷漆涂绘的柳桉板,覆于绘以建筑用漆的胶合板上,172.1 x 27.9 x 64.8 厘米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阿尔·泰勒(Al Taylor)

《急流》(细节),1988年

以釉彩和乳胶漆绘制的木质帚柄

覆于多层强化“富美家”胶木及木质支撑物上

335.3 x 30.5 x 30.5 厘米




雕塑中所用的材料,是帚柄和商店里的木材碎片,它们被草率地用螺母固定或黏合在一起,仿佛每一根都是在纸本上描绘出来的笔触。

它们想要看看自己单独存在会是什么样,之后和其他帚柄组合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样。”


——罗伯特·斯托尔

(Robert Storr)

著名艺评人、策展人及学者

前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绘画与雕塑部资深策展人

及前耶鲁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摘自展览图册《阿尔·泰勒,你在看什么?》

海氏艺术博物馆出版,2018年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阿尔·泰勒(Al Taylor)

《急流》,1988年

以釉彩和乳胶漆绘制的木质帚柄

覆于多层强化“富美家”胶木及木质支撑物上

335.3 x 30.5 x 30.5 厘米




(泰勒的)作品增强了线条的速率,并且更为直接地让那些仍然根植于我们视线中的透视线发挥出作用。


就像巨大的、离经叛道的跳板或是筷子所构成的绘画那样,它们戏仿性的视角,似乎后退或移出了展墙所在的平面——使观看者的双眼对此前看似极为确凿的物质性提出了质疑。


(他的)娴熟手法摒弃了所有虚张声势,以此达成一种随意的明晰和直接。”


——克劳斯·克特斯

(Klaus Kertess)

策展人,作家


摘自《阿尔·泰勒:近期作品》

阿尔弗雷德·科伦画廊出版,1986年




 

■阿尔·泰勒(Al Taylor),《无题(话语)》(细节),1986年;■阿尔·泰勒(Al Taylor),《无题(话语)》,1986年,木、尼龙织物、金属光泽墨水、釉彩及丙烯颜料,121.9 x 14 x 26.7 厘米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埃及绘画》(细节),1978年
布面丙烯及油彩
183.2 x 91.8 厘米



在《埃及绘画》中,泰勒用比例形状和谐的几何数列来表现平坦与纵深之间的内在张力。未经处理的画布上,没有被颜料涂抹的部分与经过涂画的部分同等重要,它们在视觉上唤起了维度性相互重叠的平面,并且通过刻意留下颜料滴漏以及此前底层颜料涂抹的痕迹,艺术家饶富趣味地对抗着静止郁积的状态。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埃及绘画》,1978年
布面丙烯及油彩
183.2 x 91.8 厘米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无题:(骡头)》,1987-1988年
以釉彩绘制的木质帚柄、带涂层的梅森耐特纤维板,
覆于绘以乳胶漆的木材上
147.3 x 41.9 x 25.4 厘米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Al Taylor)
《鸟的草稿》,1979-1980年
油彩及丙烯颜料,于两部件油画布面板上
183.2 x 73.3 厘米




通过对抗字面上的以及当时流行的极简主义式的批判思维模式,泰勒安静而充满信心地宣布,他有兴趣为自己创造一个空间,而顺应则显得不战自溃而又多此一举。


他确实创造了一个空间,在其中的事物或适当或不适当地共处着。”


——姚强(John Yau)

诗人、艺评家


摘自《阿尔·泰勒:早期绘画》

卓纳图书出版,2017年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色彩的游戏》展览现场
卓纳香港,2022年





艺术家简介


阿尔·泰勒(Al Taylor,1948–1999)出生于密苏里州的斯普林菲尔德,1970年在堪萨斯城艺术学院获得BFA纯艺术学士学位。同年,他移居纽约,此后一直工作生活于此,直到1999年离世。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阿尔·泰勒在其富兰克林街工作室
纽约,1986年11月
摄影:Peter Bellamy


1986年,艺术家的首次个展于纽约的阿尔弗雷德·科伦画廊举办。随后,他的作品陆续展出于美国和欧洲,包括瑞士伯尔尼美术馆(1962)和卢塞恩美术馆(1999)个展。


艺术家离世后,德国国家图形艺术收藏会于2006年在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为其举办了回顾展。2010年9月,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再度为艺术家的版画作品举办回顾展,并在2011年春季巡展至丹麦胡姆勒拜克的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2011年,位于加州的圣莫妮卡艺术博物馆为艺术家举行展览,专注呈现了泰勒的两个系列《绳索器具》和《宠物污渍清除装置》。2013年,亚特兰大的海氏艺术博物馆组织策划了艺术家个展《绘画工具:阿尔·泰勒的〈球棒部件〉和〈截面切割〉》。2014年,位于康州新迦南的“菲利普·约翰逊玻璃屋”呈现了由罗伯特·斯托(Robert Storr)策展的《六块面板:阿尔·泰勒》。2017–2018年,亚特兰大海氏艺术博物馆再度为艺术家的作品举行了一场重要的专题个展。2020年,展览《阿尔·泰勒的画作》于纽约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举办。

艺术家的作品被珍藏于众多重要的公共收藏中,包括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马里兰州波托马克的格兰斯通博物馆、亚特兰大海氏艺术博物馆、休斯顿美术馆、纽约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以及慕尼黑国家图形艺术收藏会。

自2007年起,阿尔·泰勒艺术遗产基金会便由卓纳画廊代理。这是泰勒的第八次画廊个展。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收藏垂询
长按二维码
文字、版式:Mary Stuart Baker
排版制作:Louis
翻译:Qianfan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卓纳香港|阿尔·泰勒(Al Taylor)个展《色彩的游戏》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