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9》排练笔记

一段长达19年的家庭重聚的故事
//
音乐剧场《19/19》所说的并非是发生在1919年的故事,而是一段发生在20世纪长达19年的家人重聚的故事,灵感来自编剧喻荣军一次查阅资料时的偶得,在翻阅抗战将领左权的家书时他不禁感慨,那个时代战火纷乱,生命变化无常,如果亲人在前线不幸牺牲了,家书的故事还会延续吗?……在这样的灵感下,诞生了一个关于用家书传递血脉亲情思念羁绊的故事:在前线杀敌的父亲不幸牺牲,几位战友们陆续接过父亲的身份,为素未谋面的“女儿”写去家书。他们用一封封家书接力,贯穿了中国十九年的战争心灵史。

两个世纪的对话
//
音乐剧场《19/19》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而本轮的舞台演出中,最年轻的演员出生于2002年。时光无言地流逝,这段刻进中国人记忆的战争心灵史,对于相差了一个世纪的年轻演员来说,又是如何来理解的呢?不由地暗暗期待他们的表现。

三种版本的演绎
//
这轮的音乐剧场《19/19》已经是关于这个故事的第三种版本的演绎,前有音乐剧《烽火家书》后有户外沉浸式戏剧《武康路19号》,如今他又以音乐剧场《19/19》的形式回归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安福路的小剧场。

四位“爸爸”的扮演者
下午一点,话剧大厦的五个排练厅陆陆续续进入了午休时间,每个排练厅午休的风格各不相同,走进《19/19》排练厅时,和有说有笑的印象不同,大部分的人都在闭目小憩,这个排练厅显得格外安静。临近午休快结束的时候,抓住了剧中四位“爸爸”的扮演者,钱海睿、徐泽辉、高雨晨、袁野,和他们聊了聊关于正在排练中的《19/19》:
//
钱海睿对于这个故事并不陌生,从音乐剧《烽火家书》再到现在的音乐剧场《19/19》,他全程参与其中。和他聊天的时候,他手机上的游戏正打到最激烈的时候,“原来他也是个会玩手游的人”这是第一个想法,平日里情绪很稳定的他总给人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都忘记“业务能打”的钱海睿“老师”其实是个1995年出生的年轻人。一边激烈地进行着手中的夺塔守城,一边悠悠地回答着采访。这种反差常常能在钱海睿身上看到,生活中他习惯把自己“藏”在人群中,微笑的脸上很难捕捉到很大的波澜,好像是在给下一次舞台释放蓄着力,音乐剧《烽火家书》演出时,他饰演的赵田宝在情感最激烈处唱出了振聋发聩的《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问他那一嗓子是不是感觉很过瘾,他轻松地说到:“是啊,可是很累啊。”语毕,他手里的游戏又赢了一场漂亮的战役。他心满意足放下手机,坐到排练厅的椅子上等待工作开始。

//
轮到徐泽辉时,他正躺在充气床上小憩,小心叫醒他,从睡意朦胧中开始了聊天,得知采访的内容是关于《19/19》时,他忽然一口气坐了起来,盖在胸口的剧本滑落一地,他说“我躺着来说这些话,不够尊敬他们”,他捋了捋头发端坐起来,目光聚拢驱散了睡意,说起了这次《19/19》的排练。

1997年出生的徐泽辉是剧中四位“爸爸”扮演者的演员中年龄最小的,从小参加艺术活动的他,对于剧中的老歌还存有小时候被动学习的朦胧记忆,时隔多年以专业音乐剧演员的身份重拾这些歌曲,在剧本对人物命运的描绘中,随着剧情发展穿插的歌曲帮助他一下子进入了歌曲的情绪里,除了高亢激昂的军歌、也有舒缓浓烈的情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通过对剧本的理解、对人物的塑造,这些歌因为高浓度的情感让徐泽辉由衷觉得好听。徐泽辉最喜欢剧中的一首歌是《风雨中的摇篮曲》,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会将他和剧中扮演的角色“林书雄”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许这是和他有着近一个世纪跨度的时代,但是中国人对国和家的羁绊刻在了每个人的血脉里,歌曲中迸发出的真实情感有着中国人心中共同的情感价值和记忆,这些情感的开关可以跨越时空在歌声的旋律中被随时唤起。
//

高雨晨躲在一个放临时道具的小屋子里,他周围被道具车,挂衣架,大包小包的衣服鞋子塞满,瘦瘦的身子骨,蜷缩在一张小椅子上,把剧本放在一个放衣服的大包上当桌子,正在看剧本。

1996年出生在南京的高雨晨从小在家中接受的都是流行音乐的熏陶,他听着父亲最爱的迪克牛仔和母亲最爱的刘若英长大,第一次听到剧中的老歌时已经是读大学时候,记忆总是有些模糊,当他认认真真去重新学习他们的时候,发现原来和自己固有印象中的老歌不大一样,它们是好听的,真挚的,情感饱满的。高雨晨在剧中饰演从印尼归国一心投入到抗战中的蔡炳忠,对于军人和战友高雨晨并不陌生,他有一位当武警的父亲,和战友之间的情感被父亲常常挂在嘴边,战友之间有着和同学、朋友完全不同情感浓度。有一次高雨晨的父亲带着他去参加战友的婚礼,他第一见到父亲和一个男人热烈地拥抱在一起,这种出生入死的兄弟情感让高雨晨十分羡慕。当他再次唱起剧中那首《旗正飘飘》的时候,接过了父辈们的旗帜,在剧中将那个热烈的拥抱献给自己舞台上的战友。
//

袁野是四位父亲扮演者中年龄最大的,已逐渐从当年满是师哥师姐的排练环境来到作为大哥独当一面的剧组。生于1985年的他知道自己和最年轻的徐泽辉正好差一轮时,自己也有些吃惊。平时在排练厅的氛围比较轻松,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这个年纪,和新朋友在一起,不断吸取新的东西,也将曾经从师哥师姐那里学来的经验分享给师弟师妹,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像一条默默无闻的河流,在排练厅里流动着。《19/19》中的歌对于袁野来说,并不陌生,当年他参加上海音乐学院艺考时必唱歌曲之一就有。那年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戏剧系刚成立不久,教学以中外艺术歌曲为主,《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上大学时就被袁野练习了无数遍,如今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重置对于这首歌已经产生的肌肉记忆。随着排练的逐步深入,当年大学老师教学时关于演唱技巧的记忆逐渐被《19/19》中剧情铺排人物情感所代替,逐渐走进人物内心,发自内心的情感逐渐代替了对歌唱技巧的追求。对于袁野来说《19/19》是个常演常新的剧,无论是对于演戏还是唱歌,还有逐渐在这里成长起来变化身份的自己。

时光无言,只是一些情感在缓慢又坚韧地成长。
期待穿越时空的老歌带来的动人情感和悠扬回声。
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
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彩票公益金——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后浪新潮演出季
音乐剧场
| 猜你喜欢 |
音乐剧场《19/19》|在小剧场听年轻人唱老歌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观剧须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