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之巅
巍巍云冈
武州川水东南流
山堂水殿,烟寺相望
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天空青蓝,高阔辽远
公元460年起于昙曜五窟
叮当的凿石从未间断
工匠众千
曰河北,山东,河西,长安
石破惊天……
在白云握手的山冈
晋行记与云冈研究院专家
一起为您解读云冈石窟的前世今生
……

◆第一集
专家老师:冀瑞宝、杨 杰
10月15日 09:30—10:30(周六)
◆第二集
专家老师:崔晓霞、杨 杰
10月15日 14:30-16:00(周六)

晋行记特邀专家 崔晓霞
晋行记专业讲师 冀瑞宝
晋行记研学中心文史顾问,文史研究者,自由撰稿人。主要研究古建筑、壁画、彩塑、晋商及民国史。多年来实地探访全国六百余县市,随行记录,详加考订,发表了很多优秀作品,如《六百年的轮回,一个普通人的寻根之旅》《寻找雨花宫》《阎锡山与他的模范省》《州县往事》《汾阳旧事与林徽因的铁佛》等优秀作品。
课程相关内容
云冈石窟是北魏一个朝代完成的伟大工程,从文成复法启动,到北魏末年终结,火致开凿了70年之久。云冈石窟的诞生绝非偶然,而是诸多历史必然性的结果。佛教自东汉进入中国,最初假借黄老道术在民间传播,魏晋时逐渐独立。十六国时期,由于来自西北的胡族统治者的推奉而迅速发展,同时迎合了苦难深重的中原人民的精神需求。北魏太武帝灭佛,则从反方向刺激了佛教的勃兴。石窟建造之风,由古印度、西域、河西渐次东传,至平城而特盛。
北魏自道武帝建国,到太武帝结束北方群雄割据的战乱局面,各国各地的贵族官僚、儒士僧侣,能工巧匠、金银财富汇萃平城。特别是随后对西域的征服,直接迎来了我国历史上东西文化交流的新一轮高峰。武州山石窟的创作,最初是凉州高僧带来了曲域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然后是古印度、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西域诸国的胡沙门带着佛经、佛像和画本,随商队、使团而至,再后是昙曜建议征集全国各地的宝像于京师,最后是徐州僧匠北上主持云冈佛事。一代代、一批批高僧大德、精工艺匠,共同设计、共同制作,创造出云冈石窟一座座旷世无双的佛国天堂。









▲云冈石窟第1窟内景
▲西方三圣,云冈石窟第3窟主室。
▲二佛与金刚力士
云冈石窟第5窟窟门东、西壁

▲以上四张图源晋行记拍摄
其余部分来源云冈石窟官方
部分来源于网络/侵删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