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馆里的
艺术公开课
欢迎进入
梦 之 洞 穴
遇见
奇特梦中生物
遇见自我
梦,是有意识看无意识的一扇窗,是亦虚亦实的存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荣格也表示,梦显示的是我们心中的“原始人“,人沉睡后,“原始人”幻化为我们的隐藏面、情绪等潜意识的象征之形,之景,之境。关于梦境,人们一直保持着好奇与探索。艺术家李洋化梦和策展人杜歆晨也带着他们的作品《梦腔体》,在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继续以他们的方式探索着梦境。10月22日,艺术家李洋化梦也将亲临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进行一场关于梦的艺术讲座+现场绘梦活动。
主讲人
李洋化梦
(当代艺术家,梦工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
实验艺术研究方向博士,硕士生导师)
活动时间
2022年10月22日(周六)
14:00-16:00
活动地点
北京时代美术馆前厅
(观众需购买展览门票入场)
同步直播平台
北京时代美术馆抖音账号
关于《梦腔体》

点击查看作品介绍
追述“梦境”在东方历史中的研究与解读,对梦的探讨除了变为哲学研究的课题,也被作为了心理疗愈的一种方法。疗愈者将对象引导至其梦境之中,并非为了成为“对症下药”的医生,而是激发其打开心扉的能力,唤起自身的自愈之力,正视自我。因此,策展人杜歆晨邀请了李洋化梦共同以梦境作为疗愈的一种技术,在「雷电所」的线上虚拟平台开展了一次试验性的创作尝试与呈现。整个线上空间成为意识的象征物的集合之地,从主体建筑仿佛虫洞般的碑体,我们的虚拟替身从洞口坠落入梦画构成的洞穴;到占据空间的奇特梦中生物,梦之腔体将大众意识编织其中,而大众意识也反向催眠着制梦机器。

关于“画梦”
1990年,17岁的李洋化梦开始了自己的“画梦”之路。作为一个画梦三十多年的艺术家,李洋画“梦”的母题虽然一直未变,却见证了数字时代下艺术语言和表达形式剧烈转换的过程。“人类至今还没有发明‘梦的照相机’,也没有技术直接进入梦中进行写生”。为了最大限度再现梦的“真实性”,过去32年来,李洋化梦逐渐发展出一种不凭借任何图片,只凭借记忆画梦的方法。长此以往,上千个梦境借由他的画笔呈现出来,形成一套人类梦史的编年体。

《梦腔体》

李洋化梦画的第一个梦

北京时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李洋化梦表示,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开始以一种非常坦然的姿态,在网络上分享与交流自身内在发生的种种经验,包括情感、梦境、幻想、冥思,以至于超个人的体验,而不再将它们视为畏途与禁忌。而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创作与流通的新语言,尤其是NFT这样的电子语言,也冉冉兴起。

《画梦30年:梦网游·R》
李洋化梦的作品《画梦30年:梦网游·R》在永乐拍卖数字艺术专场拍卖会以160万人民币成交,刷新了当时国内加密艺术作品的成交记录。谈及绘画的新边界,他认为:“这种新形式的出现,其实和当年印象派的发生,包括审美、创作、科技、流通、展览、收藏的各方面,都有可以互相比拟,对应之处。不过新艺术机制与审美的发生,总是伴随着大量的质疑之声的,历史会证明一切。另一方面大量所谓NFT艺术品的涌现与艺术史传统的脱节,前者对后者的无知与忽视,也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倾向。而我们要做的,恰恰是连结这二者。”
本次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现场的艺术公开课,李洋化梦将根据他在科技艺术领域的实践出发,梳理数字与科技艺术的极简力史,绘制一幅关于数字艺术与现代美术关系的思维导图。讲座结束后,艺术家将用iPad对两位幸运观众进行面对面梦境绘画行为,观众可通过现场屏幕,实时看到梦境呈现的全过程。这个周六,等你来现场听梦,聊梦,画梦~
活动参与方式
购买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门票即可参与讲座活动
欲参加绘画活动需在本文下方评论区描述梦境
艺术家将挑选出2位幸运儿并于本公号后台通知
如未到场则现场挑选观众参与活动
正在展出
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
2022年9月24日-2022年11月13日
周一至周日 10:00-22:00
(21:30停止进场)
北京时代美术馆
点击购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