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防空洞计划NO.19 | 极夜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极夜
Polar Night
展期Duration:2022/11/1-11/30
地址Address:四川省绵阳市126园区防空洞
Bomb Shelter,126 Creative Park,Mianyang,Sichuan
防空洞计划NO.19-极夜
艺术家:程新皓、韩倩、赵玉
策展人:李泊岩
“防空洞计划”最新项目《极夜》由李泊岩策划,展出程新皓、韩倩、赵玉三位艺术家的三件录像作品。三件作品均为无声片,隐喻着寂静无声的黑夜所带来的孤寂。马克思认为,资本对劳动力进行剥削和压迫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生产空间的隔绝,即资本隔绝于空间之外。从这一表象来看,与资本对立的无休止劳作,便成为了一个永无天亮的黑夜。伴随着“内卷”一词的热议,“劳动”被无奈地异化为负向词汇,甚至彻底激起了某种抵抗的心理。
生活在北极圈的人们常常通过饮酒麻醉自己,去度过漫无边际的长夜。我们借“极夜”来比喻长期周而复始的劳作,藉此指向它所带来的精神僵化和肌肉记忆,以及这种无感情的持续输出所带来的反思。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概括为“自我隔绝”(韩倩)、“自我塑造”(程新皓)和“自我抵抗”(赵玉)。“自我隔绝”是伴随资本异化带来的身份质疑;“自我抵抗”是逃离资本控制的催眠;“自我塑造”则是抵抗资本控制和异化的主观改造。同时,作为展览空间的“防空洞”也有其引申意义,它指向漫漫黑夜中的“自我修炼”。这几个维度共同编织为同一观看脉络。《极夜》试图回到最根本的地方去,回到默片时代最原始的创作动机中,回到超越资本审美的幕后。正如奥利维耶•阿苏利所说:“审美生产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是某种用于短暂逃离现实、减轻自身负担的麻醉剂。”—— 作品简介 ——
韩倩,房间的来信

韩倩,房间的来信,单频录像,3:45‘,2020
1月23日,随着一条航班取消的短信通知,打包行李的动作停滞在瞬间,空气中泛起的尘埃如晶体般凝结进日后的记忆。这场迟到的归途——无法再抵达的时间缺失以及对未知时间的等待——唤起了韩倩对这片并没有归属感的故土的想象和对自我身份的寻觅。韩倩将自己置于没有任何时间参考和电子通讯的房间中,只留下一块早已停在某年某月的不知是上午还是下午的五点十分的手表。窗户被锡箔纸贴满,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室外的光线,窗外微弱的声响是她能模糊判断时间的唯一依据。她在这间房内循环往复地起床、写作、阅读、抽烟、吃简单的食物、睡觉、等待。日期被设置成 2020 年 1 月 1 日的红外相机不间断地录制她在这个隔绝房间内14 天的日常。
程新皓,月升

程新皓,月升, 单频录像,
4'37",2018
长虫山是昆明北郊的一座石灰岩山峰,城中的大部分区域都能看到这条嶙峋的白色石脊。在一个冬夜,我在长虫山顶的一块石头上以同一个姿势站立了一百分钟。在此过程中,月亮从远方的群山后逐渐升起,最终消失在画面之外。
赵玉,24/7

赵玉,24/7 ,单频录像, 27”,2019
《24/7》一名源于乔纳森·克拉里的同名小说。克拉里认为,21世纪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市场每时每刻都在操控着我们的生活,它迫使我们陷入无尽的奔忙,注意力涣散,不再有剩余的时间。作品《24/7》的影像呈现着睡眠与醒来的状态,睡眠是人们最私密的状态,它也成为唯一抵抗被压制的手段,因为当人们在睡眠时,也不再生产。影像视频被一层红蓝配色的布覆盖,用中文、法语、阿拉伯语写着“我们将进入无眠时代”的镜像字,也同样指向“我”的身份立场。
韩倩 ,艺术家与写作者。韩倩的创作从身体与感知时间出发,关注在真实和想象、日常与他者中绵延出的交织时间。通过记忆、梦境与历史为线索对个人身份和其历史展开思考,试图将她的创作作为不断往返于过去与现在的旅程。个体的经验与记忆在旅途中如同私密的线索,寻找与外部和历史身份共生的可能和对话。她的创作实践以录像、装置、行为、版画与文本为媒介。目前的工作轴线是从自身家庭三代人的家族史出发,梳理二十世纪中国钢铁工业由北至南的迁移再造。探讨这段历史叙事背后的自然资源和政治话语的谱系,和个体命运在其中的改变。
程新皓,1985 年出生于云南。201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作为艺术家工作生活于云南昆明。他的作品通常基于长期的田野调查,并均与故乡云南相关。通过身体在场的工作方式,程新皓使用录像、装置、摄影与文字等媒介,体察不同来源的逻辑、话语、知识与其背后自然、社会、历史,及镶嵌于其中的行动者之间的复调链接。近年来,他的长期项目包括与跨境族群莽人相关的“陌生地形”(Strange Terrains,2013-),与滇越铁路相关的“致海洋”(To the Ocean,2018-),与流动及口传文学传统相关的“云南故事集”(Tales about the South of Clouds,2021-)等。
赵 玉,艺术家、写作者。生于山西,现生活工作于上海。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2019年入围OCAT研究中心“研究型策展计划”终选名单,同年出版短篇小说《美丽城地铁站》。她的创作主要致力于将“自文化”转化为“他文化”视角,并置进时空深层框架进行思考,她通过图像、视频、写作及装置等诸多媒介进行转译。她基于行走、基于个人经验,借用符号学、文学以及相关社会学科中的元素对场景进行重构,籍此呈现世界范围内的文明流动,文化流变,一个“新”的叙述者从中产生,以“闯入者”的形象迫问历史之真,探讨和回应原本与副本的复杂勾连。
李泊岩(b.1984),独立策展人。200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2012年创办非营利艺术机构再生空间计划。至今策划展览及艺术活动近百场。他曾担任2017年“三星堆戏剧节”公共展演单元策展人,2018年“第二届深圳当代戏剧双年展”公共空间表演单元策展人,2018年“第七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实验展单元策展人,2020年“第二届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主题展策展人。2019年入选台北关渡美术馆驻馆策展人。他还曾入围2015年PSA青年策展人计划,以及2019年Hyundai Blue Prize等竞赛。
FAS防空洞计划往期回顾:
FAS防空洞计划NO.16 | 舒楚天
FAS防空洞计划NO.15 | 加盐的咖啡:谵妄的波动
FAS防空洞计划NO.14 | 李碚侃:北碚竹林
FAS防空洞计划NO.13 | 彭湘:疫霾之下
FAS防空洞计划NO.12 | 刘佳弘:纪念碑
FAS防空洞计划NO.11 | 王浩宇:欲
FAS防空洞计划NO.8|何佶佴:黑夜永不降临
FAS防空洞计划NO.7|鲁林峰: 没有答案,也没有道路
FAS防空洞计划NO.6 | 进入娱乐圈后变身美强惨的yellow黄出现在防空洞和黑粉大V改写了原著剧情
FAS防空洞计划NO.5 | 李锐:可貲之躯
FAS防空洞计划NO.4 | 古静:自我意识觉醒系列
FAS防空洞计划NO.3 | 何志坤参加要空间防空洞计划
FAS防空洞计划NO.2 | 周崴瀚:青蛙 椅子 太空人
FAS防空洞计划NO.1 | 邵怡晓:身体意识
防空洞影像计划是要空间于2021年推出的实验影像FAS项目,该项目位于四川省绵阳市126创意园内,计划以一种特立且无法消除的声像模式介入到园区的文化、生活和生态中。更是要与大多数非艺术类爱好者建立起逐渐强化的偶遇式交流。
现在公开征集作品,每位(组)艺术家展期一个月,每月1日到月底最后一日。每天24小时放映,防空洞三个入口,投稿要求为三屏影像。欢迎更多感兴趣的艺术家参与。投稿邮箱fas@yellspace.net
FAS是2017年底由要空间和艺术家们共同发起的实验艺术项目。FAS来源于“发生、发散、发声、发射”等汉语拼音的前三个字母,同时包含 “Fast, fascinate, fasten, free art space” 等英文语意。FAS项目,如同其名称所示的开放性与鲜活度——正在与年轻,最具活力和实验性的艺术家合作,共同构筑当下艺术生态。我们希望以要空间作为主要的展示平台,提供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青年艺术家们更多的探索、实验和交流机会。
FAS项目投稿邮箱fas@yellspace.net
FAS is an experimental art project initiated by YELL Space and artists. FAS is from the first three letters from the Chinese words “fasheng (happening),fasan (spreading), fasheng (voicing), fashe (transmitting),” and also Englishmeanings of “Fast, fascinate, fasten, and free art space”.FAS is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most energetic and experimental youngartists while building the present ecology of the art-world together.We hope that Yell space will become a main platform to provide moreopportunities of exploration、experiment and communicationfor young artist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even aroundthe world.
Submission E-mail:fas@yellspace.net
世上本没有空间,你要就有了!
We are Yelling,Space is coming.要空间是一个非盈利艺术空间,成立于2017年。初期的要空间位于上海M50,2020年空间搬迁至上海九亭。要空间以独立、自由、开放为宗旨,坚持对资本化下的当代艺术形态保持敏锐的观察和审慎的表态。我们保持艺术自身语言探索的同时积极推动艺术与外部的交互,以期形成系统间不可预知的边界湍流。Website /网址:www.yellspace.netE-Mail / 电子邮箱:info@yellspace.netAddress: Room A107,No.288 Bo'an Road,ShanghaiAppointment is needde for other times: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