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Exercis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ectator, or rather, the spectating itself, as part of the museum's undertaking, has shifted the weight from the thing experienced to looking at the experience itself. 

——Olafur Eliasson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在《73号计划(2001)》的宣传册上写道:“感知本身就是观看活动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确保观者清楚明白地观照到这一感知。”

让我们一同走进埃利亚松所构建的“感知的世界”,将时光雕琢成一场幻梦,任由一切由感而生!


请开窗解锁“云”游第十站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Life”

瑞士 · 巴塞尔




巴塞尔也许算不上出名的旅游城市,但一定是瑞士博物馆最密集的城市,有近40座博物馆坐落于此。

从2021年4月到7月,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特定场地装置“Life, 2021”在瑞士巴塞尔的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展出,展览24h开放,因此任何来参观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走进这个建筑。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Life, 2021 Fondation Beyeler, photo by Pati Grabowicz




埃利亚松拆除了博物馆的窗户,使其向周围开放,模糊了外部与内部、博物馆与艺术装置的界限。他将场域中的一切变得连续,也让人们对自然的感知更近一步。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Life, 2021 Fondation Beyeler, photo by Pati Grabowicz




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溢到内部,使画廊空间充斥着一个人工绿化池,各种水生植物在其中茁壮成长。

绿色荧光素钠(Uranin)是一种用于测试海洋洋流的染料,它溶于水中出现的饱和度极高的绿色在埃利亚松的作品中并不罕见,在1998年-2001年间,他将Uranin倒入了城市的水体中,引发人们对所处环境与自身存在的思考。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The Green River series, 1998, The Menil Collection, Houston, 2004, photo by Oren Slor




在“Life, 2021”中,参观者可以沿着深色的木制走道蜿蜒穿过展览,伴随着昆虫、交通和其他人的环境音,以及植物和水的气味。

随着参观者在画廊空间中的进展,周围的景观,一个可供公众使用的花园——变得清晰可见。各种可能的路线让参观者有时间放慢脚步,徘徊并思考每个微妙的不同空间。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Life, 2021 Fondation Beyeler, photo by Pati Grabowicz




展览的体验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而截然不同,当太阳出来时,水面呈现出明亮的绿色,而在晚上则发出荧光。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Life, 2021 Fondation Beyeler, photo by Pati Grabowicz




埃利亚松选择不提供一个说教或解释的文本来配合艺术作品,他不愿意刻意地塑造参观者对展览的感知和理解。

对他来说,不分享关于“生命”的有限观点是很重要的,但他随时欢迎参观者带着他们的期望和记忆、思想和情感来参观艺术品。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Life, 2021 Fondation Beyeler, photo by Pati Grabowicz




“Life, 2021”恰如其分地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反对阐释,让人、自然和艺术自由地连接、交互。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1967年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从早期的摄影到雕塑、沉浸式环境、大规模公共干预和建筑项目,埃利亚松用简单的自然元素——光、颜色、水和运动来改变观众的感官感知。

基于“Art does not end where the real world begins”的理念,埃利亚松的作品存在于作品与观众之间的积极交流中。埃利亚松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他在丹麦和冰岛的成长经历,他对自然元素的使用唤起了人们对我们周围崇高世界的意识,以及我们如何与之互动;他的项目经常指向全球环境危机,并考虑艺术的力量为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除了画廊和博物馆的装置作品,埃利亚松的作品还通过永久性的建筑项目和公共空间的介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巴塞尔艺术展



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是一个营利性、私人管理的国际艺术博览会,每年在瑞士巴塞尔、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和香港举办。

巴塞尔艺术展于1970年由巴塞尔画廊主恩斯特·贝耶勒、Trudl Bruckner和Balz Hilt创办,为画廊提供向买家展示和出售其作品的机会,并吸引大量的国际艺术观众和学生前来观展。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首届巴塞尔展吸引了超过16,000名观众,并展出来自10个国家90家画廊的作品。1975年,也就是创办五年后,巴塞尔艺术展吸引接近来自21个国家的300家参展商及37,000名参观者。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展会期间每天举行多项艺术活动,与此同时,巴塞尔的著名文化机构也会于市内举办艺术活动及展览,为入场人士带来巴塞尔一整周多采多姿的艺术体验。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

“媒介是人的延伸。”

我们似乎从未像后疫情时代这般清晰地意识到“延伸”的存在,当环绕地球的旅行逐渐变得遥不可及、当穿梭城市的脚步被限缩在房间一隅,目光该向哪里投注?身体又该向何处延伸?

「Public Art On Air!」将作为一扇公共艺术之窗,舒展你的感官,释放你的灵魂。做一只鸟,或一条鱼,让我们一起“云”游世界吧!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Public Art On Air!

Station.1 Joy Brown On Broadway

🔗 Public Art On Air! 首发 | St. 1「去纽约百老汇街头索要一个春天」

Station.2 Noah's Violin

🔗 Public Art On Air! | St. 2「欢迎搭乘威尼斯运河“音乐号”诺亚方舟」

Station.3 Una Boccata d’Arte

🔗 Public Art On Air! | St. 3「和我在意大利的村庄走一走——“呼吸的艺术”」

Station.4 L’Arc de Triomphe, Wrapped

🔗 Public Art On Air! | St. 4「一起倾听巴黎凯旋门诉说“无用”的浪漫」

Station.5 Echigo-Tsumari & Setouchi

🔗 Public Art On Air! | St. 5「于山海间绽放——越后妻有与濑户内海的艺术狂欢」

Station.6 ReefLine

🔗 Public Art On Air! | St. 6「在元宇宙想象迈阿密海滩的未来水下世界」

Station.7 For the Love of Bees

🔗 Public Art On Air! | St. 7「For the Love of Bees——拜访奥克兰花园深处的蜜蜂王国」

Station.8 Nissoudan

🔗 Public Art On Air! | St. 8「Nissoudan——从京都清水寺的镜梯眺望遗失的心」

Station.9 Jupiter Artland

🔗 Public Art On Air! | St. 9「Jupiter Artland——一场发生在爱丁堡郊外的艺术冒险」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作为国内公共艺术领域的引领性力量,罗浮紫公共艺术(Purple Roof Public Art)是自2006年在上海创立至今,旗下融创意咨询、展览策划、制作交流等相关产业为一体的艺术综合营运机构。经多年经营,已建构由公共艺术项目策划、非营利艺术空间MAO SPACE、自主衍生品牌A.R.T.INSTITUTION艺术共和、紫顶艺术基地四大综合性艺术服务平台体系,全面实现成为城市公共艺术的360°执行者。


今年,在公共艺术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我们将以全新面貌更加专注于为国内外艺术家、不同类型机构与项目创建丰富的跨界合作、交流平台,并举办主题展览、艺术沙龙、创意工坊、公教活动等,以艺术赋能城市空间发展,提升公众艺术认知和生活品质的多元创造力与可能性;联动四大平台资源优势,坚持独立开发与策展机制,保持专业的学术高度与国际化运营体系,致力于建立国际顶级公共艺术创作及推广平台。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Public Art On Air! | St. 10「Life——来自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的“感知”邀请」  罗浮紫公共艺术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