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海涛:温柔如夜」于2022年10月25日至11月6日在伦敦 Cromwell Place 举办。康海涛是中国70年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此次个展是继今年7月在拉脱维亚马克·罗斯科艺术中心个展之后的巡回展,集中呈现了艺术家不同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从左至右:《光的记忆》、《记忆之外》
“康海涛:温柔如夜”展览现场
摄影:Cesare Di Giglio
©️Cromwell Place
在康海涛作品的内核深处同样存在着一种张力——一种对于日常生活以外的世界的向往。然而吊诡的是,艺术家早期画作中用于探索这样一个精神世界的语汇,却大多来自他所生活的城市里的日常事物——老旧的厂房、破败的学校、墙壁和孤立的树木。近期,他画作的语汇开始发生转变,加入了某种内与外、光与影、物质与反思之间更加复杂的互动(参见《光的记忆》一文);与此同时,画作的配色也日益明亮。
——摘自《向内的凝视:对话康海涛》,作者:菲利普·多德和艾瑞卡·寇斯塔玛奈

从左至右:《夜曲》(2018)、《记忆之外》、《窗》、《两棵树》、《树影》
“康海涛:温柔如夜”展览现场
摄影:Cesare Di Giglio
©️ Cromwell Place

从左至右:《记忆之外》、《窗》
“康海涛:温柔如夜”展览现场
摄影:Cesare Di Giglio
©️ Cromwell Place

光的记忆
2016-2017
纸板丙烯
182 × 368 cm
“康海涛:温柔如夜”展览现场
摄影:Cesare Di Giglio
©️ Cromwell Place

二分之一阴影
2014
纸板丙烯
113 × 243 cm
“康海涛:温柔如夜”展览现场
摄影:Cesare Di Giglio
©️ Cromwell Place

从左至右:《两棵树》、《树影》、《风景》
“康海涛:温柔如夜”展览现场
摄影:Cesare Di Giglio
©️ Cromwell Place
关于艺术家
康海涛

1976年生于重庆,200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成都和绵阳。
康海涛曾多次参加香港、美国、韩国、捷克、意大利等地的国际展览。他的作品被龙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吉林省博物馆、武汉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意大利国家旅游局等艺术机构收藏。
关于策展人
菲利普·多德
&
艾瑞卡·寇斯塔玛奈

作为伦敦当代艺术学院 (ICA) 的前任院长,菲利普·多德曾在北京、纽约、伦敦、莫斯科和新加坡等地为包括肖恩·斯库利和小野洋子在内的多位艺术家策划展览。他曾被美国《艺术与拍卖》杂志评为“全球百大艺术创新家”之一,曾在艺术、电影和文学领域出版多部专著,并于今年出任广州三年展的策展人之一。作为执行制作人,他曾与艺术家史蒂夫·麦奎因和达米恩·赫斯特及已故的巴基斯坦裔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合作拍摄电影。他还是文化机构Made in China (UK) Ltd 的主席。
艾瑞卡·寇斯塔玛奈曾在伦敦和柏林的画廊工作,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多年,并曾在中国的多家美术馆联合策划展览。她最新的著述发表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杂志《装饰》。寇斯塔玛奈能够熟练运用包括普通话在内的五种语言,并在文化机构Made in China (UK) Ltd担任联席总监。
延伸阅读
关于画廊
偏锋画廊坚持对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洞察以及对欧洲及战后艺术大师的探索,并在两者的对话与碰撞中寻找各种可能的艺术力量。偏锋既是中国最早推动抽象艺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画廊,也是持续探讨具象绘画在当下多种可能性的主要机构。我们深信,艺术的体验产生于一个又一个的变革中创造的新世界;艺术家的作品正是探索世界的第三只眼睛。对于收藏家,偏锋为其提供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发掘个人独特的视角,只因两者的充分结合才能构建卓越的收藏。我们希望更多的藏家可以秉持鉴赏家的心态,更深入地理解当代艺术以及欣赏画廊发掘、重塑并坚信的艺术家。
About the Gallery
PIFO Gallery concentrates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cours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exploration of post-war European master artists and seeking for all possibilities of art power in the dialogue and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aspects. As a major gallery in China specialized in the study and promotion of abstract art, and also the main institution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various possibilities of figurative art at present, PIFO is convince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art emerges from the new world created by one revolution after another; The artist's work is the third eye to explore the world. For collectors, PIFO provides expertise and encourages them to explore their own unique perspective because on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make a great collection. We hope to see a growing number of collectors to take on the roles of a connoisseur, with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Asian and Western contemporary art, and appreciate the artists discovered, reshaped and firmly believed in by the gallery.
媒体 / 图片垂询
Press enquiries/images
张梅颖 Mabel Zhang
mabel.zhang@pifo.cn
T: +86 10 59789562
其他垂询
All other enquiries
王彧涵 Sophia Wang
sophia.wang@pifo.cn
M: +86 18210011135
孟玥辰 Meng Yuechen
mengyuechen@pifo.cn
M:+86 13466332576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